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報訊(記者 金曉英)在國內用工成本不斷提高,企業招工難的困境下,如何破解用工荒難題?義烏市仙航工藝有限公司負責人李根明3月以來在考察印尼、柬埔寨、越南等地的用工情況后表示:“如果順利的話,我們將與這些國家對接來料加工業務。這些國家的用工成本比國內低1/4左右。如果將加工活送到這些國家,一年能省下數百萬元的加工費。”
上萬人幫他做
來料加工活
“仙航”主要生產各種布藝胸花、壓花等工藝品,因為產品體積小、質量輕、技術含量低,很適合外發生產。目前,“仙航”占地面積1.5萬多平方米的廠區內,只有200多名員工在生產,企業80%的產品都外發生產,27個來料加工點遍及安徽、江蘇、江西等地,年發放來料加工費1000多萬元。
李根明是義烏最早一批發放來料加工產品的企業主。早在上世紀80年代,李根明就將原材料外發給周邊的市民加工,“當時,義烏一些公務員下班后,也會在家做手工活來補貼家用。”李根明的加工產品很簡單,男女老少都能很快學會。
“上世紀90年代,義烏來料加工作坊已無法滿足訂單需求,我廠里的活開始發放到金華、蘭溪、衢州等周邊縣市;再到2002年后,隨著生產規模擴大和本地用工成本不斷提高,開始大量發往安徽、江蘇、江西等地加工。”目前,為李根明供貨的來料加工人員達上萬人。
加工點設到國外去
可緩解“用工荒”
雖然目前的來料加工點能夠滿足訂單需求,但隨著國內物價上漲,整體用工成本提高,李根明也感到了企業發展的壓力。怎樣省工又省錢,成了他最想破解的難題。
李根明有一位臺灣朋友經營飾品生意。去年,這位臺灣朋友將飾品加工活送到印尼加工,印尼的加工費比中國大陸便宜了1/4。這位臺灣朋友告訴李根明,自己這樣做,一方面可以緩解用工荒,一方面又能降低加工成本。
今年3月,李根明到印尼、柬埔寨、越南等地進行了用工環境考察,發現那邊勞動力密集,加工費的確比國內低,只是雙方語言交流比較困難,接洽還不是很順當。目前,李根明正與當地對接來料加工業務。如果順利的話,他打算今年下半年就將來料加工業務發展到國外。
新報快評
在國外設立來料加工點,義烏企業主李根明很有創意。前有臺灣同胞的成功實踐,后有他本人的實地考察,他在進行嘗試前,調研、籌備的“功課”做得也不錯。我們祝愿李根明成功規避開拓海外市場的風險,獲得“多贏”,讓義烏小商品的來料加工圈輻射到更遠、更多的國度。
關于我們 | About zj123 |法律聲明 | 友情鏈接 | 建議留言 | 網站地圖 | 聯系我們 | 最新資訊
客服:0571-87896971 客服傳真:0571-87298208 543059767
1091140425
中國電子商務網站百強 © 2002-2012 zj123.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浙ICP備11047537號-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