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人的一生,在有意無意間,難免錯過許多,但不管錯過是福是禍,有時“錯過”或許會成為一種美好的回憶。對于黃建榮來說,錯過了那段服裝業發展的黃金歲月,雖然難免有些遺憾,但那時候便結下的服裝情結,卻是怎么也揮之不去的。 和黃建榮的交談中,時刻都能感受他對于服裝行業的執著,在他二十多年來的創業歷程中,歲月的色彩是那樣的豐富和厚重,可以說黃建榮的服裝歷程也是溫州服裝發展的一個現實縮影。 創業很早,有許多的第一次嘗試,他走在了行業的前面,就是這樣一位敢于創新,時刻把握行業商機的企業家,卻喜歡沉浸于懷舊的氣氛。在他的辦公室,懷舊的布局給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尤其那張有些年代的辦公桌上還刻著司邁爾三個字使我有些不解,難道懷舊的氣氛就是用過時的辦公設備來營造的嗎?在后來的采訪過程中,黃建榮用他服裝事業的變遷,解答了我的疑問。 第一桶金 問起黃建榮是什么時候開始創業的,他停頓了一下,眼神有些遠:“那是很早以前了,大概是1984年,那時候蛟翔巷的服裝還沒有開始。”接下來就滔滔不絕地談起從望江路批發市場至環城路夜市,到鐵井欄市場、木杓巷市場,到妙果寺、集云大樓、黃龍面料市場…… 黃龍面料市場的創始人之一,第一個進入集云大樓做起男裝西服商人,往事已經歷歷在目。某些方面 從最早的84年開始在望江路做面料、環城路夜市、鐵井欄、施水寮,妙果寺等等……這些溫州早期原始的服裝集散地,都留下了黃建榮奮斗的足跡。在當年,黃建榮和他的服裝事業就是以擺地攤開始的,在當時好聽的說法就是“個體戶”。那時黃建榮的生意主要是以批發面料和小商品為主,創業之初的黃建榮,進貨、銷售都是他一人承擔的,而在當時市場沒有正規的規劃,工商局和稽查隊也會時不時來一場突擊檢查,那情景就好像現在路邊隨處可見的小販,一見稽查隊就鳥獸散一樣。但黃建榮以誠信為先,憑著溫州 人特有的勤奮與吃苦精神,不但堅持了下來,還做出了屬于自己的客戶群體。 說起往日的艱辛,黃建榮似乎有一種幸福的喜悅在臉上,他說“在80年代初,改革開放伊始,人人想發家致富,可真正憑借自己耕耘一路走來的卻不多,20多年來我始終與服裝有著某種聯系,雖然當時溫州的條件很落后,我也沒有放棄我的理想,如今我堅持下來了,有了自己的工廠,現在回頭看看當年的足跡,服裝這條路還是走對的。” 流金歲月 在91年人潮鼎沸的妙果寺市場基本只做女裝,相比之下溫州的男裝市場還是一個空白點。相對于這樣的一個真空階段,黃建榮深有感觸,便有了往男裝轉型的想法。憑借敏銳的洞察力,經過詳細的市場調查,黃建榮認為妙果寺市場旁的集云大樓有相當的潛力,于是便 率先在集云大樓租了長13米、寬5米的門市部,成為第一家進入集云大樓做起男裝西服的商鋪。隨著溫州男裝的興起,集云大樓也漸漸名聲鵲起,形成了后來妙果寺做女裝,集云大樓做男裝的繁榮景象。“那時的房租只有2萬元,我們當時的日產量達到了1000套件,每一套件可以盈利5-10元,在當時那樣的規模是相當不錯的。后來的3年里,集云大樓的房租最高漲到了30萬元,可以想象當時的市場是多么紅火。”說起這一段,黃建榮興奮的表情,溢于言表。 對于黃建榮的服裝路來說,剛開始“資本的原始積累”或者說“第一桶金”都是從面料生意開始的,正因如此,黃建榮對面料有著難以割舍的感情。在95年溫州的服裝業高速發展,許多企業都如雨后春筍般冒出,對于資源先天不足的溫州而言,面料市場還是一片空白。這一缺陷無疑阻礙了服裝業的發展。于是在市政府有力支持下,黃龍面料市場應運而生。它的存在為樹立“穿在溫州”的區域品牌做出了實質性的貢獻。現任溫州服裝商會會長陳敏曾作出這樣的評價:“有了黃龍面料市場,溫州就有了屬于自己的面料倉庫,可以隨要隨到,而且是先拿貨后付款。” 而開發黃龍市場的時候并不容易,當時一些人就擔心黃龍的地理位置不好影響了生意,而且有了一種做生不如做熟的普遍心理。于是政府經過詳細地規劃,并有計劃地邀請有實力、有資歷的個體老板加盟,黃建榮當時就在邀請之列。他意識到集云大樓的成功模式曾帶動了迎祥大樓、福門士大樓、四達大樓、白馬市場的發展,然而仍不能滿足市場的需求,黃龍市場的誕生對溫州服裝行業意義非凡,也蘊涵無限的商機,他毅然決定關閉當時在人民路高薪盤下的店面,和其他十二位商人入駐黃龍,不久在行業內便有了“黃龍十三太保”的美譽,成就了業界一段佳話。 經過幾年的打拼,黃建榮的面料生意經營得如火如荼,為了讓自己的事業有更好的發展,他看準時機創辦了愛世克服飾公司。在面料的基礎上向來料加工業發展,也為他日后轉型作了伏筆,應該說這是他事業的一個轉折點。為公司取名時,黃建榮也頗費了些腦筋。他認為公司的名字是很至關重要的,要名如其人,要把自己的創業理念注入其中,最終公司選擇了“愛世克”這個由日文音譯而來的名稱。“愛世克”在日文中是代表開拓、創新的含義,正如黃建榮內心對于服裝業特有的熱情、開拓和創新意識,成就了他事業的發展,也因此總讓他走在了行業的前面。 萬事開頭難,從批發面料到男裝西服,黃建榮每天起早貪黑做生意,遍嘗酸甜苦辣,完成了資本的原始積累,同時創業時的親歷親為,點點滴滴地經驗累積,使黃建榮悟出了屬于自己的生意經,讓他每次遇到重大的抉擇時運籌帷幄,做出理智的判斷。 二次創業 1998年 以來溫州服裝業發生了巨大的變化,一些企業已經率先開始了產業改革,黃建榮也看到了溫州面料市場的過度飽和,行業已經疲軟正在走下坡路,他意識到了莫大的危機感。為了應對市場上的變化,黃建榮調整思路,放棄了經營多年的面料生意,將原先的愛世克公司交由親戚打理,成立了司邁爾制衣有限公司,主要生產西服為主。 回憶這一段經歷的時候,黃建榮說,當時做這樣的抉擇是很痛苦的,做面料我是熟門熟路的,無論什么質地、國產的、還是進口的,我手一摸就知道。改行做西服后,我要從頭再來過,其實也是一種賭博。在后來三年的創業過程中,黃建榮夫妻二人合力、共同創業,把所有的精力都放到了公司的管理上,憑借當年做面料時的經驗積累和人脈基礎,司邁爾制衣公司得到了迅速發展,訂單紛至沓來。公司的規模也不斷加強,職工人數達到了二百多人,日產量達300多套,年產值達到了500萬元。 現在看來,當年黃建榮所謂的賭博并非是盲目的,只有把事業當作人生來經營的人,才會有這樣的魄力與膽識。毫無疑問,對于黃建榮而言,這次他賭贏了,這又是他事業上的重大轉折點。 2001年,風頭正勁而居安思危的黃建榮又有了大手筆,他將司邁爾制衣公司易名為諾邦服飾公司。公司遷址到了地理位置更為便利的甌海經濟開發區,員工增至600余人,建筑面積達16000余平方米,投入先進設備,提升產品質量,從國外引進了世界先進流水線及專業設備,終于形成了以中、高檔男西服及休閑服為主,以襯衫、T恤、大衣、領帶等為輔的諾邦服飾系列。黃建榮說,文化總是在不斷的揚棄中與時俱進的,如今人們的著裝觀念正在發生著改變,休閑裝大行其道,我們做企業的觀念也要緊跟潮流的變化。要以消費者的需要為引導,以客戶的要求為目標,從企業產品自身出發,立品牌,走多樣化的道路,再也不能躊躇于樣式單樣化的發展老路。為了找到更為廣闊的發展平臺,為品牌多樣化鋪寬道路,黃建榮不惜花費巨資帶領公司技術骨干多次赴歐美、港澳等國家地區進行實地考察。 在經營方面,諾邦服飾堅持“兩條腿走路”的策略。一方面公司以“整合資源、開拓市場、共同收益”為戰略目標,在全國范圍內建立了以“諾邦”品牌為主的特許專賣代理網絡;另一方面以訂牌加工為主,其中有范保羅、娃娃魚、慶帥、金盾、佳誠、金利鳥、日馳尼等系列品牌。其中所做外貿業務有英國、美國等歐洲國家。如今諾邦服飾的銷售網絡已十分健全,他們的市場覆蓋面已輻射至50多個大中城市。在提高企業員工整體素質方面,黃建榮有著清醒的認識,員工的思想將決定企業的興衰、成敗,為了建立知識型、學習型的團隊,通過比賽、娛樂等形式不斷提高員工的工作積極性和責任心,從管理層到普通員工不斷進行性能優化。值得黃建榮感動的是,多年來員工一直是他創業階段最忠實的朋友,一直默默支持著公司的發展,擁有這么多好員工是企業的成果,也是企業的驕傲! 回顧諾邦3年的品牌之路,有失意、有創傷,更有令人欣慰的成功。 從黃建榮的辦公室出來,我參觀了諾邦的生產車間,其間設備的先進和現代化使我驚訝,而我也注意到了黃建榮那簡樸的辦公室里,依然擺放著當年司邁爾公司的辦公設備。兩者之間的反差仿佛暗示著什么,我想,這與黃建榮和他的企業能發展到今天,應該有著某種聯系……
關于我們 | About zj123 |法律聲明 | 友情鏈接 | 建議留言 | 網站地圖 | 聯系我們 | 最新資訊
客服:0571-87896971 客服傳真:0571-87298208 543059767
1091140425
中國電子商務網站百強 © 2002-2012 zj123.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