小心30個細節,一分鐘毀滅你的公司(之一)
作者:
時間:2006年11月09日
信息來源:金羊網
這是一個以1%、2%決勝負的商業時代,一個信息就可以左右企業的成敗。這個信息在自己手里是王牌,在對手手里是炸彈。如此重要的信息,可能在老板的大腦里、公司電腦里、一個打印稿的背面,甚至在一個垃圾筐里。隨時都有泄漏的可能,泄漏的結果輕則使公司蒙受損失,重則毀滅公司。你要怎么防備?
讓信息安全“不就是安裝殺毒軟件,在電腦上設設密碼嗎?”當你這樣想,你就和全世界95%的人一樣,都錯估、低估了信息對公司的致命影響;好在全世界還有5%的人,恐懼、震懾、急著應變于信息對商業世界爆炸性的影響力,他們是誰———諾基亞、微軟,還有可口可樂……
當你讀這篇文章的時候,全世界又有2個企業因為信息安全問題倒閉,有11個企業因為信息安全問題造成大概800多萬的直接經濟損失。本文通過對100個經理人的調查總結30個致命細節,讓您快速成為信息安全專家。
1、打印機———10秒延遲帶來信息漏洞。即使是激光打印機,也有10秒以上的延遲,如果你不在第9秒守在打印機的旁邊,第一個看到文件的人可能就不是你了。大部分的現代化公司都使用公用的打印機,并且將打印機、復印機等器材放在一個相對獨立的空間里。于是,部門之間的機密文件就可以從設備室開始,在其他部門傳播,當部門之間沒有秘密,公司也就沒有秘密了。
2、打印紙背面———好習慣換取的大損失。節約用紙是很多公司的好習慣,員工往往會以使用背面打印紙為榮。其實,將擁有這種習慣公司的“廢紙”收集在一起,你會發現打印、復印造成的廢紙所包含公司機密竟然如此全面,連執行副總都會覺得汗顏,因為廢紙記載了公司里比他的工作日記都全面的內容。
3、電腦易手———新員工真正的入職導師。我們相信,所有的職業經理人都有過這樣的經歷:如果自己新到一家公司工作,在自己前任的電腦里漫游是了解新公司最好的渠道。在一種近似“窺探”的狀態下,公司里曾經發生過的事情“盡收眼底”,從公司以往的客戶記錄、獎懲制度,甚至你還有幸閱讀前任的辭呈。如果是其他部門的電腦,自然也是另有一番樂趣。
4、共享———做好文件。局域網中的共享是獲得公司內部機密最后的通道。有的公司為了杜絕內部網絡泄密,規定所有人在共享以后一定要馬上取消。實際上越是這樣,企業通過共享泄露機密的風險越大。因為當人們這樣做的時候,會無所顧忌地利用共享方式傳播信息,人們習慣的方式是在開放式辦公間的這邊對著另一邊的同事喊:“我放在共享里了,你來拿吧———”沒錯,會有人去拿的,卻往往不只是你期望的人。
5、指數對比———聰明反被聰明誤。在傳統的生產型企業之間,經常要推測競爭對手的銷售數量、生產數量。于是,人們為了隱藏自己的實際數量,而引入了統計學里的指數,通過對實際數量的加權,保護自己的機密信息。唯一讓人遺憾的是,通常采取的簡單基期加權,如果被對方了解到幾年內任何一個月的真實數量,所有的真實數量就一覽無余地出現在競爭對手的辦公桌上了。
6、培訓———信息保衛戰從此被動。新員工進入公司,大部分的企業會對新員工坦誠相見。從培訓的第一天開始,新員工以“更快融入團隊”的名義,接觸公司除財務以外所有的作業部門,從公司戰略到正在采取的戰術方法,從公司的核心客戶到關鍵技術。但事實上,總有超過1/5的員工會在入職三個月以后離開公司。同時,他們中的大部分沒有離開現在從事的行業,或許正在向你的競爭對手眉飛色舞地描述你公司的一草一木。
7、傳真機———你總是在半小時后才拿到發給你的傳真。總有傳真是“沒有人領取”的,每周一定有人收不到重要的傳真;人們總是“驚奇地”發現,自己傳真紙的最后一頁是別人的開頭,而你的開頭卻怎么也找不到了。
8、公用設備———不等于公用信息。在小型公司或者一個獨立的部門里,人們經常公用U盤、軟盤或手提電腦。如果有機會把U盤借給公司的新會計用,也就有可能在對方歸還的時候輕易獲得本月的公司損益表。
9、攝像頭———揮手之間斷送的競標機會。總部在上海的一家國內大型廣告公司,在2004年3月出現的那一次信息泄露,導致競標前一天,廣告創意被競爭對手竊取,原因竟然是主創人員的OICQ上安裝了視頻,揮手之間,斷送的或許并不僅僅是一次合作的機會。
10、產品痕跡——靠“痕跡”了解你的未來。在市場調查領域,分析產品痕跡來推斷競爭對手營銷效果和營銷策略是通用的方法。產品的運輸、倉儲、廢棄的包裝,都可以在競爭對手購買的調研報告中出現,因為“痕跡分析”已經是商業情報收集的常規手段。
最新文章
版權和免責聲明:
1.凡注有“浙江民營企業網”的文章,均為浙江民營企業網版權所有,未經許可不得轉載或鏡像;
2.未注明來源或轉載自其他媒體的文章,本網轉載出于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著贊同其觀點或證實其內容的真實性;如果您認為文章有可能損害您的利益或知識產權,請與我們聯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