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南潯區菱新公路兩側,不到3公里路程,卻密布著23家商標制帶企業。 2011年,其中的10家規模以上企業產值達8.5億元。
這就是菱湖鎮近年崛起的商標制帶產業帶。盡管產值不大,但卻了占據了全球市場份額的60%,成為游離于主流視野之外的“隱形冠軍”。在紡織業普遍不景氣的大環境下,今年一季度10家規模以上企業已完成產值2.1億元。
走進湖州新溪五星絲綢有限公司,只見公司前面的場地上堆滿了商標制帶的坯布,工人們正在緊張地搬運著。“這些都是加工戶送來的,公司提供原材料,他們負責織造賺取加工費。”公司總經理章建龍說。“公司的坯布織造全都外發當地農戶,為我們加工的織機有350臺。最高的農戶一年收益在50萬元左右。公司本部則以扦經、倍捻、軋光、質檢、包裝、發貨為主。”章建龍說。“進入3月份以來,我們平均每天要出貨500箱,也就是一個集裝箱。 3月30日,臺灣一家貿易公司向我們訂了63只柜子,光他們一家每月就要出5個集裝箱。”
把織造放在農家,企業專做“總部經濟”,這是菱湖商標制帶產業的特色。據了解,這一產業已吸引當地近百家農戶, 2000多臺無梭織機為其做加工。
在相距不遠的湖州領先絲帶有限公司,我們看到,場地上整齊地堆放著一箱箱待發的商標織帶。“2月份開始,每天出運2、 3百只箱子。國內以長三角、珠三角為主,國外主要銷往東南亞、歐洲等地。”公司總經理楊學忠說。
領先絲帶是一家港資企業,原先以貿易為主,后來發現這里有這么一個產業群,也就加入了這一行列,做起了“生產商”。“現在我們有外發農戶10多家、200多臺織機。 ”楊學忠說。
在采訪中我們發現,這些企業并不自得于自己的“小而強”,而是將其作為使自己日后更“強”的必要前提和生存法則。“這一產業集中在菱湖,雖小卻在全國乃至全球獨占鰲頭,發展空間也很大。現在重要的是轉型升級。”湖州新利商標制帶有限公司的董事長吳根榮說。“1993年我借幾千元人民幣開始做絲織, 2000年盤下關閉的絲廠生產商標制帶。感受最深的是,做企業與做貿易不同,必須要有長遠的目光,必須要舍得投入,更重要的是還要敢想敢干敢當‘領頭羊’。 2002年,我在這一行業中率先將坯布織造這塊全部外發給當地農戶,一是讓當地農戶有一些收入,二是讓自己騰出精力、騰出場地去搞研發,開發新產品,謀求提檔升級。目前,當地有30多家農戶、 500多臺織機在為我們做加工。去年10月,我們與浙江理工大學簽訂了科技與人才合作協議。開年以來,公司已派出三批技術、管理人員前去培訓。只有工藝技術、管理理念等企業文化先進了,企業才能永恒發展,行業才能越做越大。”
2008年下半年,新利商標淘汰所有陳舊設備,上了全自動涂層生產流水線。之后的幾年,技改不斷,新產品的開發力度和環保意識也日趨加強。目前,公司有上百個品種, 45%外銷,出口英國、美國、印度、孟加拉國等國,國內客戶遍布全國各地。一季度銷售已近6000萬元。“今年我們的目標是超3億元。”吳根榮說,“3月26日,美國艾利公司副總裁來我公司進行了考察,這說明我們的產品已引起他們的合作興趣。”
與新利商標有異曲同工之妙的五星絲綢也在不斷地尋求“破繭”。 2007年公司投入2000萬元組建了舒特斯織帶有限公司,引進先進的商標織帶設備,形成從織造到成品一條龍的生產,今年一季度,舒特斯織帶商標已做了800萬元銷售。“涂層商標這塊還在做大,去年在思溪村投入1000萬元的項目今年已經投產。今年一季度我們已完成2800萬元的銷售。”章建龍說,“對于這個已經初具規模的產業,我們很希望能成立行業協會一類的組織。這樣,在困難的時候,大家可以抱團取暖,共御風險;在行業景氣的時候,規劃引領,共同發展。”
關于我們 | About zj123 |法律聲明 | 友情鏈接 | 建議留言 | 網站地圖 | 聯系我們 | 最新資訊
客服:0571-87896971 客服傳真:0571-87298208 543059767
1091140425
中國電子商務網站百強 © 2002-2012 zj123.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浙ICP備11047537號-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