晨曦間,幾個蓬街鎮農民,開著轎車,相約來到路橋城區石浜山下,與當地跆拳道愛好者一起,切磋技藝,其樂融融。
晚飯后,一個小伙子,邀上幾個好友,騎上單車,從路橋城區出發至新橋鎮田園式生態公園,一路上寬闊的馬路、精致的綠化,心情舒暢。
今年來,路橋的“城”與“鄉”,就在這樣的走動間越來越近,越來越近……
老百姓的版本是:一個“大路橋”正在誕生;官方的版本是:路橋正在實施“全域城市化”。
“著力推進全域城市化,建設宜業宜居的美好家園。”今年年初,路橋區委書記鄭敏強在該區五屆一次黨代會上如是說,“把路橋作為一個整體,全域謀劃城市化建設,以新型城市化的理念,以城鄉一體統籌的方法,推動空間拓展、功能完善、形象提升、環境優化等方面取得重大進展,爭取率先形成城鄉融合的格局。”
短短半年內,全域城市化在路橋如火如荼。
拉近空間距離——讓速度在城鄉間同步
“羅馬不是一天建成的”,事關區域未來發展轉型方向的重大決策不是“拍腦門”拍出來的。
推進路橋全域城市化發展,有很大現實基礎,區域內的10個鎮(街道),經濟狀況相當,綜合實力相當,百姓收入相當。且鄉鎮街道間彼此距離很近,離城區路橋也都不遠,最遠的金清鎮離路橋也不過只有30分鐘車程。
一位長期致力于路橋發展研究的專家對路橋的全域城市化思路很是贊成。如果把全域城市化稱之為上策,那么“交通共聯”則是上上策。
4月3日,清明小長假,路橋迎賓大道拓寬改造工程施工場地一派忙碌景象。作為路橋通往蓬街、金清等地的重要樞紐,這條總投資2000萬元,全長約為3.5千米的交通要道,將于今年7月份改造完成。改造后行車道將從原來的雙向四車道拓寬成雙向六車道。
而前不久,路澤太一級公路路三中、賣芝橋、白劍線、機場路等四道口改造也已完成,至此,路橋城區通往峰江、新橋一帶的道路越發通暢。
拉近空間距離,讓速度在城鄉間同步。今年,路橋區計劃安排重點基礎設施建設項目15個,完成投資13.5億元。按照“雙回路、快車道”的標準和要求,進一步完善區域交通網,著力推進76省道復線北延、椒江至路橋機場公路改建、臺州大道路橋段、院路一級公路拓寬工程和白沙碼頭建設,確保104國道西復線、75省道南延等工程基本建成。
縮短心靈距離——讓亮度在城鄉間同耀
戶籍的城市化不等同于一般概念的城市化,如何讓農民與市民的心靈距離縮短,打造人的城市化,成了路橋全域城市化進程中的重要命題。
在采訪中,記者發現,盡管“全域城市化”仍算得上是一個新鮮語匯,但在提升民眾素質、打造城市精神內核的道路上,路橋已經先行一步了。
這些天,作為路橋區農民合唱團的一名主唱,蓬街鎮農民老張一直在張羅排練的事,因為兩年一屆的路橋商都文化藝術節即將拉開帷幕。在這場原創的自編自演的藝術節里,所有參與其中的路橋人都是這場盛會的主角,大家都在快樂地準備著。
在路橋,我們隨處能夠擷取到這樣的例子。
在十里長街的一角,自南官人文大講堂開講后,南官人文大展壇、翰墨雅集·文化沙龍、蔡嘯書場等相繼誕生,講座更是由點到面拓展開來。“鄉村人文大講堂”從應運而生到如今,講堂不僅在10個(鎮)街道全面盛放,而且逐漸成為路橋一道獨特的文化風景線。
今年,路橋百姓還有望在新建的圖書館里泡泡書吧。
據悉,新建的圖書館占地面積25.93畝,建筑總面積24400平方米,設藏書量70萬冊,工程建成后,將成為路橋區學術交流中心、社會教育培訓基地、文化活動中心和市民休閑場所以及城區標志性的文化建筑精品。
讓文化在全域城市化中擔當更加重要的角色,讓文化的亮度在城鄉間同耀。今年,路橋實施先進文化育民工程,加強區級標志性文化基礎設施建設,目前正積極籌建靈山遺址博物館、柯璜紀念館。同時,啟動實施了農村文化建設三年行動計劃,計劃每年建設100個左右功能布局合理、管理方式科學的村(居)文體活動場所。
均衡投入距離——讓暖度在城鄉間同享
如果問金清鎮繁榮村村民王永民,“城市化”概念是什么?他可能回答不上來。但是如果問,村里哪些地方像城里?他肯定如數家珍——干凈整潔的康莊大道、環境優美的居住環境、有醫療保險、良好的衛生習慣……
在推進美麗村鎮建設上下功夫的同時,今年,路橋計劃新增城鎮就業崗位6000個;計劃完成農村勞動力素質培訓2900人;計劃新增城鎮職工基本養老保險8000人、基本醫療保險1萬人、工傷保險5500人、失業保險1萬人、生育保險1.2萬人;確保新型農村合作醫療保險參合率達95%以上;新增鎮(街道)公辦中心幼兒園3所;確保開工各類保障性住房3萬平方米、危舊房綜合改造7萬平方米。
一連串數字的背后,體現的是政府的暖度。
“全域城市化的另外一層含義,在于通過加大教育、醫療、衛生等公共服務設施的建設力度,使農村社會服務設施、基礎設施等方面與城市間的差距明顯消除,從而加快推進城鄉基本公共服務均等化,使全體市民都能夠享受到城市發展的成果,同享政府的暖度。”路橋區委副書記、區長徐仁標說。
4月2日,金清鎮中心小學遷建工程施工場地熱火朝天,金清鎮農民梁妙貴正牽著6歲的女兒逗逗在看工程進展。這占地52.3畝,總投資1982萬元的工程,已于去年12月動工建設,計劃明年2月全面結頂,這意味著小逗逗明年就可以在這里上學。
4月3日,金清鎮居民張大爺走進新遷建的區第二人民醫院看病。這個占地56.64畝的新院區已于今年1月份投入使用,金清、蓬街等地的群眾都能在家門口享受到更高水平的就醫環境。
關于我們 | About zj123 |法律聲明 | 友情鏈接 | 建議留言 | 網站地圖 | 聯系我們 | 最新資訊
客服:0571-87896971 客服傳真:0571-87298208 543059767
1091140425
中國電子商務網站百強 © 2002-2012 zj123.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浙ICP備11047537號-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