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在線10月16日訊 隨著舟山逐漸成為海洋經濟的熱土,“科技創新”這四個字正扮演著愈發重要的角色。當下民營企業作為舟山市科技創新的主體,卻面臨著自身轉型道路上的融資難問題。
民企科技創新融資是一個動態化過程,階段不同融資方式亦不相同
“總體來看,民營企業科技創新的資金需求是一種具有很強周期性的動態融資過程,需要財政和金融等多層次的投融資體系實現動態對接。 ”市人民銀行有關人士指出,“民企科技創新的金融支持問題,其實質是民營企業、科技創新和金融體系的三結合。 ”
科技創新其本質是生產技術的改進,金融代表資本的積累,民企則意味著企業家的創新行為,這三者都是生產活動中最活躍、最重要的生產要素。而要實現三者的有效對接,需要深刻把握這三者的客觀運行規律,創新體制機制,突破瓶頸障礙,實現無縫對接。
記者了解到,一般而言,科技創新活動具有較強的生命周期,需要經歷基礎研究、產品開發、試驗生產、市場銷售和科技成果轉化等環節,通常也可以將科技創新企業分為種子期、創業期、成長期、擴張期和成熟期五個階段。
據了解,從資金需求鏈分析,種子期的核心投入要素為智力和技能,企業研究的難度較大,商業前景不明朗,研究成果容易被外界所共享,資金風險較大,因此,融資渠道主要依靠內源性融資、政府財政金融資金和天使投資基金為主;進入創業期后,企業運用新發明新技術完成對新產品的研究和開發,產品投入市場,但這一階段發展前景不明朗,新產品尚未完全得到市場的認可,企業前期資金可能耗盡,同時兼以政府扶持資金和其他融資渠道為輔。
而在進入成長期和擴張期后,企業的技術水平、產品生產和銷售已經比較成熟,企業處于高速成長階段,這一階段融資方式呈現出多樣化的特點,直接融資方面,企業具備了債券融資和上市融資的條件,間接融資上獲得銀行的信貸資金也相對容易;成熟期的企業,則逐漸進入產業化階段,融資渠道更為靈活,可以通過資本市場、信貸市場和債券市場等多種方式進行融資。
民企自身發展不足、金融體系不健全等或成金融支持制約因素
金融有其自身的規律,資本有趨利避害的天性,這就決定了金融資本與高風險業務不具有兼容性,也不可能單一依靠金融資本來支持民企的科技創新活動。
專家分析認為,民營企業的科技創新是一種高風險活動,主要體現在前期缺乏可抵押資產,未來的收益又具有極大的不確定性,內部管理不規范等方面。在這種情況下,依靠金融體系融資風險很大,特別是金融危機以后風險約束不斷加強,傳統的貸款業務難以滿足民營科技企業自主創新的融資需求。
市人民銀行相關人士指出:“整體上看,舟山市民營企業科技創新大都處于初創期,整體實力還有待進一步提升。一方面,民營企業科技研發創新的積極性不高,整體創新氛圍不濃,缺乏對創新成果的有效保護,導致企業‘拿來主義’意識還較重,對科技研發投入相對不足,創新人才引進力度不夠。另一方面,部分民營科技企業重技術、輕管理現象突出。 ”
據記者了解,舟山市某些企業雖然手握多項國家領先的技術專利,但由于不注重經營和營銷,真正實現產業化給企業帶來經濟效益的少,導致企業生產經營面臨較多困難。
當前舟山市金融機構在一定程度上發展還不夠健全,如缺乏為科技服務的專營機構,以及與之相配套的風險管理、利率定價水平和科技金融人才的缺乏。同時,雖然金融機構不斷加大金融產品創新力度,但在探索適合民營企業科技創新的應收賬款、訂單、知識產權、股權、期權、動產等無形資產抵押貸款開發和推廣上進展仍顯緩慢,開展科技創新的民營企業并未充分體現其真實價值。
目前,舟山市技術創新型民營企業大部分還處于孵化期、初創期。而對孵化期和初創期的科技創新民營企業而言,這一階段需要財政資金的大力支持,單靠自有資金和現有的投融資體系很難滿足企業科技創新的實際需求,需要政府財政資金積極介入。
此外,舟山市還沒有較為完善的科技創新活動服務投融資體系,也缺乏組建和引進融資租賃公司、科技小額貸款公司、科技擔保公司、風險投資基金和股權投資基金等優惠政策,這也導致了民企科技創新活動資金渠道較為單一。
那么當下,金融又該如何搭橋民企科技創新呢?請關注本報后續報道。
關于我們 | About zj123 |法律聲明 | 友情鏈接 | 建議留言 | 網站地圖 | 聯系我們 | 最新資訊
客服:0571-87896971 客服傳真:0571-87298208 543059767
1091140425
中國電子商務網站百強 © 2002-2012 zj123.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浙ICP備11047537號-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