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在線11月22日訊 吃過晚飯,天臺市民王世敏就直奔明豐文體超市而去。自從明豐汽車用品有限公司將占地30畝的老廠房無償用于市民文體活動場所以來,這個位置優越的活動場所已經吸引了近30萬人次的文體愛好者。
明豐公司董事長沈中明并不滿足于此,他打算以此為基礎,進一步“招兵買馬”,投資1億元將這里建設成為集天臺山藝術村和天臺山藝術家創作中心于一體的文化企業孵化器。在發展文化事業方面,沈中明眼光看得更遠,他準備再籌資1.8億元在赤城山附近建設濟公禪林,把宣傳濟公文化作為一個產業來經營,目前,各項前期準備工作已經展開。
有關濟公傳說的文化設施是該縣“十二五”文化產業發展規劃中的一個項目。政府定規劃定項目,企業來投資來“主演”,正在成為天臺文化領域的一大亮點。
天臺文化底蘊深厚,佛道文化、濟公文化、和合文化、養生文化、民間民俗文化、佛雕玻雕石雕文化等眾多文化資源,是該縣推動文化大繁榮的基礎。如何運用天臺燦爛的文化資源,推動文化旅游產業發展、公共文化服務體系建設與和諧幸福城市建設,縣委常委、宣傳部長裘國宏說:“引導民間資本發展文化產業,既能促進企業自身的發展,又能增強天臺的文化軟實力和綜合競爭力,是一個雙贏的選擇。”
建設特色文化強縣是天臺提出的戰略目標,實現這一目標,民間資本是必不可少的組成部分。在該縣編制的《“十二五”文化產業發展規劃》中,文化休閑旅游業、工藝美術業、動漫影視業、文化會展業等8大文化產業被列為重點優先發展對象,計劃投入的30個文化產業項目總投資達到108億元,其中民間資本投入占到近八成。
天臺縣民間資本實力雄厚,特別是在外經商的20萬天臺人,其創造的GDP相當于縣內的3倍,產生了50多位上億元資產的企業家。十七屆六中全會召開后,企業家將文化資源轉化為文化產業的呼聲也越來越高,該縣因勢利導,積極推動民間資本進軍文化領域。
近年來,該縣已有不少企業通過發展文化產業嘗到了甜頭。在這當中,最突出的當屬佛雕、玻雕、石雕等“三雕”文化產業。作為佛教天臺宗的發祥地,該縣佛雕文化源遠流長,工藝美術大師湯春甫、徐俊賢等將佛雕文化發揚光大,在佛教界享有盛名。該縣的養生文化產業也異軍突起,鐵皮楓斗、烏藥精、云霧茶等養生產品成了市場上的暢銷品,年產值超10億元。
該縣對于今后發展文化產業顯然早有謀劃,在《天臺縣“小縣大城”發展戰略規劃》中,該縣首次以規劃形式確定了16平方公里來打造文化旅游產業集聚區,為推動文化產業繁榮留足了發展空間。
發展文化休閑旅游業備受民間資本關注,而這恰好是天臺山文化的精髓部分。綠城集團、福特投資公司、青年汽車集團等知名企業都有意在此有所作為。該縣沿著北部山區主要谷地,確定打造四大休閑養生谷地。目前以石梁鎮為基地的高端養生休閑度假區已走下規劃圖紙,開始落地生根。與此同時,天臺山和合文化園、寒山文化交流中心等大項目也已初露端倪。
關于我們 | About zj123 |法律聲明 | 友情鏈接 | 建議留言 | 網站地圖 | 聯系我們 | 最新資訊
客服:0571-87896971 客服傳真:0571-87298208 543059767 1091140425
中國電子商務網站百強 © 2002-2012 zj123.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浙ICP備11047537號-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