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在線02月09日訊 “那就這樣說好了!”昨日,云和縣逢春茶葉基地的高昌波通過電話預定下一名采茶工后,安心地掛上了電話。“現在采茶工不好找,我們很多人過年前就要開始打電話去預定了,不然到采茶的時候真找不到人手。”高昌波說,“3月份春茶就要開始采摘了,要找20幾名采茶工,現在才找好一半呢。”
近年來,云和縣大力發展茶產業,全縣茶園總面積3.4萬畝,其中采摘面積2.5萬畝。從基地建設、茶葉加工、包裝到銷售,整條產業鏈條已具一定規模。其中“仙宮雪毫”、“金枝玉葉”和“云河綠羽”等系列名茶,不僅成為云和縣品牌,而且在全市、全省都有一定的知名度,先后獲得多項殊榮。但隨著產業發展,采茶工短缺問題越來越突出。據初步估計,目前采茶工缺口達到500至1000人。幾乎每年這個時候,茶農都為招不到采茶工而發愁。
“茶葉采摘有時間段,新葉不及時采摘,一夜之間就會變老,特級茶就會變成一級茶、二級茶,最后變成老葉子。”今年,高昌波的茶園有春茶120畝,茗茶預計產量有1200—800公斤,大宗茶預計產量18000—21000公斤,采摘時間從3月份開始一直持續到4月份。“我們現在都是包吃包住包接送,工錢按采摘量算,茗茶20—40元每公斤、大宗茶2—6元每公斤,比去年高了不少,但采茶工還是很難找。”
據云和縣農業局相關負責人的分析,隨著茶葉種植面積的擴大,采茶工用工需求有所上升。多年來,云和縣主要靠外來勞動力解決采茶的問題。加上茶葉抽芽時間較為集中,各地茶園開采基本在同一時間段,就更加劇了采茶工短缺的情況,難以在短時間內找到大批勞動力。
同時,采摘茶葉是辛苦活,勞動強度大,加上茶園海拔也相對較高,溫度較低,濕度也大,工作相對辛苦;而且采摘周期短,屬于打短工,很多采茶工認為不合算。隨著農民下鄉轉移,香菇及木玩等勞動密集型產業的發展,農民工就業渠道增多,即使這兩年采茶工的工資有所增長,但許多農民工也都不愿干這活。
據專家分析,要解決采茶工短缺這一難題,茶農可以種植多季節茶葉,錯開開采時間,通過鄰里互相幫忙、提高采茶工福利待遇等手段,緩解采茶工短缺的問題。
麗水日報 記者 季凌云 通訊員 梁方馨
關于我們 | About zj123 |法律聲明 | 友情鏈接 | 建議留言 | 網站地圖 | 聯系我們 | 最新資訊
客服:0571-87896971 客服傳真:0571-87298208 543059767
1091140425
中國電子商務網站百強 © 2002-2012 zj123.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浙ICP備11047537號-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