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翁志軒
翁志軒:軟家居的設計總監MASCOT公司執行董事一個游離于藝術與現實中的自由人
如果細心留意的話,大家不難發現,近幾個月來,幾個世界知名品牌在中國消費市場紛紛陷入了“曝光危機”,“優質”產品形象受到了重創。
實際上,質量檢測可以說是一把雙刃劍,一方面通過監測督促企業在原有研發、質量基礎上更上一層樓,同時企業也可以通過檢測結果的發布,向公眾展示企業的實力。前段時間被炒得沸沸揚揚的某牌“碘事件”中,此知名品牌三番五次地搬出國際標準和中國民間協會標準等證據,證明其產品的安全性和無害性,在這種局面下,令消費者產生了品牌和國家標準孰對孰錯的疑問。而且正是“好事不出門,壞事傳千里”,對于一個名聲在外的大公司尤其明顯,其實作為公眾和媒體,其本身并不是業界專家,真想知道的是事實的真相,隨著公眾質疑的不斷升級,此品牌選擇不同的處理方式為自己辯解,直到最后不得以承諾消費者可以退貨算有所平息。
實際上公眾或媒體不會因為你不承認,而相信產品的質量,相反一味地遮掩反而會激起人們的好知欲,會令事件愈描愈黑,倒是向公眾時刻公布企業的各項新舉措,會令各方感到企業解決事件的誠意,“強硬”不應是大牌的作風,與公眾關系的和諧才是保證消費者忠誠度的重要基石。
事實上,知名企業公司沒有變,改變的是政府監管機構意識、公眾消費者的觀念和傳媒的輿論導向,過去在這些知名品牌身上,被人為地罩上了一層光環。在消費者眼中,知名品牌的產品等同于質量的“無懈可擊”。然而,世間萬物本沒有絕對的完美,當事實擺在消費者眼前時,不同的公關危機手段將令事件走向兩個完全不同的極端。
每個企業都應有“未雨綢繆”的概念,“未雨綢繆”有雙重意義,一指要避免問題的發生,二指在問題發生之前就要作好如何應對問題的準備,當今國內很多企業采取的是游擊戰的方式,即一旦被相關質檢部門及媒體不惜筆墨地曝光其不合格產品后,就馬上“老瓶裝新酒”,不出幾個月,“新品牌”將再次投入市場。然而,隨著市場機制的不斷完善,品牌化建設將會督促每個企業都要有一整套危機管理機制,以便對類似突發危機事件作出良性的反應,而這也是考驗企業快速反應的重要標準,消費者對品牌信心的建立本屬不易,為此,如何“軟性”化解危機,變不利為有利,對公眾準確、及時、完整地傳遞和表達信息,將使社會輿論導向朝著企業有利的方向發展。
關于我們 | About zj123 |法律聲明 | 友情鏈接 | 建議留言 | 網站地圖 | 聯系我們 | 最新資訊
客服:0571-87896971 客服傳真:0571-87298208 543059767 1091140425
中國電子商務網站百強 © 2002-2012 zj123.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浙ICP備11047537號-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