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月江南梅山紅。
正值楊梅大量上市,有江南珍果之稱的楊梅因為成熟期短、上市集中、保鮮儲運困難等特點,時常給果農帶來銷售難題。然而今年,蘭溪市楊梅主產區馬澗鎮的果農不用再為賣楊梅發愁了:前來觀光、采摘的客人絡繹不絕,來自省內外市場的訂單大大增加。
蘭溪市是我省重要的楊梅生產基地,也是省農業廳、浙江日報社“助農增收,結對幫扶”的對象。從陽春三月各方簽約幫扶,到蘭溪楊梅開摘儀式,本報多次關注。這幾天,記者再次到馬澗鎮,深入楊梅基地、楊梅交易市場采訪,從果農寫滿笑容的臉上看到了結對幫扶結出的碩果。
重返馬澗,楊梅賣得好么?
浙江“六月楊梅紅”系列活動暨蘭溪楊梅開摘儀式之后,馬澗鎮楊梅銷得好么?時隔兩周,記者帶著疑問重返馬澗。
經過蘭溪五十里楊梅長廊,一路上,車水馬龍,相比上次路過時又熱鬧許多。來到馬澗鎮馬三村的楊梅交易市場,更是可以體會到楊梅交易的熱鬧場面:果農們挑著擔子、拉著車子,紛紛到市場展出自家最新鮮的楊梅,顧客們則一邊品嘗,一邊挑選,不亦樂乎。
“這個市場銷售量很大,馬澗鎮大約有三分之一的楊梅是從這里銷出去的。”負責市場管理的馬澗鎮常務副鎮長麻衛標高興地告訴記者,“而且今年的客流量比往年還要多,銷售量估計會更大。”
“其實,熱鬧的不止是楊梅市場,現在來的客商,至少有一半不是跑市場里買楊梅的,而是爬到山上楊梅基地里自采楊梅了。”蘭溪集六楊梅專業合作社董事長方集六說。
在他帶領下,記者沿著山間小道前往楊梅基地。一路上,遇到了許多帶著外地口音的游客,手里拎著一籃籃楊梅下山來。
在集六楊梅專業合作社基地里,記者遇到了一群來自義烏的游客,邊說邊笑,夸耀著自己采到了最大最甜的楊梅。一位名叫駱梅艷的游客對記者說,她是第一次來蘭溪采摘楊梅,發現這里的楊梅果園景色很迷人,而且道路、洗手間、休息室等設施都不錯,她們一行人都覺得很值得一游。
方集六粗粗計算了一下,最近每天來他們基地采摘的游客有1000人,比往年翻了一番。今年楊梅產量略高于去年,本來挺擔心銷售的,現在看來,采摘觀光游客就可以買走一大半楊梅了,加上外面銷售形勢也好,可以說不愁銷不掉,只愁產得少了。
蘭溪馬澗高腳山楊梅專業合作社理事長方弋是當地最早開展采摘觀光游的人。他的百畝楊梅基地最多一天迎來了1500多名游客,創下了單日接待人數最高紀錄。其中有來自義烏、金華的游客,也有來自杭州、上海的游客。
采摘觀光游火了,外地市場的需求更火了。這幾天,專門從事楊梅銷售的蘭溪市新農夫楊梅專業合作社社長陶奉源的電話響個不停,忙得很快樂。他每天要發送7噸多楊梅。在該合作社的蘭溪分裝店里,記者看到工作人員正加班加點,對采摘下山的楊梅進行嚴格分揀,再包上精美的禮盒。他們許多人已經好幾天沒好好休息了。
陶奉源說,今年,他們的楊梅打進了上海世紀聯華、好又多、沃爾瑪、華聯潔美善等超市,在上海各大超市賣得紅紅火火,每公斤價格都在15元以上,銷量也比去年翻了一番,部分楊梅還進入了上海世博會銷售。
在杭州,蘭溪楊梅也賣得十分紅火,今年還在杭州勾莊農副產品物流中心設立了蘭溪名優果品銷售中心,蘭溪楊梅源源不斷銷往杭州。
楊梅豐收,牽動大家心
采摘游火了、市場打開了、果農錢袋鼓了……
“今年,我們楊梅豐收賣得好,關鍵是籌劃得早,尤其與6月初那次楊梅節系列活動分不開。”蘭溪市農產品營銷管理中心周樹新感激地說,預計蘭溪今年楊梅收入可以增加二成以上。
周樹新說的活動就是,6月12日,由省農業廳、浙江日報社、浙江楊梅產業協會、蘭溪市政府聯合主辦的浙江“六月楊梅紅”系列活動暨蘭溪楊梅開摘儀式。這場在馬澗鎮楊梅基地舉行的營銷活動,吸引了來自全省各地的千余名采購商和游客,為蘭溪楊梅銷售打響了首戰。
這場活動前前后后牽動了各方的心。
今年天氣多變,低溫雨天時間長,楊梅生產形勢如何?價格會怎樣變動?銷售形勢會好么?這些果農最關心的問題,也成了主辦方最重要的工作內容之一。
楊梅樹剛剛長出果子時,省農業廳專家就到各地了解楊梅生長情況,并在5月底開始做產銷形勢分析、預測工作,指導果農做好采收準備。本報也及時發布了楊梅產銷形勢。
“今年是全省楊梅豐收年,而且品質比往年更好。”省農業廳專家的預測讓人感受到豐收喜悅的同時,也讓人有點擔憂:楊梅成熟期短、上市集中、保鮮儲運困難,豐收了能不能賣得好呢?
楊梅是馬澗等地農民的經濟支柱。為了讓果農實現增產又增收,一場幫助果農拓展銷售渠道的活動開始緊鑼密鼓地籌劃。主辦方一方面邀請楊梅銷售企業、旅行社等前來幫助銷售,組織楊梅采摘游;另一方面邀請數十家新聞媒體前來幫助宣傳蘭溪楊梅。
活動現場簽約儀式上,主辦方邀請來的浙江仙居揚眉飲品有限公司、杭州果品有限公司、浙江中青旅行社有限公司、浙江新世界國際旅行社有限公司等企業與蘭溪等地楊梅基地簽下了購銷協議。浙江農華優質農副產品配送中心更是為蘭溪優質楊梅進入超市開辟綠色通道,免除進入世紀聯華超市的各種費用。
得到大家實實在在的幫助,當地果農很感激。馬澗高腳山楊梅專業合作社理事長方弋說,“現在有了政府和媒體的大力幫助,楊梅沒熟透,訂單已上門,讓我們吃下了定心丸。”許多農民還自發來到活動現場,幫助工作人員布置場地。馬澗鎮下杜村一位村民還帶來一筐剛剛采下的楊梅到現場,給大家品嘗。她說,政府出錢出力幫助我們宣傳楊梅,我們的楊梅越賣越好了,大家都很支持。
媒體的宣傳讓許多人慕名而來。當日活動現場人群中,筆者發現,不少是來自金華、衢州、紹興等地的游客。來自金華的王先生帶著妻子、女兒9點不到就趕到了蘭溪。品嘗了最新鮮的楊梅,王先生說,“這里楊梅很好,每年蘭溪楊梅節,我們家人都要來采摘游。”
為農服務,沒有終點
蘭溪市是傳統農業大市,糧食、油菜、水果、蔬菜、蠶桑等產業都較發達,而楊梅等新興產業更是發展迅速。但是,因為缺少品牌影響力,蘭溪一些農產品卻陷入了“養在深閨人未識”的尷尬處境。
特別關注蘭溪楊梅,開始于今年3月份。
在春雨綿綿的蘭溪,省農業廳和浙江日報聯合開展了“助農增收,結對幫扶”活動,13家來自省里的糧、畜、菜、果、蠶及農機、植保、土肥等專業機構與蘭溪29家農民合作社和種養大戶約定,在接下來的兩年內,專家和企業將為當地農民提供技術幫扶、市場開拓、項目培育等一系列服務。
簽約時,蘭溪市大凹山楊梅專業合作社理事長章慶輝對記者說,他們合作社生產的楊梅,雖然在鄰近地區已小有名氣,但是離果農的期望還很遠,希望農業部門和媒體能夠多給予幫助。
農民的希望在之后變成了實實在在的幫扶行動。
“助農增收,結對幫扶”活動啟動當天,蔬菜、水果、水稻等各路專家現場為農民提供咨詢服務,一些專家還為農民做了最新的栽培技術講座。浙江農華優質農副產品配送中心有關負責人現場表態,為蘭溪優質農副產品進入超市開辟綠色通道。省農業廳水果專家來到馬澗鎮大凹山楊梅專業合作社的楊梅基地里,查看楊梅生長情況。
此后,蘭溪楊梅的長勢也時時得到各級農業部門的關心。
蘭溪楊梅規模大、品質好,但是除了核心基地之外,其他農戶的生產水平不高。針對蘭溪楊梅生產存在的問題,專家們提出了許多技術指導方案,幫助當地加快水果產業提升項目實施步伐:向果農贈送精品楊梅生產技術資料,組織果農學習、應用矮化栽培技術和早熟豐產技術,指導農民科學施肥用藥,確保果品質量安全。
今年氣溫偏低、雨水多。每當低溫、多雨天氣要來臨,果農們總能及時收到來自農業部門的果園管理提示。每逢楊梅生長關鍵時期,也會得到水果專家的管理建議。
在各級農業部門的幫助下,馬澗楊梅基地不斷出現新變化。果園里用殺蟲燈代替農藥,采收道路更好走了,楊梅觀光園更漂亮了。
今年,馬澗果農破解楊梅保鮮難的難題也邁出了實質性步伐。當地已建起300立方米的冷庫,還配備了50噸裝的冷藏車。
初嘗甜頭的蘭溪結強果蔬專業合作社社長朱必強為記者算了一筆賬,冷藏設施延長了鮮果供應時間,可以獲得豐厚的經濟回報,現在儲藏進去的楊梅每斤僅有6元多,到投放市場時,估計可以升至15元。
“這次結對活動真的很實惠!”“省里專家來到田間地頭,手把手地給我們出點子、提建議。”“這樣結對幫扶實在,看得見,摸得著,很管用,讓我們找到了新出路,這門‘親戚’我們結對了。”幾次來到蘭溪,記者都可以感受到當地農民由衷的謝意。
“今后,你們還會給我們幫助么?”當筆者采訪結束時,一位果農問道。“我們的助農服務沒有終點也不限區域。”省農業廳有關負責人表示,“隨時隨地為農民做好服務是我們的工作,今后有更多的助農增收活動推出,為農民提供技術培訓、市場營銷、經營管理等服務。”
關于我們 | About zj123 |法律聲明 | 友情鏈接 | 建議留言 | 網站地圖 | 聯系我們 | 最新資訊
客服:0571-87896971 客服傳真:0571-87298208 543059767
1091140425
中國電子商務網站百強 © 2002-2012 zj123.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浙ICP備11047537號-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