低收益負利率蠶食養命錢 萬億養老基金入市大勢所趨
國務院總理溫家寶日前主持召開國務院常務會議,討論通過《中國老齡事業發展"十二五"規劃》,會議提出,適當拓寬基本養老保險基金投資渠道,實現保值增值。筆者認為,萬億養老金開閘入市,將使養老基金和資本市場實現雙贏,一方面將為資本市場提供源源不斷的活水,提振和穩定市場。另一方面,通過控制風險有效的運營和監管,將使養老基金有效的抵抗通脹和負利率的影響,從而實現保值增值。
進入21世紀以后,中國人口老齡化趨勢呈加速發展的趨勢。來自中國社科院世界社保研究中心主任鄭秉文今年7月披露研究結果顯示,目前我國養老金缺口大約1.3萬億元人民幣。另據2005年世界銀行測算的中國養老缺口的報告,以目前的人口與養老模式推測,2001年到2075年,中國養老金缺口達9.15萬億元。
自2001年,國務院決定開展做實個人賬戶試點。截止到2010年末,全國各項社會保險基金資產總額已達到24309億元。專家預計,到2020年,僅養老保險基金滾存余額就將超過10萬億元。
然而,社保基金規模快速擴大,卻讓人喜憂參半。喜的是社保基金實力極大增強,徹底改變捉襟見肘的被動局面;憂的是,正在被不斷做實的中國個人養老賬戶基金,卻在無聲地被另一種力量"蒸發"掉:由于政策的約束以及投資渠道的匱乏,這筆巨額資金九成以上存在各大銀行,而在銀行存款中,有近80%到90%的養老金都是短期存款,利率較低。隨著CPI的不斷高漲和通貨膨脹,低收益和負利率正在不斷蠶食著人們的"養命錢"。
證監會研究中心近日提出,我國應借鑒美國"401K計劃",加快養老金體系建設,推動與實現養老金和資本市場良性互動。
實際上,據了解,世界上大多數國家的養老保險基金,無論是政府的基本養老保險基金還是企業私營保險基金,相當比例都投放到資本市場中去。如在1993年美國企業補充養老保險基金有52.13%投資于股票;英國企業補充養老保險基金有79.02%投資于股票;日本企業補充養老保險基金有29.19%投資于股票;加拿大這一比例為35.46%。隨著資本市場的發展和完善,這一比例呈現逐步提高的趨勢。國外經驗表明,養老基金進入資本市場實現保值增值是一個漸進的過程,期初總是投資于低風險的產品,隨著資本市場的成熟,再逐步加大高風險產品的投資比例。
筆者認為,拓寬基本養老保險基金投資渠道,使養老基金進入資本市場能產生雙贏的效果。一方面,由于我國的證券市場已經發展到一定規模,并且隨著時間的推移,證券市場已經比較成熟。允許養老保險基金在控制風險、有效監管的前提下,有條件、有步驟、有限度地進入證券市場,可以使養老保險基金更好地分享我國國民經濟和證券市場的發展成果,實現保值增值。另一方面,作為機構投資者,養老保險基金對證券市場的資金來源、市場結構、管理水平、運作效率以及金融創新等方面都產生積極影響,促進證券市場的不斷發展成熟,對于改善股票市場的投資者結構和穩定資本市場具有十分重要的歷史意義。(證券日報)
關于我們 | About zj123 |法律聲明 | 友情鏈接 | 建議留言 | 網站地圖 | 聯系我們 | 最新資訊
客服:0571-87896971 客服傳真:0571-87298208 543059767
1091140425
中國電子商務網站百強 © 2002-2012 zj123.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浙ICP備11047537號-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