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
時間:2020年06月01日
信息來源:
投資需要資本,但更需要“思想”(1)
姚長輝博士認為,這就是一種典型的投資思想或是投資理念的問題,因為作為投資而言,很多投資者只是看到了其短期的利潤,盡管有時候在選擇投資標的時很多投資者也會從價值投資的角度去分析與考量,但事實上狐朋狗友缺少一種大的思想,而是僅僅看到了短淺的一面。仍然以蘇寧電器為例,很多以價值投資為理念的投資都在選擇了這一目的進行投資后,往往都是在其股票實施送配后價格走低穩定后買入,而一旦在其出現填權走高后便會選擇賣出,從而讓自己錯失了一次獲取高回報的機會。
這也就是說,這些投資者沒能在思想上真正認清投資的意義。因此,姚長輝博士無論是在面對北大的那些在讀博士生,還是面對投資者時,總是會強調投資者一定要站在一個長遠的思想里去考量自己所要投資的標的,絕不能僅僅是看到某一短期內的“蠅頭小利”上,這樣才能夠做到不僅可以使自己的投資利潤最大化,同時還能夠避免因過于急功近利而出現的投資虧損。
不僅如此,姚長輝博士還經常對他的學生講,作為一名投資者,如果他具有了投資的大思想,那么他未來獲取財富就會是輕而易舉的,并不會因為自己手里缺少資金而無法完成投資。在這方面,姚長輝博士顯得很有信心,因為在他看來,全球有很多企業都是因此而發展起來的,那些創業者在最初創業時僅僅是一名剛剛從大學畢業的學生,但是他們卻在自我正確的投資思想指引之下,不僅僅短短幾年的時間里完成了對財富的積累,并且還續寫出了一個個創造財富的神話。這樣的例子可以說不勝枚舉,比如惠普公司,當時比爾·休利特和戴維·帕卡德成立惠普公司時,手里僅僅有538美元,但是他們卻靠著自身所學的專業,以及這538元將一個小小的車庫發展成為了如今規模龐大的全球知名公司。
另一個眾所周知的例子就是曾在北大讀書后來又留在北大任教的俞敏洪,他當時出來創業時同樣是窮得叮當響,困難時甚至連吃一頓飯的錢都沒有,但是他卻一步步將一家英語培訓班發展成為了中國最大的教育基地。在姚長輝博士看來,這些人之所以能夠獲得巨大的財富,成就自己的人生,一方面靠的是他們在大學里所學到的專業知識,另一方面就是他們不同于一般人的思想高度,而在這種思想高度的作用之下,他們的投資理念往往也與那些普通的中小投資者有著很大的區別。在姚長輝博士看來,這些白手起家創造財富神話的人,固然有著一定的思想深度,使得他們在自己的投資創業之路上擁有了很大的決心,與此同時,在他們身上,還有著一種投資思想,就是對自我的投資,比如這些人都受到過良好的專業教育,并且大多都是依靠著自身對專業知識的特長而逐漸發展起來的。
在姚長輝看來,一個人對自我的“投資”是一種隱形的投資,比如一個人有某種愛好,他就會在這方面花掉更多的時間和精力去研究,比如世界首富比爾·蓋茨,像這樣的例子很多。因此,姚長輝博士經常對那些正在求學的北大學子們講,無論是在投資某一標還是投資自我時,投資的思想和理念是最為重要的,因為一個人只有在思想上走得遠了,他腳下的路才會更長。
文章摘抄于:《北大財富課》 作者:金圣榮
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權請聯系我們
聲明:轉載此文是出于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著贊同其觀點或證實其描述。文章內容僅供參考,不構成任何建議。若有來源標注錯誤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權益,請作者持權屬證明與本網聯系,我們將及時更正、刪除,謝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