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
時間:2020年04月02日
信息來源:
頭部基金去年凈利超10億元 中小基金艱難求生存
“大基金公司有品牌、有人才、有資源,而且越來越拼,留給小公司的生存空間越來越小。”談起行業發展趨勢,一家小型基金公司的副總感慨,“如果說大基金公司在‘吃肉’,那么留給一些小公司‘喝湯’的機會也越來越少了。”
隨著上市公司年報以及定增預案的披露,目前已有30多家基金公司2019年經營業績浮出水面,由此也體現出公募基金行業的頭部效應愈加明顯。頭部基金公司凈利潤繼續領跑,6家基金公司去年凈賺超過10億元,中小型基金公司中,雖然有個別快速突圍崛起,但多數仍然在盈虧平衡線上掙扎。
去年年末非貨幣理財規模均位列行業前20的頭部基金公司凈利潤繼續領跑,但競爭也愈發激烈。
廣發證券2019年年報顯示,2019年易方達基金實現營業收入61.8億元,凈利潤17.26億元。2019年凈利潤在10億元以上的還有建信基金、工銀瑞信基金、匯添富基金、華夏基金和廣發基金。
就凈利潤同比增速來看,部分基金公司凈利潤實現較大幅度增長。易方達基金、匯添富基金、廣發基金、鵬華基金、銀華基金等凈利潤同比增長均超過20%。其中,廣發基金凈利潤11.86億元,同比大增161.23%,廣發證券表示,主要是由于交易性金融資產收益及基金管理費收入增加。值得一提的是,廣發基金旗下基金經理劉格菘去年包攬公募基金“冠亞季軍”,旗下權益類基金規?;蛟鲩L較多。
此外,也有部分基金公司凈利潤同比下滑,例如,農銀匯理基金、招商基金、中銀基金去年凈利潤同比均下滑10%以上。
中小型基金公司中,雖然有個別快速突圍崛起,但多數仍然在盈虧平衡線上掙扎,個別公司依然無法擺脫虧損局面。
例如,去年南華基金、浙商基金凈利潤雖然同比增長了80.32%、16.74%,但凈利潤依然為負。南華期貨表示,2019 年南華基金管理規模穩定增長,取得了一定的成績。截至2019年年末,南華基金管理規模為85.48 億元,同比增長14.75%。
還有基金公司經營情況一路下滑。例如,國聯安基金凈利潤已經連續多年下滑,2017年凈利潤為3800萬元,2018年下滑400萬元到3400萬元,2019年凈利潤則繼續大幅下降,只有2100萬元。
一些次新基金公司,則憑借個人實力和號召力突圍。例如,陳光明旗下的睿遠基金2018年凈利潤為-1259.1萬元,2019年凈利潤實現扭虧為盈,達到5914.51萬元。事實上,業內罕有基金公司在成立之后的首個完整財年就實現盈利的。
基金公司頭部效應愈加明顯,大基金公司憑借渠道、銷售及產品優勢占據絕對主流,而小基金公司生存越發艱難,中部基金公司規模占比逐年增加?;鸸緶y算發現,從近5年全市場基金公司規模分布來看,規模排名前20基金公司的管理基金總規模占全市場基金規模比重超過60%,而規模排名后50的基金公司所占比例從2015年的5%逐漸下降到2019年的1%。
(文章來源:上海證券報)
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權請聯系我們
聲明:轉載此文是出于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著贊同其觀點或證實其描述。文章內容僅供參考,不構成投資建議。若有來源標注錯誤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權益,請作者持權屬證明與本網聯系,我們將及時更正、刪除,謝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