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度上市了,作為一家在緘默期里從不緘默反而喧嘩不斷的互聯網公司,其首日交易股價的極速飆升足以讓很多中國概念股的擁躉們瘋狂——想從百度身上看到自己明天的公司
太多了,想從百度員工一夜暴富身上幻想自己美好未來的“圈里人”也太多了——特別是那些融到了資的、尚未體驗過上市初夜激情的、熱衷于在別人的波瀾起伏中顧影自憐頗多期許的、炒作概念的、標榜草根的、盼望web2.0變天的互聯網新生企業,百度的上市和一路高歌的股價給予他們的美好想象足以讓他們激動到乃至失禁的地步。
然而想象終歸總是想象,喧嘩也終歸是喧嘩,唱衰中國概念股原非是我們每一個人的本意,可筆者卻仍然堅持認為:百度此次在納市的成功是一個“不世出”的個案,它并不能為作為一個群體的“中國海外概念股”帶來任何的借鑒,反而卻證明了它的競爭對手——Google的成功。
百度發跡史:Google模式的亦步亦趨者
一個值得注意的事實是:幾乎所有的海外媒體在報道百度上市的時候,都不約而同地將其比附為“中國的Google”,這也就是說,Nasdaq的投資人瘋狂投資百度的最重要理由在于:它是Google的中國翻版(至少他們會一廂情愿地這么認為),作為一家創業7年的神話般的公司,Google帶給Nasdaq,帶給互聯網的驚喜和狂熱,雖歷經了2004年至今股價和業績的一路飆升,仍未能平復——這次,Nasdaq的投資人們把對Google未能盡釋的熱情轉移到了對百度的熱情追逐上,“中國的Google”簡直就是商業模式和盈利能力的保障!而“中國的”三字背后的注腳,卻并非是每一位Nasdaq投資人都能充分理解的含義。
毫無疑問,Google的成功是近10年來互聯網界最精彩的神話,Google對技術的專注,對搜索精神的尊崇、對信息論的掌握,甚至使有人懷疑Google的擁有者——幾個剛從大學里鉆出來的博士生——明顯的缺乏商業頭腦,但它的盈利能力卻明顯地體現出來。2004年8月,當Google在納市登陸首日報收100.34美圓的時候,市場雖歡欣鼓舞卻未一片嘩然,人們接受起這個結果來心安理得。
更毫無疑問的是,從外表上看,我們再也找不到第二對像百度和Google這樣具有復制效應的公司,就連新近加盟Google的李開復都承認,“模仿競爭對手是擊敗它的最好方式”,雖然比起Google來,百度的市值仍然是九牛一毛,談“擊敗”為時過早,但完全“中國式Google”的上市包裝策略則使百度和Nasdaq投資人的距離一下子拉近了,從“為什么相信百度”的命題一下子轉到了“為什么不相信Google”,百度的大功告成便已成定局。
李彥宏和徐勇幾乎原版克隆了Google的創始者——佩奇和布林所代表的美國式創業故事,只不過把時間推遲了一年,地點從美國的車庫搬到了北大資源樓;百度還翻版了Google的界面,甚至這兩天在首頁的LOGO上故做天真地掛上了“NASDAQ”的路牌。更重要的是,從創業開始到風險投資,再到新聞搜索功能的改進,硬盤搜索的推出,直到沖刺納斯達克,百度的每一步都在小心翼翼地追隨著Google的步伐,亦步亦趨,而且恰倒好處地保持著不到一年的時間區隔——如果說Google一直忌憚百度在中國市場的發展,倒不如說是百度一直把Google當作“咬定青山不放松”的勁敵。
新浪2000年登陸納市的時候,我們也曾聽到過“中國的雅虎”抑或“Chinese Online”這樣的比喻;而這次百度連續兩日的順市飛揚,竟在8月8日開盤價138美圓再顯增長潛力,一切都只是因為它是“中國的Google”。
“Google的今天就是百度的明天”,大洋彼岸的投資者“買明天”的憧憬,或多或少有些一廂情愿。
“搜索精神”和“游戲規則”的拷問
中國互聯網的商業模式同已經成熟的美國模式相比,永遠是不同的。因此總會一次次地被Nasdaq的投資人和華爾街的分析師們誤讀。當然這些自負的投資人和分析師們會說,“新浪模式”和“雅虎模式”的差異是突出的,而百度和Google,這爺兒倆長的還真挺像。
關于我們 | About zj123 |法律聲明 | 友情鏈接 | 建議留言 | 網站地圖 | 聯系我們 | 最新資訊
客服:0571-87896971 客服傳真:0571-87298208 543059767 1091140425
中國電子商務網站百強 © 2002-2012 zj123.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浙ICP備11047537號-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