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活脫脫一幅山水潑墨畫!”,昨日一大早,住在遂昌縣大柘鎮大田村的上海游客張天明在村里轉悠時對秀美的環境贊不絕口。張天明說,這里不僅村民淳樸,還有整潔鄉村,呆在這里特別舒服。原本打算呆三天,現在忍不住多住幾天。
大田村距遂昌縣城20多公里,是個茶產業專業村。和大多數農村一樣,大田過去也是一個“垃圾靠風刮,污水靠蒸發;屋內現代化,屋外臟亂差”的地方。
2010年,借助全縣開展“打造中國潔凈鄉村”活動的東風,大田進行了“脫胎換骨”的大變革。村里先后投入200多萬元,建起了2個污水處理池和100多個化糞池,配備了4名保潔員,并組建了流動潔凈隊。與此同時,村民們還在門口建起亭臺樓閣、種上綠化樹木,進行了統一美化。
依托如詩如畫的鄉村美景和村口湯沐園溫泉的有力帶動,村里農家樂如雨后春筍般冒了出來,總數達43家之多,一舉成為遂昌農家樂第一村。
農家樂經營戶王君蘭告訴記者,村子變干凈了,自己住著也舒服,游客也喜歡來了。去年家里光農家樂,就實現純收益20多萬元,比過去全家外出打工足足高了5倍多。
潔凈創造競爭力,掃地“掃”出新氣象。沖著綠色、清新、靜雅的潔凈鄉村養生魅力,越來越多的人流、資金流進大田。去年,這個只有500多戶的小山村,共接待游客11.8萬人次,實現收入420多萬元。
在麗水市,許多村莊都和遂昌大田村一樣,風景如畫,但不加以有效保護,臟、亂、差難免讓“山水畫”存在“污點”。在美麗鄉村創建中,麗水市在潔凈鄉村、改變“亂”像、美化環境上下苦功,一年時間里,“臟”、“亂”的頑癥得到了初步治理,村莊綠化和沿線林相改造效果明顯,“中國生態第一市”形象得到進一步改觀。
依托優越的生態環境,麗水市在全省率先亮出了“秀山麗水、養生福地”的整體創建品牌,9個縣(市、區)及市經濟開發區根據地方實際分別編制了相應規劃和出臺專項配套實施政策,“一縣一主題、一路一特色、一村一景致、一派好風光”的美麗鄉村規劃格局基本成形。蓮都“畫鄉村居”、龍泉“詩畫鄉村”、云和“山水童話鄉村”、景寧“魅力畬寨”……彰顯了各地的地域人文特色,豐富了區域美麗鄉村建設的內涵。
短短一年時間里,根據各地村莊和資源稟賦差異性特點,麗水市投資10億多元,在山山水水之間“揮毫潑墨”,特色村、中心村、三沿整治村工作如火如荼地進行,建成市級美麗鄉村示范村20個,遂昌縣在全市率先被評為省級美麗鄉村創建工作先進縣。
“我市把促進農民增收作為建設美麗鄉村最現實、最直接的目標,統籌謀劃。”市農辦有關負責人介紹,在美麗鄉村創建過程中,各地深挖山區農村文化內涵,發揮自然生態資源和村莊區位條件等優勢,把村莊整治、美麗鄉村建設與調整農村產業結構、發展“農家樂”鄉村旅游和特色農產品開發等緊密結合起來,使整治內容既能突出農村生態、歷史、文化特色,又能拓寬農民就業增收渠道,實現整治建設與經濟發展互贏共促。
到2011年年底,全市發展農家樂休閑旅游村(點)264個,三星級以上農家樂經營戶(點)達到290家;全年共接待游客461萬人次,實現營業總收入40674萬元,同比分別增長32%、104%。2011年,全市農民人均純收入達到7809元,增幅達到19.5%,增幅連續三年位居全省第一,增量和增幅雙創撤地設市以來之最。
百姓富,文化興。在云和縣霧溪畬族鄉霧溪村的小廣場,每到傍晚都聚集著數十位村民,唱一唱畬族山歌,跳一跳現代化的舞蹈。“每天一場歌舞會,咱農民生活得更有滋味。”村黨支部書記藍先明笑呵呵地說。
據了解,麗水市將在十二五期間計劃創建美麗鄉村建設先進縣6個,啟動整鄉整鎮建設美麗鄉村96個,建設市級美麗鄉村示范村100個,縣級美麗鄉村示范村260個、美麗鄉村特色村390個。
來源:麗水日報
關于我們 | About zj123 |法律聲明 | 友情鏈接 | 建議留言 | 網站地圖 | 聯系我們 | 最新資訊
客服:0571-87896971 客服傳真:0571-87298208 543059767
1091140425
中國電子商務網站百強 © 2002-2012 zj123.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浙ICP備11047537號-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