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阿姨,河道里不能洗東西的,你忘了?”“哦,對對對,瞧我這記性!”昨天一早,家住越城區北海街道西小路社區沿河老臺門里的馬阿姨拎著水桶和抹布,剛走到西小路河的河埠頭,就被住在對面臺門里的鄰居勸住了。
社區今年上半年成立“鄰里河道守望角”以來,鄰里間相互勸導護河的情景,經常能在河埠頭看到。“鄰里相互監督,效果真不錯!”西小路社區主任、西小路河村級河長諸妙茵告訴記者,西小路是歷史老街,沿西小路河多是老臺門,有住戶46家。河兩岸有60多個河埠頭,以前每天清早“一片砧敲千里白”,社區干部去勸阻,效果不明顯。現在,“鄰里河道守望角”成立了,3名臺門長分區域擔當起了“守望員”。在鄰里相互監督、勸導下,沿河洗衣等不文明行為少了,居民們愛河護河的熱情激發出來了。
西小路社區的居民不僅將愛河護河的行為融入日常生活中,不少人還踴躍加入志愿者隊伍。今年4月,市婦聯會同北海街道,在西小路社區試點,成立了越城區首支“巾幗護河隊”。在村級河長諸妙茵的帶領下,“巾幗護河隊”認領轄區內的包干區,定期巡查、保潔河道,社區干部和普通居民紛紛加入“護河隊”。
“巾幗護河隊”還有一本專屬的《河情日記》,5個多月以來,護河隊每次巡查的河段位置、發現的問題、后續處置情況等內容赫然在目。“這本日記,不僅是為了督促每一位護河成員盡心盡責,更是為了形成長效管理機制。”諸妙茵說,隊員們為此還特意建立了QQ群,及時上報難以解決的問題。
“愛河”、“護河”光有熱情還不夠,還要理解為什么護河。今年4月,西小路社區成立了越城區首個水資源科普館。這個名為“上善若水·五水共治”的科普館,設有水文化區、水資源區兩大展區。場館以紹興悠久的水鄉歷史為素材,運用3D技術、觸摸屏幕等技術設備,直觀形象地展現了紹興水鄉文化與水資源狀況,受到社區居民歡迎。
“在科普館,我們不僅學到了水資源的基本知識,也真正體會到‘五水共治’的價值。志愿者在開展勸導活動時能更加有理有據,老百姓也會更加理解。”西小路社區“巾幗護河隊”成員、退休工人盛素英說。
關于我們 | About zj123 |法律聲明 | 友情鏈接 | 建議留言 | 網站地圖 | 聯系我們 | 最新資訊
客服:0571-87896971 客服傳真:0571-87298208 543059767 1091140425
中國電子商務網站百強 © 2002-2012 zj123.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浙ICP備11047537號-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