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
時間:2020年04月20日
信息來源:
“四字訣”助力解決大學生就業難題
當前我國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形勢持續向好,就業市場加速“解凍”。連日來,為助力874萬大學畢業生精準擇業、順利就業,教育部、人社部等出臺了多項政策,強調要“千方百計把疫情對畢業生就業的影響降到最低”。
面對就業大考,畢業生有哪些焦慮?相關政策給出了哪些焦點難點問題的解決路徑?我們約請教育部負責人及就業指導專家為畢業生深度解析就業政策“大禮包”,總結了今年大學生求職的“四字訣”。
快:積極邁出第一步
【畢業生問】找不到工作,在家待一年行嗎?
眼瞅著離畢業還有三個月,湖北某高校畢業生劉華群還沒簽到心儀的工作:“總覺得不太滿意。有同學說,找不到合適的干脆在家待著,明年再找。這種想法可取嗎?”
【政府解題】 多項舉措解決畢業生后顧之憂
【給力實招】 教育部相關負責人表示,已會同有關部門積極拓寬就業渠道,做好研究生擴招和專升本擴招、擴大教師招聘高校畢業生規模、提升大學生征兵數量和質量等。高校開學后,將指導各地各高校盡快組織各類現場招聘活動,為畢業生提供更多樣的就業服務、崗位和求職渠道。對離校時未落實工作單位的畢業生,高校可按規定將戶口、檔案在學校保留兩年,并為落實單位的畢業生按應屆畢業生身份及時辦理就業手續,解決就業的后顧之憂。
【專家建議】
以馬上行動緩解就業焦慮
清華大學學生職業發展指導中心主任 張 超
面對疫情,畢業生在就業上普遍存在焦慮情緒,特別是面對職業決策更顯得猶豫不決。需要明白,沒有完美的職業決策,生活中常常需要在多項職業選擇中妥協。
要以積極心態看待不完美的決策。生活不是牛頓運動定律,給定初始值、加速度就會沿著預計好的軌道前進,那樣恐怕也太無趣了。第一份工作是大學生的職業“錨定”,具有重要意義,但也要理性面對。職業決策中的不完美,也在一定程度上為未來的職業發展梳理著方向。
要以工作價值作為職業選擇的最重要尺度。在面對職業選擇沖突時,不妨問問自己,你最熱愛的是什么?舒伯將職業價值觀歸納為15個維度,其中七大方面都是內在職業價值。工作本身賦予的價值在一定程度上決定了職業的長久幸福感。
要以馬上行動緩解就業焦慮。有的畢業生覺得自己還沒有做好工作的準備,以考研、出國深造的名義對職業選擇進行延遲性決定。職業探索需要的是邊思考邊行動,在行動的過程中促進思考,而不是非要等思考成熟了再行動,推遲到明年再行動,則是回避矛盾。
長:擇業還需放眼量
【畢業生問】疫情沖擊,就業崗位少了怎么辦?
山西省大四畢業生李然很關心崗位供應量:“今年受疫情影響,崗位會不會少很多,加劇就業壓力?我該如何調整就業策略?”
【政府解題】 千方百計拓寬就業渠道
【給力實招】 教育部相關負責人表示,已會同有關部門積極拓寬就業渠道,努力增加基層就業項目,推動開發城鄉社區工作者等公益性崗位,擴大各類企事業單位的招聘規模。為提供更多更高質量的就業信息,教育系統還多措并舉推進網上就業服務:一是推出 “24365校園網絡招聘服務平臺”,會同5家社會招聘網站提供24小時365天網上就業服務。二是推進網上簽約,為大學生網上簽訂就業協議提供便利。三是促進上下聯動,近期日均舉辦各級各類網絡招聘活動2000余場,3月已舉辦7萬余場,助力畢業生實現“云就業”。
【專家建議】
就業既要忙當下,又要謀長遠
中國人民大學勞動人事學院院長 楊偉國
今年的疫情嚴重沖擊了高校畢業生就業。政府有關部門已經在擴大需求、調整供給、優化匹配方面出臺了大量就業保障政策措施。高校畢業生更要全力以赴,短期積極求職,適應就業環境、提升就業能力,為未來積累長期發展能力。
一是,畢業生要提升求職密度、廣度與精度。投入更多時間和精力搜索職位信息,投遞簡歷,爭取更多筆試面試機會;廣泛挖掘各種求職渠道,特別是網絡渠道與社會關系相結合;了解自己,了解崗位要求,了解用人單位的行業特點與組織文化等,不要眉毛胡子一起抓。
二是,畢業生要接受“試用期”。鑒于高校畢業生就業的剛性時間節點約束,如果無法一步到位,先接受一個能找到的最合適崗位“試用”。如果不能很好地實現供求完美匹配,可以考慮再換。就業是一個不斷調適優化的過程。
三是,畢業生要敢于接受艱苦的工作崗位。雖然最近20年中國高等教育發展很快,但是全國接受過高等教育的國民也只不過10%。大量艱苦地區、艱苦行業、艱苦單位和艱苦崗位缺少接受過高等教育的高素質專業人員。畢業生應放寬眼界,將自己融入祖國發展建設中,在基層、艱苦地區磨煉自己。
四是,畢業生要嘗試自我創業。數字技術平臺不僅降低了創業成本,而且創造了大量的創業機會。但所有想創業的人,必須審視自己是否具備兩個基本條件:一是創業肯定比就業更辛苦,要做好充分的心理準備;二是創業必須有所專長,自己有干貨,有服務精神。
多:多手準備心不慌
【畢業生問】春招和考研復試撞一起,怎么安排?
北京某高校畢業生劉金正在準備今年的研究生復試,可春招也安排在這個時間段:“如果我考研落榜了,又錯過了春招怎么辦?”
【政府解題】 積極引導延長招聘時間
【給力實招】 教育部日前表示,各地各高校可視情況適當延長就業簽約時間,及時為已落實工作單位的畢業生辦理就業手續。要配合有關部門引導用人單位推遲面試和錄取時間,對延遲離校應屆畢業生推遲報到、落戶等時限。
【專家建議】
以積極狀態,做多手準備
Boss直聘研究院院長 常 濛
2020年應屆生的春招形勢比較復雜,有很多同學同時在準備考研和春招,建議學生從以下兩個方面去做調整和準備:
一是調整心態,積極應對,避免陷入焦慮。做多手準備是畢業生正常的狀態,并不是今年的特殊情況。今年春招求職競爭激烈程度加大,雇主要求普遍提高,學生要充分意識到就業形勢的復雜性和嚴峻性,提高專注力和自制力,在單位時間內提高求職效率。還要多做積極的自我心理暗示,同時準備考試和求職并不是不可能完成的任務,糾結于消極和焦慮情緒之中,反而適得其反。
二是多渠道了解市場信息,特別是應屆生就業專項政策。今年春招季較往年有至少一個月左右的延后,企業較為集中的校招項目會持續到5月底,甚至到6、7月也還有工作機會。同時,今年還提出2020年應屆生身份可以保留兩年、國企事業單位連續兩年擴大應屆生招聘等具體有效的政策,建議同學們仔細研究,尋找和自身情況的契合點,做針對性準備。
準:精準投送求職信息很重要
【畢業生問】海量信息,如何篩選適合我的?
“云端”招聘讓北京某高校畢業生李思有些不適應:“很多企業發布的招聘信息是模塊式的,我該如何在海量信息中選出適合自己的?”
【政府解題】 精準匹配助力高效求職
【給力實招】 教育部相關負責人表示,為實現用人需求與畢業生求職意向較好匹配,“24365”活動平臺開展就業市場大數據研究,結合高校學科專業設置對招聘崗位進行精準分類;加強對畢業生求職行為分析,采用畢業生喜聞樂見的方式推送崗位信息、加速供需對接,全力實現精準匹配。教育部高校學生司、全國高等學校學生信息咨詢與就業指導中心還組建了就業指導專家團隊,以直播課等形式為大學生們在線解答就業政策、招聘形勢、求職技巧等問題。
【專家建議】
別再讓“不了解”耽誤求職
教育部創新創業教育指導委員會委員、萬學教育董事長 張 銳
目前各種渠道的海量招聘信息,主要是以企業為單位,按職能崗位分類發布的。而大學設置的專業學科與企業職能崗位不是一個體系,學生僅從字面上無法了解崗位內涵,因此難以判斷鎖定適配自身專業與能力的職能崗位。為了迅速提高求職的精準性和適配度,大學生第一步應該對企業六大職能與三十個分項職能進行初步了解;第二步了解所有企業的行業分類;第三步對每個行業的龍頭典型企業,以團隊模式進行快速基本調研。只要完成以上三步,學生不僅對企業招聘信息的理解加深、匹配提速,而且會極大提升自己的求職能力。
(文章來源:光明日報)
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權請聯系我們
聲明:轉載此文是出于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著贊同其觀點或證實其描述。文章內容僅供參考,不構成任何建議。若有來源標注錯誤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權益,請作者持權屬證明與本網聯系,我們將及時更正、刪除,謝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