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明上河圖、蘭亭集序、東籬賞菊圖……作為中華文明瑰寶的這一幅幅來自歷代名家的書畫作品,人們對它們的印象往往來源于展覽館中、電視屏幕里,如今,這些張擇端、王羲之、唐伯虎、張大千等名家的作品卻在五常以全新的技術和包裝,再現于絲綢錦緞之上,流傳于尋常百姓之家,將我國絢爛多姿的傳統藝術充分呈現給大眾。
將“陽春白雪”的中華文明精粹加以現代技術,用全新的手段去表現并予以普及,這就是扎根于五常的文化工藝品設計、生產企業——錦繡工坊所致力于做的。
杭州錦繡工坊文化藝術有限公司是國內最大的絲綢文化禮品策劃、開發、生產、銷售的專業機構——“絲綢之路”的延伸與發展。這家已經扎根五常七年的企業,擁有獨創性的技術,將現代數碼絲織技術與傳統織錦工藝和運用現代數碼仿真技術與傳統書畫復制技術相結合,以絲綢為材質,以中國書畫形式為載體,制作出具有傳統藝術的絲綢文化禮品,并使這最具有中華五千年文化內涵的藝術禮品逐漸普及開來。僅2010年,公司的年銷售額就突破了3000萬。
“隨著社會的不斷發展,工藝品的設計、制作已不能局限于傳統技法,必須賦予技術的創新與文化的底蘊。”公司董事長田野侃侃而談,“絲綢不僅僅是做為書畫的載體,更是作為文化的載體,甚至可以說其本身就是一種文化。我們通過新技術的革新將中國書畫文化與絲綢文化有機結合,從藝術性上講,其獨特的材質感更具有觀賞價值,從普及性上講,更便于生產、攜帶和推廣。可以說,我們普及的不僅僅是產品,更是文化。”
古時候,帛畫、絹畫、錦畫有“軟黃金”和“寸錦寸金”之稱。真絲織錦畫富麗華貴、色彩斑斕,為絲綢織物中最高貴的產品;但由于其工藝復雜、設計難度大、工序多、織造慢等特點,一個作品經過半年甚至數年方能完成。所以歷史上只供歷代皇室御用。如今,“絲綢之路”現代數碼絲織技術的革新,那些曾經遙不可及的“皇室御用品”再進行重新定位、設計、復制和生產包裝,逼真再現原作的筆墨神韻后,以工藝品的形式逐漸普及到了尋常百姓家。
目前,“絲綢之路”的產品贏得了中國紡織科學研究院季國標院士、梅自強院士等紡織界元老及業內專家的高度評價和國內外消費大眾的青睞。其為科學巨匠霍金和聯合國前秘書長安南制作的真絲織錦肖像畫成為了國家贈禮,向世界人民展示了中國絲綢的魅力和文化。
暢想未來,董事長田野躊躇滿志:“五常的發展及文創產業的蓬勃發展為我們創造了極好的區位優勢。明年我們計劃增建3600平方米的設計研發基地,并打算入駐新建成的五常西溪藝術家集合村。”我們堅信,這一條“絲綢之路”將會越走越寬。
關于我們 | About zj123 |法律聲明 | 友情鏈接 | 建議留言 | 網站地圖 | 聯系我們 | 最新資訊
客服:0571-87896971 客服傳真:0571-87298208 543059767 1091140425
中國電子商務網站百強 © 2002-2012 zj123.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浙ICP備11047537號-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