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時正逢“金九銀十”跳槽月,很多員工開始密謀跳槽,其中不乏企業核心人物。核心人物的離開,對一個企業的競爭力以及內部經營管理的延續性,都可能造成災難性的后果,所以企業要時刻打好反跳槽攻堅戰,把核心人才留住。 防范人事危機從招聘開始 核心員工的離職原因大概有三:一是沒有發展機會,二是不滿足現有的薪酬待遇,三是不認同企業文化和人際關系。所以企業首先要把好招聘關,招聘合適的人。所謂“江山易改,本性難移”,人的性格很難隨時間或者環境的改變而改變。同時,企業的文化是企業價值觀的長期積累,也不會為某人而改變。如果企業和人才因在這兩個方面有差距而導致員工離職,那么,根據企業文化的要求去甄選人才,把好招聘關,可以避免不必要的用人風險。 并且,不少企業的用人合同存在缺陷,往往雙方的權利責任規定不對稱,特別是對關鍵人才,激勵的多,約束的少。所以在聘請關鍵人才時,簽訂權責明確的合同,并對跳槽者離職后的從業方向做出限定,也可以減少損失。 積極完善激勵機制 企業招聘到合適的人才之后,要緊密關注核心人才,重視與員工之間的溝通,即時了解他們的職業發展要求,幫助其做好職業生涯規劃,讓他們看到自己的發展空間和機會。同時,也要讓員工分享企業的目標、理想和未來,讓核心人才與企業共同成長。 薪酬是一個人價值的體現,核心人才的使用價值和市場價值都比較高,同時他們自己也很清楚自己的市場價值,因此企業要留住他們,就要給予有競爭力的薪酬待遇。大企業可以嘗試對關鍵人才采用年薪制,分配一定的期權或股權等來增強員工歸屬感。培訓也是一種激勵,企業每年公布培訓計劃,給員工帶薪學習的機會,不僅能夠提高員工的素質和工作積極性,對企業來說,也為其發展提供了持續的動力。 建立人才預警儲備系統 俗語有云:“不孝有三,無后為大。”同樣,企業“失敗有三,無后為大”。其實這個問題在國內企業界還沒有引起高度的重視,就像大多數中國人是在臨終之前才把子女叫到身邊立遺囑,而外國人一有資產,20多歲就要立遺囑,設立接班人了。像GE這些大公司都有其完善的后備人才制度。所以企業管理者應該未雨綢繆,找出關鍵崗位,定期進行風險評估,如處在該崗位的人做得怎樣,如果該人才流失對公司有多大風險。企業積極制定接班人計劃和人才梯隊建設,如果該人才突然離開,就有人馬上接替,避免崗位真空。 妥善處理后續工作 每個人才離職必是經過深思熟慮的,他們大多不會因一時沖動而扔掉飯碗,更不會為了一點點小事而辭職。當企業管理者收到下屬的辭職信時,首先應該體諒,與下屬推心置腹地溝通,了解其離職的真實原因。如果是因為彼此的工作方式不同而產生意見分歧,可以借此好好溝通一下,對雙方今后的工作都有益;如果是因為企業無法滿足員工更高的薪酬要求,也應對員工所作的貢獻表示感謝;如果優秀員工的跳槽將會給企業帶來不可估量的損失,企業管理者應該盡可能協調,盡量滿足其要求,爭取挽留;如果員工決意要走,不妨為其職位離職手續搬離提供方便,員工都會為企業最后為員工所作的努力而終身難忘。如論如何,大可不必為員工“拋棄自己”而耿耿于懷,甚至撕破臉,從此誓不兩立。說不定雙方以后可以成為合作伙伴,況且現在“好馬吃回頭草”的現象也越來越普遍。 另外,要注意安撫其他員工的情緒,防止其他員工產生不信任感、不滿、惶恐、焦慮等消極情緒。企業最好盡可能地公開、透明和坦率地處理人事,鼓勵留下來的員工有更多的耐心,盡快消除他們的心理陰影。 當然,企業并不需要100%留住所有的人才,畢竟企業不能滿足所有人的要求。重要的是,要留住關鍵人才,當核心人才有離職意向時,企業該好好反思為什么;當知道人才留不住時,企業要懂得接下來該怎么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