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在線07月29日訊 “統籌經濟建設和國防建設,積極創建軍民融合式發展示范區”,是《浙江舟山群島新區發展規劃》對舟山市海防工作的要求。如何充分發揮軍地雙方優勢,在軍地互通領域加強資源開發共享,在重大工程建設中兼顧軍事要求和地方發展需求,始終是海防部門思考的問題。新區建設啟動后,舟山市海防部門秉持“平戰結合、軍地融合、軍民共享”原則,統籌經濟建設和國防建設,努力探索軍地融合式發展的新路子。
海防直升機起降點,“撬動”長三角最大低空飛行樂園
“一個起降點、一個可容納約10架直升機的機庫群、一個安檢大樓配套建設,鳳凰島將從藍海飛向藍天!”7月23日上午,記者來到定海鳳凰島采訪時,舟山鳳凰島置業發展有限公司總經理莊金雄指著旁邊三個小島礁興奮地介紹。這三個島礁名為大谷山嶼、小谷山嶼和銅盆礁,位于鳳凰島南部,均屬無人島。
發展通用航空產業是新區產業結構轉型升級的努力方向之一。根據國務院、中央軍委空中交通管制委員會辦公室最新下發的低空空域劃設方案,一般試點開放的監控空域大都在幾百平方公里,而舟山群島東極、嵊泗列島上空擁有共計約2000平方公里的空域。因此,舟山享有的低空空域在長三角地區面積最大,在整個華東地區也最具優勢。此外,舟山群島地勢平緩、海域遼闊,極端氣候少,有利于直升機飛行,備選航線距離短,非常適合開展空中觀光旅游。
市口岸海防打私辦副主任尤乃全介紹:“結合新區發展規劃,我們在推進直升機起降點建設中,不斷拓寬共建渠道,合理布點,力求實現共享或為未來結合發展預留空間。”
有鑒于此,海防部門積極探索包括引入民資、政府主導等多種共建模式。其中舟山鳳凰島置業發展有限公司有意投入數千萬元,與海防部門一起在定海南部打造一個舟山群島進出長三角地區的空中橋頭堡。目前,作為海防直升機起降點項目,相關審批工作已完成;作為民用直升機起降點,相關審批工作尚在積極推進中。
目前,舟山市已有直升機起降點9個(海防1個、民航8個),市海防部門還將在近兩年建設7個通用直升機起降點。尤乃全表示,開放空域廣、航線資源豐富、社會各界參與度高,一個長三角最大的低空飛行樂園有望橫空出世。
海防道路碼頭,“連接”地方建設和部隊發展
一邊是碧海,一邊是青山,中間是一條寬6.5米、長7公里的道路雛形,工人們正在忙碌施工。這是記者近日在普陀朱家尖島烏石塘邊山上見到的一幕。預計在今年10月,這里將修成一條連接大、小烏石塘的柏油馬路。這既是一條海防執勤道路,又是一條環島觀光道。尤乃全介紹,“十一五”以來,海防部門已建成這樣軍民共享的海防執勤道路80公里。
在大、小烏石塘執勤道路建設前,海防部門了解到朱家尖正在修建環島公路,遂與當地合建。朱家尖風景旅游管委會副主任林靜舟認為,旅游交通與海防建設一體,既能節約建設成本,又能減少對生態環境影響,好處顯而易見。
車子行至大青山景區,這里還有一段2010年6月建成的環島觀光兼海防執勤道路,路面寬處達8米、窄處6.5米,一側還設置了自行車賽道。憑海臨風,令人神清氣爽。去年5月,國家邊海防辦副主任兼總參邊海防局局長馬慶雷實地踏訪時直夸:“這是我見過的最‘豪華’的海防執勤道!”
因地制宜,充分與地方經濟建設和社會發展融合,是舟山海防建設的最大特點。普陀白沙是一個海釣樂園,島上沒有機動車,舟山市海防部門修建執勤道時,特意選用青砼鋪設路面,使海防道路與當地路網融為一體;定海里釣古村落居住的大都是留守老人,海防部門修建執勤道時,一直把水泥路面鋪到他們家門口,方便他們出行;在建設嵊泗嵊山海防執勤碼頭時,海防部門從設計上充分考慮當地群眾漁業生產和大海防發展需要,建成集軍用、漁用、民用功能于一體的碼頭,既保障了海防執勤需要,又緩解了當地碼頭的運輸壓力,且方便漁船臨時停靠;即將啟動的岱山長涂港海防執勤碼頭,融合軍地雙方需求元素,市海防部門將其設計為登陸式多用途浮碼頭……
一條道路連接地方和部隊,一個碼頭融合軍地雙方需求。省領導龔正曾表示,舟山近幾年的做法,能夠較好地處理加強海防與擴大開放的關系,尤其是在海防基礎建設與管理方面進行了一些有益的探索,值得充分肯定。目前在舟山市掛職的省政府海防管理辦公室副主任徐航認為,需求牽引、統籌協調、軍地融合發展,舟山海防以基礎設施建設為引領,調動各方積極性,走出了一條具有舟山特色的海防建設道路。
海防信息化工程,“守護”新區平安
舟山地處海防前沿,是國防安全的重要屏障,也是國家實施海洋戰略的支點。轄區島嶼多,航線密集,情況復雜,海防部門一面重點推進海防直升機起降點、海防道路、海防碼頭等基礎設施建設,一面加緊推進海防信息化工程建設,增強新區主要港灣、重點區域的監管能力。
沈家門漁港是我國最大的天然漁港,也是世界三大漁港之一。2006年10月,海防部門在這里建成了舟山市首個海防視頻監控站,不僅可以對港區治安實施24小時動態監控,而且配備的透霧、紅外、雷達等強化功能還可確保夜間、霧天等光線不足的條件下也能一覽無余。視頻監控站不僅成了沈家門邊防派出所治安管理的“順風耳、千里眼”,而且大大提高了大風、暴雨等惡劣天氣下的為民服務能力。“海上治安管理制約條件多,海防視頻監控站已成為我們開展工作的一把利劍。”沈家門邊防派出所所長賴侶丞介紹,監控站投運后,港區刑事案件發生數大幅下降,2005年109起,2009年38起。今年伏休以來,盡管漁船云集漁港、治安形勢復雜,但港區卻實現了刑事案件“零發案”。
投用多年來,位于沈家門邊防派出所的海防視頻監控站已趨老化。近期,海防部門將利用派出所搬遷的契機,更換原有的監控設備,將其打造為集新區可視信息化與AIS船舶定位(識別)管理系統合于一體的樣板。在該轄區的馬峙錨地新設一套具有更加強大功能的海防視頻監控設備,將實現一個前端(監控站)和三個后端(邊檢、邊防、海關)操控的管理模式,充分實現資源共享。
截至上月底,海防部門已在全市21個島嶼的重點漁港、岸線處建成投用海防視頻監控站25個。下個月,3個縣級視頻監控中心、1個市級視頻監控中心還將與各監控站實現信息聯網。據統計,自建設安裝海防視頻監控站以來,8個邊防派出所管轄的區域實現了可防性案件年平均下降20%。
海防建設,涉海部門共享,全力提高海防管控綜合效益。尤乃全介紹,到2015年底,海防部門將力爭建設30余個視頻監控站,構成全天候的超視距監控網絡體系,守護新區平安。
關于我們 | About zj123 |法律聲明 | 友情鏈接 | 建議留言 | 網站地圖 | 聯系我們 | 最新資訊
客服:0571-87896971 客服傳真:0571-87298208 543059767
1091140425
中國電子商務網站百強 © 2002-2012 zj123.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浙ICP備11047537號-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