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者從市食品藥品監督管理局獲悉,湖州市5家基本藥物生產企業生產的75種具備批準文號的國家基本藥物目錄藥品,已全部完成電子監管的入網,持有了“電子身份證”。
據國家食品藥品監督管理局消息稱,從4月1日起,基本藥物中標品種將全部持有“電子身份證”,基本藥物生產中標品種企業全部實行電子監管,列入基本藥物目錄的品種未入網及未使用藥品電子監管碼統一標識的,一律不得參與基本藥物招標采購。這就意味著,從4月1日起生產的基本藥物中標品種在出廠前,生產企業須按規定在上市產品最小銷售包裝上加印(貼)統一標識的藥品電子監管碼,并通過監管網進行數據采集和報送。
據了解,藥品的“電子身份證”其實就是一組電子監管碼,其中包含每一個最小銷售包裝藥品的基本信息、藥品注冊信息、生產企業信息、藥品生產信息等。“基本藥物生產企業是否納入電子監管,將成為企業參與基本藥物采購的先決條件之一。實行電子監管,將有效降低問題藥品流入消費者手中的風險。”市食品藥品監督管理局藥品安全監管注冊處的毛處長告訴記者,今后,所有的基本藥物最小包裝上都將附上電子監管碼,電子監管碼將如實記錄每一盒、每一箱、每一批藥品真實生產、經營、庫存以及流向的情況,當問題藥品出現時,可以快速查詢藥品來源,大大減少問題藥品流入消費者手中的風險。同時,消費者若對產品質量有疑問,也可以利用電子監管碼上網查詢該藥品的通用名稱、劑型、制劑規格、包裝規格、生產企業、生產日期、生產批號等詳細信息,若查詢到的藥品信息與實際不符或無該藥品信息記錄,則極有可能為假藥,可向藥監部門投訴舉報。
據介紹,目前湖州市6家基本藥物生產企業除1家長期不生產外,剩余5家已經完成了基本藥物電子監管的設備改造和取碼、賦碼。 10家基本藥物配送企業也已經全部配齊實施電子監管所需的數據采集設備,并已全部入國家藥品電子監管專網。
相關鏈接
所謂電子監管,就是全國藥品電子監管網絡信息系統,監管部門通過登錄“中國藥品電子監管網”實現對藥品生產出廠、流通的動態監管,而百姓也可登錄國家食品藥品監督管理局的中國藥品電子監管網(www.drugadmin.com),輸入附在國家基本藥物(生產日期在2011年4月1日以后的藥品)最小包裝盒上的20位電子監管碼,從而確認該藥品的真假,若查詢到的藥品信息與實際不符或無該藥品信息記錄,可向當地藥監部門投訴舉報。
藥品電子監管實際上從2007年就開始實行了,大致分為3步:最早是部分特殊管理的藥品(麻醉藥品和第一類精神藥品);2008年的11月1日起,國家又增加了4大類藥品(血液制品、疫苗、中藥注射劑及第2類精神藥品);第三批就是醫改后,國家藥監局提出的,在2011年4月1日前實現對基本藥物全品種電子監管的要求。我國將不斷擴大電子監管碼的附碼品種,最終實現所有藥品的電子監管。
關于我們 | About zj123 |法律聲明 | 友情鏈接 | 建議留言 | 網站地圖 | 聯系我們 | 最新資訊
客服:0571-87896971 客服傳真:0571-87298208 543059767
1091140425
中國電子商務網站百強 © 2002-2012 zj123.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浙ICP備11047537號-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