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在線03月20日訊 作為臺州市傳統的主導行業,醫化行業的發展一直受到市委、市政府的高度重視和支持。上世紀90年代末,臺州市在臨海東部沿海建立醫化園區,吸引了海翔藥業、新華制藥、仙琚制藥等一大批知名企業“入駐”,醫化園區也成為臺州市最重要的醫化產業發展集聚區。
在2008年底,臨海市針對醫化產業進行了一次調研。調研報告指出,轉型升級是醫化產業持續發展的必由之路,醫藥行業的未來要朝著技術高新化、產品終端化、環境生態化、管理精細化、園區標準化和產業國際化的目標,按照以原料藥生產為重點,以醫藥制劑生產為目標,做精材料化學和特色精細化學,規范醫藥中間體生產,努力打造具有較強國際競爭力的醫藥生產基地。
今年,臨海市適時提出了將醫化園區打造成“綠色藥都”的戰略部署,在新的征程面前,醫化園區已經蓄勢待發。
加大技改治“三廢”
2006年,根據臨海東部區塊發展需要,臨海市環保局東部區塊環保分局成立,與東部區塊管委會企業管理處共同整治園區內“三廢”問題。
近年來,特別是2011年,醫化園區關停及轉型重污染企業8家,淘汰30多個污染較重產品項目,其中包括華海制藥的2個項目,園區環境污染及惡臭得到有效控制。醫化園區對區內醫化企業開展了生態化改造,大力建設園區綜合廢氣處理設施、廢水處理設施,推進醫化企業工藝設備改造,醫化企業環境管理不到位、治污技術欠缺的現象大有改觀。
穿行于醫化園區,拂面而來的春風清新自然。“經過整治后,園區內已基本上聞不到惡臭了。”王修方對記者說。
今年,臨海市環保局根據實際情況,對醫化園區環境現狀進行調查摸底,制定了《醫化園區打造“綠色藥都”環保抓落實方案》。從規范項目、深化整治、總量控制、加強監測等多方面著手,加大違法違規行為處罰力度,保持環境監管高壓態勢,“倒逼”企業轉型升級,切實推進園區打造“綠色藥都”戰略。
產學研一體化助推企業轉型
隨著醫化園區的快速發展,企業對于人才和高新技術的需求進一步加大。2011年,臨海東部區塊與浙江大學確立合作關系,將在醫化園區內引進“浙江省綠色制藥研究院”;與浙江醫藥高等專科學校初步達成意向,在園區內創辦實訓基地。這標志著醫化園區走產學研一體化道路的大幕已經拉開。
浙江省綠色制藥研究院占地50畝,建筑面積17000平方米,東部區塊管委會計劃投資三四千萬元用于研究院的建設,現已進入實質性操作階段。
“與高校合作建立的研究院和實訓基地,就是要充分利用高校資源,通過產學研一體化,為企業提供高素質人才和高新技術,助推企業發展和轉型升級。”臨海市醫化園區管委會副主任王修方說。
“研究院的建設對于企業進行工藝改進,物料替代等方面的技術攻關都有著直接的幫助,這是政府為企業搭建的主要服務平臺,也是企業轉型升級、提高臺州市醫化行業自主創新能力,打造‘綠色藥都’的一個主要重要途徑和方法。”
2011年,東部區塊實現工業總產值206億元,其中,醫化產業占據了半壁江山,產值達到112.9億元,首次突破百億元大關,同比增長76.2%。
嚴格行業準入機制
建立“綠色藥都”,還需要嚴格行業準入機制。
早在2010年,管委會便委托臺州市環科院制訂了入園標準,提出原材物料分類管理制度,分禁止、限制、控制、允許、鼓勵5類;原則上禁止原料藥、中間體新上項目進入園區,重點瞄準國內外著名企業,新能源、新材料、生物醫藥、信息技術等高新技術項目,嚴格限制和杜絕排放惡臭氣體和“三廢”產生量較大的企業入園,努力把醫化園區打造成具有較強國際競爭力的醫藥生產基地。
最近,浙江九洲藥業有限公司副總經理蔣祖林分外忙碌,公司的主打產品卡馬西平即將在位于園區的新廠房內投產。雖然即將投入生產,但是公司還將面臨幾十次專家評審,直到符合環評要求,才能允許開工生產。
在東部園區,所有的企業都和九洲一樣,有新項目或者新的生產線,首先要經過園區組織的專家評審,評審通過才能允許上馬。
“醫化產業的整治提升要控‘量’保‘質’。建設‘綠色藥都’絕不能有絲毫的僥幸。”王修方說。
關于我們 | About zj123 |法律聲明 | 友情鏈接 | 建議留言 | 網站地圖 | 聯系我們 | 最新資訊
客服:0571-87896971 客服傳真:0571-87298208 543059767 1091140425
中國電子商務網站百強 © 2002-2012 zj123.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浙ICP備11047537號-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