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心寫意》是由我市知名作家錢國丹策劃,臺州市冰心散文研究會會長盧云芬、秘書長徐家駿主編,中國文史出版社出版的散文集。
昨日上午,《文心寫意》的首發式暨散文創作研討會在臺州市檔案館舉行。此次活動由臺州市檔案局、臺州市文聯主辦,臺州市冰心散文研究會、“寫意臺州”文藝創新團隊、臺州市文藝評論家學會承辦。
群英造就精彩紛呈
《文心寫意》是一部集36位臺州作家的精品散文集子,匯聚了盧云芬、丁琦婭、胡明剛等臺州知名作家,有初出茅廬的青年作家鄭雷濤、陳光毅,亦有陳彩莉等退休后才開始寫文章的“新人”。
此集的作品,大多已在國家、省級刊物上正式發表,榮獲各種散文獎項,并屢屢被收進不同版本的文集里。此外,也有初涉散文的作者創作的“處女”作。
全書分為“文心走筆”、“流年碎影”、“情海微瀾”、“山水清音”和“心海片羽”五大部分。這些作品,或敘事,或抒情,或言志,或寫意;時而散花繽紛,時而山川雅韻。字里行間,可以領略臺州各地的人文歷史,也可以感受到臺州作家對生活和人生的深切感悟。
先來品味一番“舌尖”上的臺州滋味。重陽日總要思念一番的“糕粘”;時至端午,從家鄉的“箬竹”想到箬葉皮的“粽子”;還有孩子們垂涎的“白糖”;最簡單的“一碗大米面”。
在書中,還能讀到對逝去時代拋去的深沉回眸,下鄉的知青回憶夜捉黃鼠狼、斗膽嘗鼠肉的日子,“往事瑣記”中的憶苦思甜。
除了領略臺州的“江南小巷煙雨情”,細說“廣福寺”的神秘傳說,走訪臺州的“那山、那水、那不曾被時光遺忘的靜”。書頁的翻轉間,大江南北的風光盡數體現,帶你“尋夢徽州”、“秋游仙姑洞”、“漫步都江堰”,尋訪“月牙泉的倒影”。
散文養人的性子
“客居他鄉最大的好處是,當你散步在林蔭道上,躑躅于小街僻巷,無須擔心冷不丁遇上個熟人,過于熱情地拉住你閑扯個沒完。頂多竄出條肥貓或瘦狗,用狐疑的眼神打量你,你也用人類的眼光打量他們,雙方倒也無甚敵意。”薛勇的散文《游走與飄泊》,被收錄在第二輯“流年碎影”當中,風格別致、清新流暢,耐人尋味。
“改變是一種緩慢的力量。”薛勇來自北方,客居臺州四年而不思歸,越來越多的朋友說他“變了”,變得隨遇而安,變得淡然。
薛勇是一個典型的北方硬漢,骨子里向往著大漠荒煙、金戈鐵馬的熱血。生存環境的改變,影響了他的思維方式,改變了他的寫作方式。
“過去繃得太緊,現在越來越有返璞歸真的味道。”薛勇說,散文養性子,有一種讓人慢慢回歸本真的力量。
“創新才有藝術美”
“把碎片的語言撿起來,結合作家的情懷,便成了散文。”文藝評論家潘以林說,《文心寫意》中的寫意氣息,與臺州的環境和地域文化分不開,比如說臺州“硬氣”給散文注入了寫意色彩。
不同的經歷造就不同的作家的情懷,比如經歷過文化大革命、大躍進這個大時代,積累的素材讓作者留下了難以磨滅的記憶,他們的散文創作就會富有時代精神。
“創新才有藝術美。”上海華東師大教授、著名翻譯家何敬業感慨,不同時間、不同心境、不同眼光,看到的自然、人文、藝術景觀都會有微妙的變化,在創作時,作者要力求“創新”。
1974年,何敬業翻譯的《花邊女工》獲得了法國的龔古爾文學獎。他說,這篇作品在題材上并不新穎,甚至可以說是“老掉牙”。但是,細致突出的心理描寫,讓文章不落俗套。
文學作品要走出國門,流傳度要高,翻譯也是至關重要,吃準文章的脈搏,力求傳神。但作為作者,“一字不讓動”是很危險的。
關于我們 | About zj123 |法律聲明 | 友情鏈接 | 建議留言 | 網站地圖 | 聯系我們 | 最新資訊
客服:0571-87896971 客服傳真:0571-87298208 543059767
1091140425
中國電子商務網站百強 © 2002-2012 zj123.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