針對近期房地產市場出現的新情況、新問題,為進一步推動房地產市場調控政策措施落實,抑制投機投資性需求,鞏固房地產市場調控成果,國務院決定從7月下旬開始,派出8個督查組,對16個省(市)貫徹落實國務院房地產市場調控政策措施情況開展專項督查。
在房地產市場調控近三年之后、近期房價又出現回升苗頭之時,國務院派出多路督查組進行如此大規模的督查,可謂是關鍵時刻的重要舉措。當然,此次專項督查,不應也不會僅僅停留在督查這一步,不是“查”完了事,更要“督辦”,這個“辦”,其具體內容不僅包含督促地方政府真正落實既有調控政策,更要對落實不力甚至變相松綁的地方政府進行問責。換言之,不能讓舉起的“板子”輕輕落下,而要真正“打下”,要讓相關各方感到真正的痛。
當前,房地產市場調控進入關鍵時期,此時進行專項督查不僅必要,而且必須。一方面,近期各地房價再次出現回升苗頭,成交量也開始大幅攀升。7月中旬,國家統計局公布了6月份70個大中城市房價變動情況顯示,新建商品住宅和二手房住宅的價格指數均出現了明顯的變化,其中新建商品住宅指數在連續下調8個月后,再次出現了上漲,70個城市中上漲數達到25個。另一方面,在“穩增長”的政策基調下,部分地區開始試探中央調控底線,不斷“微調”調控政策,甚至有變相放松的跡象。
不過,此次專項督查,“查”應該僅僅是第一步,不能“查”完了事,更重要的是要“督辦”。“督辦”的第一層意思,自然是要讓既有的調控政策能夠真正落地,不能讓喊了近三年的調控最后變成“空調”。我們欣慰地看到,此次督查的重點是檢查住房限購措施執行情況、差別化住房信貸政策執行情況、住房用地供應和管理情況、稅收政策執行和征管情況。并將聽取群眾意見和建議,對落實房地產市場調控政策措施有偏差、不到位的,國務院督查組將督促進行整改。眾所周知,此輪房地產市場調控被譽為“最嚴厲”的調控,嚴厲之處,正在于限購、限貸等措施,在于對不合理需求的抑制。這些調控舉措,在2011年取得一定成效,部分地區房價“穩中有降”。但遺憾的是,這些舉措在抑制不合理需求同時,也動了地方政府的“土地財政奶酪”,部分地區土地出讓金大幅萎縮,因此就出現了部分地區在調控政策的落實上,自覺不自覺地會打些折扣。特別是今年以來,為了穩增長,一些既有的嚴厲調控措施更是“懸”在了空中,無法落地實施。此次專項督查的首要目的,自然是要“督辦”地方政府,真正落實中央調控政策。
進一步說,“督辦”還要對查出問題的地方政府有所警示,要對落實不力甚至變相松綁的地方進行真正問責,對有些烏紗帽該“辦”的就要“辦”。實際上,建立問責機制,是本輪房地產調控的一大特點。2011年1月出臺的“新國八條”指出,要“落實住房保障和穩定房價工作的約談問責機制”;在
2011年初全國“兩會”上,溫家寶總理在政府工作報告中也明確要求:建立健全考核問責機制。對穩定房價、推進保障性住房建設工作不力,從而影響社會發展和穩定的地方,要追究責任。正是在“約談”、“問責”甚至“罷免”的重重壓力下,各地方政府調控手段、力度空前,大部分地區達到了當年確定的房價調控目標,成為樓市調控效果顯現的重要保證。但是,從實踐中看,很多沒有完成房價調控目標的地區和部門,并沒有得到真正的“問責”,或者說,調控目標并沒有實現的地區,房地產問責制并沒有兌現。同時,
2012年也沒有延續去年的調控目標要求,中央提出的以穩定房價為標準的問責機制,也就沒有延續。在這樣的情況下,此次專項督查,要真正取得效果,就需要對部分調控不力的地區,進行必要的警示和“問責”,切莫讓舉起的“板子”輕輕落下。
當然,本次“督查”的同時,更要綜合考量當前各項調控政策的效用,考察房地產市場的發展狀況,如果必要,需出臺進一步的措施,建立更加制度化的長效調控機制。也就是說,在樓市調控任務更加艱巨的現在,要藉此次督查的契機,督促短期政策落實和進行必要的行政問責之外,還應逐漸完善房地產市場調控的各項措施,既要防止調控半途而廢,又要促進房地產市場長遠健康發展。
關于我們 | About zj123 |法律聲明 | 友情鏈接 | 建議留言 | 網站地圖 | 聯系我們 | 最新資訊
客服:0571-87896971 客服傳真:0571-87298208 543059767
1091140425
中國電子商務網站百強 © 2002-2012 zj123.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浙ICP備11047537號-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