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在線08月24日訊 “過去農民買種子、化肥時,心里總會不踏實,就怕買到假的。現在可以通過農資經營企業及產品的‘身份證’追本溯源。”日前,記者從定海區農林局了解到,定海“護農保安全”工程建設,目前已完成首批4家單位的試點工作。該工程通過搭建網上農資監管與服務平臺,運用信息技術和數據庫信息系統,使農資從進貨、銷售、使用等各環節呈現透明化。
今年2月起,定海啟動“護農保安全”工程。據區農林局行政綜合執法大隊介紹,該工程主要是通過網上農資監管與服務信息化平臺,最終實現信息數據化、購銷實名化、監管實時化、服務網絡化。通過對農資產品制作條形碼,賦予每一個農資產品獨特的“身份證”,并統一給農資經營企業制作“企業身份證”。同時,在購銷環節實行實名化,農戶一旦發現假劣農資,就可以通過“身份證”找到經營企業和供貨商,直接進行查處和合法維權。另外,通過農資監管與服務信息化平臺,對庫存的過期農資產品進行監管,確保農民買到放心的農資產品。據悉,今年9月將開始在第二批6家單位試點,2013年6月前完成全部20家農資經營企業的監管與服務信息化試點建設。
關于我們 | About zj123 |法律聲明 | 友情鏈接 | 建議留言 | 網站地圖 | 聯系我們 | 最新資訊
客服:0571-87896971 客服傳真:0571-87298208 543059767
1091140425
中國電子商務網站百強 © 2002-2012 zj123.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浙ICP備11047537號-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