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
時間:2020年06月11日
信息來源:
江西九江:加快“內陸開放型經濟戰略”落地步伐
九江,具有內陸開放型經濟試驗區的承載條件和開放能力。
6月9日,記者來到九江市城西港區鐵路專用線項目工地,只見施工車輛來來往往,工人們正在有序作業……截至目前,該項目設計工作完成95%,鐵路路基工程完成42%,三座特大橋全部開工建設,其中新開河特大橋基礎完成65%。
記者了解到,九江市城西港區鐵路專用線線路全長11.344公里,總投資22.3億元,項目于2019年8月31日開工,計劃2021年3月完成,總工期18個月。該項目建成后將推進長江干線主要港口全面接入疏港鐵路,實現九江港與京九線等國鐵干線的無縫銜接,打通港口集疏運“最后一公里”。也將促進鐵路和水運優勢互補,提高運輸效率、降低社會物流成本,增強城西港區的輻射范圍,推動長江經濟帶綠色發展。
5月26日9時18分,一艘裝載著21.2噸巴西牛肉的貨輪,經過2個多月的江海聯運后,緩緩停靠在九江港。這是九江口岸首次進口肉類,結束了江西省境內不能直接進口肉類的歷史。九江口岸是江西唯一的國家對外開放一類水運口岸,覆蓋江西全域,輻射周邊鄂、皖、湘等省,是面向長江中游城市群的冷鏈物流公共服務平臺。該口岸通關到場的正式啟動,對于發揮好“黃金水道”的“黃金優勢”, 全面融入共建“一帶一路”和長江經濟帶發展,通過吸引人流、物流、資金流、信息流向中部內陸地區集聚,為實現高質量、跨越式發展提供有力支撐。
這兩個項目熱火朝天的建設景象,正是九江市積極搶抓新一輪高水平對外開放機遇,建設內陸開放型經濟試驗區的生動實踐。今年4月,江西獲批建設國家級內陸開放型經濟試驗區,這是繼生態文明試驗區之后,又一個覆蓋江西全境的國家級戰略,對于新時代江西以大開放促進大發展,打造內陸地區開放新高地,有著重大而深遠的意義。
九江作為江西唯一通江達海的港口城市,152公里長江岸線全在九江境內。歷史上,九江就是長江沿岸第一批開埠通商的口岸,九江海關一度成為全國最大的海關,關稅收入最高的時候占到全國的60%。改革開放初期,九江是全國首批5個沿江對外開放城市、長江沿岸十大港口之一。當前,按照江西省委、省政府的部署要求,九江市正在積極建設成為長江經濟帶重要節點城市、江西內陸雙向開放的門戶城市、大南昌都市圈的重要支撐,九江未來的發展大有可為。
為了把政策紅利加快轉化為發展紅利,九江市加快構建“內外并舉、全域統籌、量質雙高”的開放格局,為推動試驗區建設貢獻更多九江力量。在開放通道上,九江以建設區域性航運中心為引領,繼續強化以“直航”促“三同”(貨物進境與沿海同價到港、出境與沿海同價起運、通關與沿海同樣效率),確保九江至上海航線保持“天天班”,加快推進九江港至日本大阪港的中日“江海聯運”項目。同時,積極配合推進“一省一港一主體”港口資源整合,更好地促進江海、江河、江湖聯運,實現“貨聚九江,贛貨潯出”。
6月8日,記者在上港集團九江港務有限公司集裝箱分公司看到,這里的三條作業線滿負荷運轉,進出港船舶絡繹不絕。據統計,今年1—4月份九江港集裝箱吞吐量累計完成16.25萬標箱,同比增長23%。其中外貿箱完成10萬標箱,同比增長15%,內貿箱完成6.25萬標箱,同比增長38%。
功能平臺是試驗區建設的載體支撐,為此,九江市重點打造綜保區平臺、跨境電商平臺、口岸平臺和物流平臺。九江綜合保稅區作為江西省唯一一個沿江臨港的綜合保稅區,從2018年9月獲批到2019年8月建成僅用時一年,實現當年封關運行、當年項目落實、當年外資外貿雙破零。
下一步,綜保區將繼續發揮不交稅、少交稅、緩繳稅、快退稅等優勢,進一步加大進出口項目招引力度,把更多的大項目、好項目引進來。今年5月6日,九江正式獲批國家跨境電子商務綜合試驗區。九江市堅持新發展理念,立足九江經濟技術開發區、共青城高新技術開發區等國家級平臺,疊加九江綜保區政策優勢,著力實現跨境電子商務自由化、便利化、規范化發展,千方百計把平臺做大做實。在口岸平臺建設方面,九江港口岸已擴大開放到瑞昌和彭澤港區,糧食、木材、肉類三大指定口岸全面建成運營,進境水果指定監管場地正在申報。今后,九江市將按照“一個口岸、一個產業”的模式,進一步做大做強糧食、木材、肉類等口岸平臺。
城西港區美琪(九江)嬰童用品公司今年4月份完成首批產品出口,正在推進新增產線和投放新產品(攝影 王翔、張雨薇、洪顯智)
產業發展是試驗區建設的根本所在。當前,九江市堅定工業主導地位不動搖, 加大力度推進工業優化升級,瞄準產業高端和高端產業,全面提升工業發展的質量和效益,加快構建現代工業體系,逐步重塑九江“工業重鎮”新輝煌。
同時,九江市深入實施產業鏈“鏈長制”,深入開展鑄鏈、補鏈、延鏈、強鏈工程,全力提升產業基礎高級化、產業鏈條現代化水平。2019年,九江市對116家企業進行了技改升級。今年又新增了100家企業進行試點。九江市圍繞優勢產業招大引強,積極開展“5020”項目攻堅行動,目前已經引進“5020”項目15個。
為了壯大戰略性新興產業,九江搶抓數字經濟的“風口”,全力建設鄱陽湖生態科技城和共青國家高新區。目前,鄱陽湖生態科技城獲批江西省數字經濟創新發展(信息技術自主創新)試驗基地,已經落戶了中國電信中部大數據中心、中移在線云服務基地、中國聯通“5G+VR”基地、阿里云數字小鎮、京東數字經濟區域樞紐、華為5G+人工智能創新中心、中科院科創服務中心等一批項目。共青城國家級高新區正在進行“一區三園”體制改革,推動政策紅利共享,帶動周邊縣區發展。
來源:央廣網
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權請聯系我們
聲明:轉載此文是出于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著贊同其觀點或證實其描述。文章內容僅供參考,不構成任何建議。若有來源標注錯誤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權益,請作者持權屬證明與本網聯系,我們將及時更正、刪除,謝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