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在線11月09日訊 昨日,市模具行業協會成立,臺州模具產業研討會同時舉行,一批國內行業專家蒞臨臺州,共商臺州模具產業發展大計。
從上世紀50年代第一家模具廠在臺州誕生,到2009年年底臺州模具企業超過2000家、產值超120億元,輝煌背后,多數臺州模具企業似乎仍延續著加工作坊式的生產模式:低價格、大批量、沒有工藝標準、惡性競爭。
2009年,黃巖模具產業被列入浙江省21個產業集群轉型升級示范區,成為臺州5個省級示點之一。在發展瓶頸面前,“模具之鄉”面臨選擇:要么只顧眼前利益,在人口紅利消耗完后,逐漸被淘汰;要么將傳統模具做強做精,或將觸角伸向潛力巨大的超精微領域。
臺州模具行業協會的成立標志著臺州模具企業將“抱團”發展,規范臺州模具行業的管理,尋找指導產業發展的標桿。
國際產業鏈中,臺州模具業仍處中低端
“我熱愛模具行業,尤其是汽車模具,當我看到公司的模具被用到奔馳等高檔汽車上時,我就會充滿激情,但這激情僅限于做高端市場。”臺州精超力模塑有限公司總經理林國貴如是說。
“臺州模具在中國模具行業中的角色非常重要,是塑料模具集聚度最高的地區,領軍企業非常多。”出席成立大會的中國模具工業協會副秘書長秦珂接受記者采訪時,充分肯定了臺州模具業在全國的地位,但她指出,放眼國際,臺州模具行業還處于中低端水平,做高端產品或者拓展領域已迫在眉睫。
臺州的模具企業主要集中在黃巖區,2000多家模具企業中,大多數還是依靠低價格、大批量的低端產品訂單生存,自己的企業中沒有工藝標準,一套模具生產完畢,就無法進行復制;掌握某種產品生產技術的工人一旦離開,企業便無法再進行同種產品的生產。
“白手起家的臺州模具業如果不引入標準化,就無法擺脫發展初期的弊病。沒有工藝標準就很難實現產品的復制;不引入信息化,技術就無法實現共享。”中國模具工業協會常務副理事長曹延安告訴記者。
金融危機期間,不少國內模具企業出口不降反增,原因是發達國家為降低成本向中國進行產業轉移。“這同樣是一種發展機遇。”曹延安說,如果模具業現在不抓住時機轉型,當越南、菲律賓等國家的技術發展起來后,中國模具業就會失去成本優勢,失去進一步發展的空間。
將傳統汽車、摩托車、家電模具做強做精
與廣東等地中外合資的模具企業發展模式不同,白手起家,將產品與技術水平從低端做到中端,是很多臺州模具企業的發展軌跡。從這點上說,臺州是模具民族工業最集中的地方之一。如何讓臺州模具業甩掉加工廠的帽子,成為中國模具業最亮的一張名片?
“首先要提升技術水平。比如,臺州有做復合材料模具的企業,使用的是玻璃纖維。而國內做國防用品模具的企業,使用的是碳纖維。如果技術水平再提高些,臺州企業也可以做國防用品模具,市場潛力非常大。”應邀出席臺州模具產業研討會的大連理工大學模具所所長、教授王敏杰介紹。
如何提高技術水平與產品的標準化程度?曹延安給出兩點建議:一是出口帶動,通過出口使企業的產品標準化程度“被”提高;二是政府帶動,政府要利用項目引導企業進行項目研發。
臺州新立模具有限公司總經理黃偉軍對做強做精傳統模具有著自己的想法,他說,黃巖生產汽車零部件模具的企業可以擰成一股繩,每個企業把某一個模具做專做精,比如專做門板、燈具、儀表盤等,把這個模具做到高端水平,這樣就可以把整車項目都拿到黃巖來做。
新興電子、醫療器械模具潛力巨大
“像助聽器、心臟起搏器等醫療器械,中國每年人均消費30元,而美國則為300美元。舉這個例子是為了說明醫療器械模具等擁有巨大的潛力市場。”秦珂告訴記者,模具企業要追蹤新的行業的發展,縮小技術、工藝的差距,才能向模塊化、現代化發展,而不是作坊式的加工。
“將車燈模具做到最高端的企業,可以向潛力巨大的精密光學制品模具拓展。但遇到的問題就是,車燈模具最后一道工序是手工拋光,而如果做光學制品模具,手工拋光會不均勻,進而產生誤差。”王敏杰說,拓展精密模具領域,就要減少模具生產過程中的人工干預,這就需要好的生產工具,還有防震、防塵的生產環境。
“2000多家臺州模具企業的市場明顯是面向全國、甚至全世界的,但服務于制造業的領域還不夠寬,精密、精細模具制造企業很少。”曹延安說,臺州模具業要在結構上更合理一些,服務的領域更寬一些,這樣可以減少企業在同一個領域內的惡性競爭。
據臺州商報 杜媛??
關于我們 | About zj123 |法律聲明 | 友情鏈接 | 建議留言 | 網站地圖 | 聯系我們 | 最新資訊
客服:0571-87896971 客服傳真:0571-87298208 543059767 1091140425
中國電子商務網站百強 © 2002-2012 zj123.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浙ICP備11047537號-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