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師如是說:國家政策制定者需要對國家目前的競爭、內部及外部環境進行評價,還需要根據這些環境制定、修改本國目標。 ――科特勒《國家營銷:創造國家財富的戰略》
科特勒指出,國家制定宏觀經濟政策的主要目的,是提高其經濟的穩定性、增長率和福利。他認為,各國在制定宏觀經濟政策時,必須解決以下六個問題:
1.治理通貨膨脹
一般來說,通貨膨脹是由財政赤字、金融機構、政府預算的沖擊和國家對修正性財政措施引起的沖擊的反應能力四個因素相互作用引起的。
不穩定的高度通貨膨脹環境扭曲了經濟決策機制,減少了發展所需的資源,降低了資本市場水平。贏利和虧損更多的是隨著通貨膨脹的變化而變化的,與生產能力的關系不大。宏觀經濟政策的一個主要目的是協調財政和貨幣政策,提高價格的穩定性。
科特勒警告說,為抑制通貨膨脹,光靠實行貨幣和財政緊縮政策是不夠的。政府應當促使公司和工人放棄造成通脹的習慣,克服造成通脹居高不下的機構內僵化因素,并削減由此而帶來的通貨緊縮短期成本。重中之重是促使中央銀行更加獨立,放棄短期刺激經濟的誘惑。
2.刺激資本投資
資本是經濟增長過程中最重要的因素之一。一國要使國民收入達到一定程度的增長,就需要確保一定總量資本投入的增加。一些研究表明,技術進步與資本形成也有著緊密的聯系。在1964年至1985年期間,美國總產值增長的70%來自技術進步和資本形成的綜合效應。換言之,高速的資本形成提高了技術創新的經濟回報率。
3.控制外匯兌換率
保持收支平衡
資金在一段時期內總是在一國不斷流入和流出,而記錄這種資金流動的賬戶系統就是國際收支平衡表。中央銀行通過經濟測算來保持內外經濟的平衡。
穩定匯率
無論是商品/服務市場,還是貨幣/資本市場,匯率是連接一國與世界其他各國之間的關鍵紐帶之一。一國的投資回報取決于本國貨幣價值與世界價格之比。不當的匯率政策會導致機會的喪失和資源的不合理配置。
選擇匯率制度
外匯市場通過中央銀行可以是限制性的,也可以是非限制性的。所謂限制性外匯市場是指特定的具有一定資格的交易才能換取外匯,且必須以特定的價格在中央銀行兌換。
外匯市場也可以是統一的或分割的。前者對所有的交易均使用一種匯率,而后者對不同的交易使用不同的匯率。
由于未經許可的交易得不到外匯,外匯黑市、走私和假發票便會應運而生。科特勒認為,國家若想解決這個問題,可以采取多恩布什和庫恩澤勒教授的建議。例如:1對商業交易實行多種匯率并保持外匯配給制;2對指定的商業交易實行統一的匯率而對資本賬戶交易和那些不以商業匯率進行的商業交易實行另一種匯率。
這些政策選擇的區別在于決策人能否管理好每一種匯率,還是管理好其中的一些而放任剩余的匯率在其他市場找到平衡。
4.管理財政政策
“財政政策”是指政府用來干預經濟運行的一系列財政措施。
財政政策中,過高的公共開支與債務水平會阻礙收入和就業的長期持續增長,可歸咎于兩方面的原因。
由于沒有價格競爭,政府機構,如國有企業,沒有足夠的積極性來提供消費者所需的產品,沒有積極性進行技術創新或最大限度地降低生產成本。
債務方面的成本會擠占其他公共或私人開支。
在國家的財政政策中,有一項很重要的政策,即稅收政策。
由于人們根據稅收來改變其經濟行為,稅收過高會影響產出和收入,降低人們工作、投資以及承擔風險的積極性。健康的稅收制度是經濟增長和社會穩定的基石。高效而富有生產力的稅收體制既能確保激勵機制,又能兼顧公平原則,還能杜絕通貨膨脹引起的對貨幣的需求。稅收優惠政策和財政激勵機制常常是吸引外商直接投資的手段。
5.解決失業問題
雖然社會經濟發展迅速,但就業增長的速度仍然高于經濟發展速度,因此,失業成為許多政府面臨的嚴重問題之一。
現在,許多政府正在尋求各種戰略,旨在將國內生產總值(gdp)高增長率與高就業率相結合。科特勒指出了聯合國開發計劃署(undp)認為的有利于提高勞動力市場的靈活性的措施:
加大對社會基礎設施如基礎教育、相關技術、工人的再培訓的投資力度。
實行私人企業自由化,增加市場準入。
支持中小企業和非正規部門的就業,主要通過改革信貸制度、采取財政鼓勵政策、提供培訓服務和建立完善的法律體系實現。
通過對所需新技術的投資和消除國際貿易壁壘,建立一個高效的服務經濟。
鼓勵勞動密集型技術發展,特別是通過降低稅收。
在經濟蕭條時期,通過勞動力密集型公共工程項目建立就業安全網絡。
6.對付外部沖擊
在國際競爭機制下各國家不得不專心應付來自外部的各種沖擊,這沖擊主要包括:出口收入的變化、主要進口品價格的變化、外債的成本變化、國外信貸的變化、國際資本市場的變化、國外援款水平的變化。
文章摘抄于:《科特勒營銷思想大全集文》 作者:梁素娟 王艷明
關于我們 | About zj123 |法律聲明 | 友情鏈接 | 建議留言 | 網站地圖 | 聯系我們 | 最新資訊
客服:0571-87896971 客服傳真:0571-87298208 543059767
1091140425
中國電子商務網站百強 © 2002-2012 zj123.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