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個稅調整撞了一下外地人購車的腰,更值得探討和思考的也許是,對外地人購車限令有沒有必要性,或者以何種方式進行限制才能取得最大限度的共識。
個稅起征點從2000元調至3500元,對于每個人來說都是一點實惠的欣慰。不過,在北京229萬不再納稅的人中,那些沒有北京戶口的外地人,這欣慰或許會變成遺憾。因為這將意味著他們無法獲得納稅證明,也就無法購車。
問題隨之產生了,購車政策該不該微調?
理性地看,這購車政策不調有不調的理由。“連續五年繳個稅”的條件,原本就是為了給外地人購車設置一定的門檻。北京的車多,無限制地買下去,也不是個事兒。對于外地人來說,用納稅來限制,也就是要求購車者有一定的經濟能力。而“五年”的期限,則表明這個經濟能力要穩定。
無論是從政策制定的初衷來說,還是從政策條款約定的涵義來看,這個購車政策的限制條件都仍然成立,并沒有因為個稅調整而影響了政策的指向和具體要求。換句話說,其政策并沒有因為環境的變化而執行不下去,反而對政策指向更加有利,也就沒有微調政策以適應環境的必要性。因此,在“連續五年繳個稅”這個限制條件不會取消的情況下,堅持這一購車政策,在理論上仍然是說得通的,在理的。
然而也應當看到,個稅的調整,的確直接影響到少部分外地潛在購車人的利益。雖然合乎納稅條件也未必能買上車,因為還要參與搖號。同時,從實際看直接受影響的這部分外地人的數量其實相當有限。但至少他們的購車夢,此前可以有,此后就不一定有了。對于這部分群體來說,個稅調整的欣慰瞬間就變成遺憾,的確有點不爽。因而,從政策執行的人性化角度看,微調一下,關切一下這部分群體的利益和感受,也合乎情理。
個稅調整撞了一下外地人購車的腰,更值得探討和思考的也許是,對外地人購車限令有沒有必要性,或者以何種方式進行限制才能取得最大限度的共識。此前北京召開有關會議,對幾百萬外地來京務工人員,將視作“北京的新市民”。“新市民”的含義即意味著無論是農民工或其他來京務工者,都和北京市民一樣享有同等待遇,這體現的是城市的進步與胸襟。顯然,這個“新市民”的含義,對于范圍更寬泛的那些沒有北京戶口的外地人,同樣是適用的。在這個意義上,不專門對外地人設置門檻,是有其道理的。
關于我們 | About zj123 |法律聲明 | 友情鏈接 | 建議留言 | 網站地圖 | 聯系我們 | 最新資訊
客服:0571-87896971 客服傳真:0571-87298208 543059767 1091140425
中國電子商務網站百強 © 2002-2012 zj123.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浙ICP備11047537號-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