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天上午,當記者再次來到袍江經濟技術開發區馬海片七零丘環塘河時,天下著蒙蒙細雨,雨打河面,泛起層層漣漪,大片狐尾藻圈養在水面,好似在河上蕩漾的花田。去年9月19日,在浙江日報《紹興袍江開發區馬海片印染化工企業污染嚴重——“化工河”何日泛清波》一文中,這條以反面例子出現的河流,如今已換了模樣。
“當時這里水都黑乎乎的,又臟又臭,我們路過都要捏住鼻子。后來在一年的時間里,政府給河道清淤、灌水、種草。你看,現在河里有魚有蝦還有草,很清爽。”張光林是在馬海片新豆姜村居住了31年的老村民,見證了馬海片化工河“洗白”的全過程。
據了解,馬海片共有河道7條,相互流通,總水域面積約650畝。“這里地處市區排澇末端,來水河道狹小,出水口就一個。本來水體流動性就比較差,再加上馬海片企業眾多,區域內光化工、印染等重污染企業就有49家。而且該區域在上世紀90年代是紹興縣三類工業集聚區,排污管網配套設施落后。20多年過去了,落后的管網又出現不同程度的滲漏,導致土壤、河水嚴重污染。”袍江開發區水城辦主任胡立釗說。
在過去20多年的歲月中,馬海片的水質一直是劣V類水,要在一年的時間里讓水質發生翻天覆地的變化,甚至出現魚蝦和水草,絕非易事。
“‘五水共治’就是在還20年來欠下的‘污染債’。”胡立釗說,今年1~6月,袍江開發區共投入“五水共治”資金3.75億元,其中治污水投入1.58億元、防洪水投入1億元、排澇水投入1.1億元。僅馬海片區排污管網及涉及泵站升級改造工程就投資了5400萬元,解決了因排污管線破損滲漏導致河道污染的歷史遺留問題。今年開發區還將再投資3500萬元,在馬海片區新建泵站1座、改造泵站2座,進一步提升馬海區域排污能力。
從年初起,馬海片六九丘、七零丘、馬海中心河、豐收閘環塘河、新皇甫生產河全段、新豆姜生產河等6條河道邊,經常可見到挖掘機轟鳴的景象,清淤如火如荼。20萬立方米淤泥被清理,55萬立方米的活水被引入,新安裝的大型水泵每小時能抽水1萬多立方米,2天多就能把馬海片的水換一遍,大大增強了片區河道的水體流動性。
開發區還積極推進“鐵腕治水”,堵住工業企業污染源頭,督促沿河14家主要排污企業完成內部排污管道改造,區域內49家重點企業完成廠區內清污、雨污分流工作,封堵清下水排放口。通過沖鋒舟巡查、無人機航拍、夜間突擊檢查等手段,自2014年初到現在,開發區針對馬海片區域水質檢查共出動1116人次,檢查企業558家次,查處環境違法企業33家次,罰款186.81萬元,取締非法小作坊5家,停產整改企業4家。
經過一年來的治污“組合拳”,到今年5月底,馬海片20多年來的劣V類水已經提升為四類水,水質明顯好轉。7月底,馬海片監測點的高錳酸鹽指數、氨氮、總磷含量分別比上月下降36.56%、87.1%和42.6%,主要指數呈現逐月走低的良好勢頭。昔日的“化工河”、“黑臭河”終于泛起了清波。(記者 沈逸斐 葉曉芳)
關于我們 | About zj123 |法律聲明 | 友情鏈接 | 建議留言 | 網站地圖 | 聯系我們 | 最新資訊
客服:0571-87896971 客服傳真:0571-87298208 543059767 1091140425
中國電子商務網站百強 © 2002-2012 zj123.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浙ICP備11047537號-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