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在線12月17日訊 在舟山,談到展茅林地雞,許多人會翹起大拇指。
眼下臨近過年,普陀區展茅林地雞專業合作社的社員們每天正忙著打包、發貨對付紛至沓來的訂單外,合作社理事長柴如安還忙著另一件事。
“向上頭打報告,留下‘搖錢樹’。”老柴口中的“搖錢樹”,是幾位下鄉指導的科技特派員。如此大張旗鼓“打報告留人”,老柴并非頭一回。
粗放養殖轉型標準化 合作社初嘗科技甜頭
展茅林地雞專業合作社的成立原是一場偶然。2003年,柴如安從外地回老家發展種植業,看著偌大的一片林地,就隨意放養了500只雞,準備過年過節送送人,不想這500只放養雞味道鮮美,被親戚朋友一搶而空。柴如安靈光一閃:何不成立一個養殖林地雞的合作社?兩年后展茅林地雞專業合作社正式注冊成立。
然而,幾年經營下來,合作社的發展軌跡與他當初的構想背道而馳,所謂的“合作社”更像一具空殼。加入合作社的一些養殖戶奔著好飼料、好銷路而來,其他并不關心。“例如標準化養殖要求每天記錄飼料投放量等數據,對此一些養殖戶很不理解,覺得這樣做沒什么用。”2010年,下派到展茅的市農村科技特派員陸光明,決定幫助柴如安走出困惑。
在科技特派員的指導下,合作社通過種植、養殖相結合的套養模式,從節省養殖戶成本入手,逐步普及規?;?、標準化養殖。2010年,標準化養殖示范區內帶動農戶400戶,輻射區內帶動農戶50余戶。當年,林地雞產量比2009年增加9.37%,價格提高11.42%。示范區2000畝面積林地雞產量為35萬羽,產值2730萬元,比2009年增收490萬元,增幅21.87%,帶動農民總增收250萬元,人均增收5500元。
小小蠅蛆養大本雞 一紙報告挽留特派員
因肉嫩味美,展茅林地雞品牌被越來越多的食客熟知,合作社成員也從當初的11戶猛增到現今的122戶。合作社的壯大,讓老柴認準了科技致富這條路。他心里一直考慮著如何提高雞肉品質、降低飼料成本。
陸光明向老柴提出為合作社建蠅蛆養殖設施,并主動與駐定海北蟬的科技特派員張杰聯系。可張杰駐留北蟬的時間已經到期,為此老柴向市科技局請示,才有了柴如安一紙報告挽留特派員的故事。
目前,合作社已在果樹林地中建起了蠅蛆養殖設施,利用糞便微生物發酵養殖蠅蛆,再把蠅蛆添加到飼料中喂養雞、魚,最后將養殖蠅蛆的糞料施撒到林地中作為果樹的肥料,形成一個循環利用的良性生態系統。
采訪中面露喜色的老柴透露說,目前該合作社的蠅蛆場規模已達到飼養種蠅300多萬只,日產蠅蛆200公斤,可供應2萬~3萬只商品雞及蛋雞飼料添加食用。因蠅蛆富含昆蟲抗菌肽,雞的抗病能力和免疫力也得到了提高,“已連續三年,雞群的成活率保持在98%左右”。
自產飼料惠農合作社再留“科技”
據老柴介紹,到年底合作社預計能賣出42萬只雞,產值至少在4500萬元左右。眼下在合作社辦公房旁,一座投入500多萬元的飼料廠已動工。“在飼料環節,目前合作社還是向嘉興等地公司購買為主,無論是飼料價格還是飼料安全性都很難控制。”這是今年8月6日,合作社成員張信彩在例會上反映的問題。現年50多歲的他,經營著2萬羽林地雞,搞養殖已有五六年。而他反映的,也是絕大多數養殖戶呼聲最高的問題。對此,老柴算過一筆賬:自己產的飼料平均能比外地物流來的便宜200元/噸,按每噸25包計算,可以便宜1毛/斤。除了以優惠的價格提供飼料給社員,他還希望今后這條新的飼料產業鏈能輻射全市,惠及朱家尖、白泉等各鄉村。“年底了,陸組長他們的駐期也到了。但我怎么也要想辦法再留他們一年。”在老柴看來,只要“科技”在,他的這支養雞“正規軍”的建成便指日可待。
關于我們 | About zj123 |法律聲明 | 友情鏈接 | 建議留言 | 網站地圖 | 聯系我們 | 最新資訊
客服:0571-87896971 客服傳真:0571-87298208 543059767
1091140425
中國電子商務網站百強 © 2002-2012 zj123.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浙ICP備11047537號-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