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是人們掛在嘴邊的常用詞,身體健康心理健康思想健康文化健康,甚至是國民經濟和國家建設也強調要健康發展,可見健康一詞在人們心中具有重要的褒義價值而變態,,則不然,它是人們忌諱的字眼,過去只能從精神病學家那里偶爾聽到,現在這個貶義詞已滲透到人們日常生活的各個方面常聽人說: 這人性變態! 那人思想變態! 變態一詞不僅作為診斷標簽,而且成為誹謗他人的利器,成為能顯示某人見多識廣的工具顯然, 健康的濫用并不可怕,而變態的濫用則會產生極其嚴重的后果為了使這些科學詞匯恢復它們原來的面目,讓人們更好地理解和應用,本章將從病理心理的角度,在論述健康的有關涵義之后,重點闡明變態的若干問題
一 健康與常態_
健康是機體的正常狀態,可稱之為常態(norma1),這里不是指統計學上均值加減兩個標準差的涵義,而是指人體的功能態人體存在不同功能狀態,在一定條件下可從一種功能狀態轉化為另一種功能狀態人體狀態可分為三種:一是基本態,它是一種常態,包括覺醒睡眠和警覺態等;二是異常態,包括疾病危機和臨死態;三是特殊態,它處于常態和異常態之間,一般人不易達到,如催眠氣功和特異功能狀態等人的三種態隨著人與環境的相互作用而不斷轉化,基本態轉化為異常態,標志著生命質量下降,健康狀況變差;異常態轉化為基本態,說明生命質量提高,健康狀況變好特殊態是一個中轉站,它對健康的利弊取決于人們如何利用,如練氣功可能防治疾病,也可能走火入魔常態的健康究竟是一種什么狀態?這要從健康的涵義以及醫學模式的發展來討論人類對健康的探索自古以來就有,隨著社會變遷,人類對健康的理解也不斷變化科學意義的健康概念得益于醫學的誕生,從醫學模式的發展中可以清楚地看到人類對健康的逐步認識過程醫學模式(medical model)是指人們觀察醫學問題的思想與行為方式,它是人類與疾病作斗爭獲取健康和防治疾病經驗的總結,是人類生命觀疾病觀和健康觀的概括醫學模式的發展受社會生產力生產關系科技水平以及哲學思想的影響,早期的發展大致經歷了神靈模式機械模式等幾個階段過去認為,生命和健康是由上帝神靈主宰的,人們只能用祈禱來實現健康15 世紀后,隨著工業革命的興起,機械唯物主義思想出現,認為人體好似一部機器,疾病是某部分零件,,發生故障,要健康就得換掉失靈的部件直到19 世紀后,才進入生物醫學模式時代由于社會生產力和科技水平的進步,全世界先后發現了20-30 種細菌,人們開始認識到疾病是生物因素引起的,健康就是無病,是人體-自然環境-生物病因三者之間的平衡,防治疾病就是要通過預防接種殺菌滅蟲和抗菌藥物來消滅生物性病原體20 世紀50 年代以后,隨著疾病譜的變化傳染病減少和慢性病增加,人們逐步認識到疾病與健康受到多種因素的影響,1977 年美國學者G L Engel 在科學雜志上發表了論文需要新的醫學模式一一對生物醫學的挑戰,提出生物一心理-社會醫學模式biopsychosocial midical model 的概念,此文被認為是現代醫學模式的里程碑該模式從人的生物心理社會的整體因素中去研究健康與環境的關系,更全面深刻地認識疾病與健康的本質,健康就是人與生物心理社會環境之間的平衡醫學模式的演變使得健康的定義不斷完善目前用得最多的是世界衛生組織(WH0,1947)所作的定義: 健康是身體心理和社會方面的完善狀態,而不僅僅是沒有疾病和虛弱現象身體健康是指人體結構完整生理功能正常;心理健康主要是指人的心理與行為統一人格穩定和心理與環境協調;社會健康是指人的社會適應良好,具有較強的社交能力工作能力和廣博的文化科學知識,勝任個人在社會生活中的各種角色,取得成就,自我實現近十年來,有人還將道德健康作為一個重要維度分離出來,強調人與人之間人與社會之間的行為規范要無私利他,世界衛生組織關于健康的定義雖被廣大公眾接受,但仍有不少人提出置疑,認為這個定義過于抽象和保守,因為完善狀態難以確定現代人不再滿足于維持良好的身心狀態,而是要促進健康,提高身心和社會方面的適應闕值,創造更加完美的環境質量和生活質量,能愉快幸福地生活學習和工作健康者要減少對醫生的迷信和依賴,學會家庭保健和自我保健,降低自我創造的危險性,消除不良行為習慣和負性情緒狀態健康者在無病時也要主動預防,經常鍛煉,增強體質,講求合理營養,正確安排作息時間,創設良好的家庭物質與精神環境,提高教育水平和文化素養,懂得豐富的衛生保健知識這種理想化的健康狀態受到社會經濟文化諸方面的制約,需要整個國家社會和公眾的共同努力才能逐步實現人人為健康,健康為人人世界衛生組織提出的2000 年人人享有衛生保健的全球戰略目標正在逐步實現健康不僅是人的理想常態,也是人類的基本權利,是國民經濟和社會的發展目標民強才能促國富,有了健康的國民素質,必將極大促進社會的物質文明和精神文明建設,使人類生活質量走向良性循環
關于我們 | About zj123 |法律聲明 | 友情鏈接 | 建議留言 | 網站地圖 | 聯系我們 | 最新資訊
客服:0571-87896971 客服傳真:0571-87298208 543059767
1091140425
中國電子商務網站百強 © 2002-2012 zj123.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