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椐《臺州港總體規劃》(2014-2030),臺州港口將構建以頭門港區為核心,以大麥嶼、海門港區為重點,統籌推進健跳、龍門、黃巖港區和多個港點的共同發展,形成資源共享、優勢互補、錯位發展、齊頭并進的發展新格局,更好地服務區域經濟和臺州“一都三城”的建設。隨著港口基礎設施和交通集疏運條件的不斷改善,港口的服務能力將不斷擴大,預測臺州港吞吐總量2020年、2030年分別為1.0億噸、1.6億噸——
翻開臺州港總體布局,由北向南,健跳港區、頭門港區、黃巖港區、海門港區、龍門港區、大麥嶼港區等六大港區依次鑲嵌在三門灣、臺州灣和樂清灣上。綿長的海岸線猶如一根絲線,將這六顆珍珠串成了一條漂亮的項鏈。
在去年12月30日由市政府組織召開的《臺州港總體規劃》(2014-2030)評審會上,經與會專家審議,通過了市級評審,目前正按相關程序向省里報批。
“該規劃從港口性質與功能、自然條件、岸線利用等多角度考慮,立足臺州港口資源實際,揚長避短,致力于在臺州形成以一港六區為主體,小型港點為補充的港口格局。”交通運輸部研究設計院高級工程師楊作鵬說。
依港而興、擁灣發展,臺州優勢所在。
“上一輪臺州港總規自2007年經省政府批準實施以來,對臺州港建設發展起到了很好促進作用,同時臺州港也存在基礎設施薄弱等發展瓶頸。”市港航局局長周建業介紹,“隨著‘一帶一路’等國家戰略實施以及臺州‘一都三城’新定位,為更好地適應‘絲路港城’發展要求,發揮港口在城市、產業發展中的引領和支撐作用,對上一輪港口規劃進行修訂成為必然。我們希望通過對港口規劃的修訂,開啟臺州港發展新篇章。”
大麥嶼港區仍是發展重點
累計安全往返兩岸72航次,航線客流量達16354人次,其中進港7835人次,出港8519人次,這是去年3月22日復航以來"中遠之星"輪全年工作量的一個統計。
而去年11月29日,"中遠之星"輪開通集裝箱貨運功能后,對臺直航實現了新突破,進入多元化經營階段。大麥嶼港區作為對臺直航的"橋頭堡"功能愈發顯現。
大麥嶼港區是浙中南和閩北沿海之間可建10萬噸級以上泊位、滿足第四代集裝箱船進出的天然深水良港,距上海296海里、寧波189海里、臺灣基隆港163海里,緊靠國際近洋航線。
無論是放在臺州的海岸線、浙江的海岸線乃至中國的海岸線上加以考量,大麥嶼港區的航道水深、穩泊狀況和建港條件都有其獨特的優勢,被我國著名經濟學家于光遠稱為"希望之港"。
歷史將記住這些時間節點:
2008年4月,國務院批復同意大麥嶼港區升格為一類口岸,擴大開放;
2010年6月,大麥嶼港區在全省率先實現對臺灣基隆港的海上客運定期直航;
2011年9月,大麥嶼港區順利通過國家開放驗收……
統計數據顯示,去年大麥嶼港區貨物吞吐量達3025.7萬噸,占全市的50%,這更凸顯當前大麥嶼港區在全市六大港區中的重要地位。
"一個港口要對推動當地經濟發展起到引擎作用。頭門港區是臺州港口規劃建設的核心港區,而大麥嶼港區仍然是發展港口經營的重要港區。"周祥壽說。
本輪港口規劃,大麥嶼港區將以集裝箱、散雜貨、滾裝運輸為主,重點發展現代物流業和對臺直航運輸,規劃生產性泊位38個,其中深水泊位25個,通過能力4850萬噸。
大麥嶼港區將形成普竹、連嶼、大麥嶼、大巖頭4個作業區。周祥壽介紹:"本輪規劃,我們適當擴大了普竹作業區岸線范圍,以滿足港區不斷增長的發展需求,并增加黃門島岸段,利用島嶼本身建設防浪設施后可建設大型液體散貨泊位。"
在去年年底的全市港航工作會議上,專門對大麥嶼港區工作進行了部署。會議要求,要鞏固對臺客貨運直航成果,打造長三角對臺綜合樞紐港;深化研究對臺直航營運機制,在穩定客運、拓展貨運的基礎上,加快大麥嶼港區臺灣農產品市場建設;密切關注兩岸協商和政策動態,逐步探索經大麥嶼港區進出臺灣的兩岸自駕游通道。
關于我們 | About zj123 |法律聲明 | 友情鏈接 | 建議留言 | 網站地圖 | 聯系我們 | 最新資訊
客服:0571-87896971 客服傳真:0571-87298208 543059767 1091140425
中國電子商務網站百強 © 2002-2012 zj123.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浙ICP備11047537號-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