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正的發展之快。金正可以說是一種奇跡,97年成立,靠著創始人段永平、萬平等人敏銳的市場洞察力和掌控力,依靠DVD這個產品而成就了原始積累。隨后隨著DVD行業的衰落,而進行大舉轉型,進入手機、LSCOS背投、空調等領域,膽量和魄力都讓人佩服。后由于資金吃勁,而借殼天龍,這一系列操作都是大手筆,但不幸的事,正應驗了那句話“欲速而不達”,高速發展的金正,不管是高層團隊、還是市場運作都出了問題。有人形容金正是打下了江山,而沒有守住,其中多有“闖王之敗”的感慨。這不禁讓我們想起了同樣是意氣風發的蒙牛集團,現在也剛剛上市,2年前,各大媒體爆炒牛根生如何不讓摩根斯坦利控股的故事,成為一種民族精神的代表,其實筆者認為真實的原因還是牛根生對市場經營環境的把握,當企業處于高速發展,各種問題都存在的時候,不要因為急于發展而喪失了一些做事的基本原則,失去對企業的控制權,因為一旦失去,就很難回收,企業就會處于權力和利益的爭斗之中。一口吃不了個胖子,牛根生采取的是一種務實的、穩扎穩打的策略,這很值得其他民營企業借鑒。由此我們也注意到,創業者與守業者是兩類人,雖然有時候很難界定清楚,但是對很對民營企業來說,重市場開發而輕內部管理同樣可以讓他們辛辛苦苦建立的大廈突然坍塌。
金正的轉型之快。金正必須轉型,但也必須付出代價。DVD行業的沒落,迫使金正必須實現快速轉型,金正因此進入了手機、LCOS背投、空調等領域,制定了宏偉的發展計劃。但如何解決轉型需要的龐大資金?與國有企業相比,金正的融資渠道實在有限,而要想在國內主板IPO更要經過嚴格的審批程序,而且“排隊”都至少要排上兩年,國外上市成本又太高。因此,惟一的辦法就是借殼上市。金正“借殼”是從2001年開始的,審批程序一拖就是兩年,這使金正錯過了最好的發展和產業轉型的時機。在這個階段,夏新、新科等國有企業在政府扶持下都已成功轉型。但是“屋漏偏逢連陰雨”,從事電子設備產銷的天龍集團自2000年6月上市后,次年就巨虧6868.3萬元,2002年又巨虧1.41億元,2003年在重組之后又陷入了“三晉大廈投資風波”,對金正來說,無疑雪上加霜。雖然DVD行業整體前景并不看好,但根據市場規律,如果在某一行業,哪怕是夕陽行業,只要你能進入前三名,你一樣有錢賺。不少人認為電視是夕陽產業,但為什么國內的長虹、海爾、TCL還能盈利,為什么SONY、松下公司還不斷地推出自己的高端產品?因此,盲目的、脫離實際的轉型只能加劇企業的衰落,進而誘發企業更多的問題。即使是聯想、海爾這樣的大企業,進入新的領域一樣不是很成功,聯想最近的大裁員,海爾在電腦、手機、醫藥等領域的困境,都說明了企業要慎重對待多元化或者轉型。諾基亞是少有的一些成功轉型的企業,但筆者認為“羅馬非一日建成”,創業者要有對轉型困難的充分認識。即使我們假設金正的轉型是正確的,但問題的關鍵還在于“貪快無法求全”,首先進入手機、背投和空調這些行業,本身就是資本密集型產業,如果缺乏政府的有力支持很難獲得成功。再者,理想主義代替了實用主義,缺乏資本運作經驗卻貿然進入,為后來的陷入資本黑洞埋下了伏筆。最后,高層企業經營理念不一致,團隊失和更讓資本和經營困境雪上加霜。因此我們說,轉型期的企業,必須對自己的能力有正確的認識,不能操之過急,要選擇自己熟悉的行業和領域,另外就是必須有一支團結的領導班子,否則很難轉型成功。
金正的分崩之快。企業發展不可能沒有問題,尤其對于高速發展的企業,有人說“發展中的問題也必須靠發展才能解決”,是有道理的。但感覺目前的金正有些“墻倒眾人推”的感覺,一方面是誰揭發了萬平?據說天龍集團總經理楊玉新向媒體提供書面材料稱,舉報萬平的是董事長田家俊和第二大股東宋新梅,不管結果怎么樣,高層團隊失和和內部權力爭斗已經是人人皆知了,對金正的品牌形象造成了極大的損害。兩邊都在搶班奪權,而金正董事長萬平的安危卻無人顧及,這也讓我們很感慨。一手締造金正的萬平,最后的結局是什么樣?法律如何裁判?我們拭目以待。不少民營企業的老板說,為什么不敢放權,就在于擔心權力的失控而引起企業的振蕩。但另外一方面,企業老板不敢放權,又會使企業無法長大,無法吸引優秀的人才。這兩者是矛盾的,必須尋求和諧發展之道。從金正目前的問題我們可以看出,治理結構的不完善,管理的混亂,內部的權力爭斗都源于高層只重視開拓市場,而忽視了內部控制,忽視了企業共同價值觀的塑造。金正與天龍的合作,雙方都圍繞著“錢”而展開,三大股東(金正集團、太原天龍山古文化發展有限公司、太原財政局)的價值觀和經營理念有很不一致的地方,金正是民營企業、天龍古文化發展公司是國有企業,財政局又是政府部門,這三者代表了不同的利益群體,他們的結合,本身就為后來的失和埋下了伏筆。金正當時為了“圈錢”,感覺是“有病亂投醫”,天龍集團為了擺脫破產困境,也是來者不拒,但缺乏共同理想的人怎么能走到一起呢?
金正的危機,固然有國家金融機制、公司治理結構、企業戰略決策、市場環境變化的原因,但對于很多民營企業來說,尋求發展速度與內部控制的平衡,讓權力分散而不至于失控,讓企業快速發展而不至于動蕩,也是至關重要的。我們希望金正集團能迅速擺脫危機,實現健康可持續發展。
關于我們 | About zj123 |法律聲明 | 友情鏈接 | 建議留言 | 網站地圖 | 聯系我們 | 最新資訊
客服:0571-87896971 客服傳真:0571-87298208 543059767
1091140425
中國電子商務網站百強 © 2002-2012 zj123.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浙ICP備11047537號-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