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在線05月12日訊 “新開發的卷曲形龍頂茶‘凱林貢茗1631’今年給公司帶來了實惠。”5月11日上午,開化縣名茶開發公司副總經理余書平告訴筆者,區別于傳統的條形、針形龍頂茶,公司最新批量生產的卷曲形龍頂茶,最高價賣到了每公斤2000多元。“去年縣里開始著手修訂《開化龍頂茶生產技術規程》,增補了扁形、卷曲形龍頂茶新標準,擴大龍頂茶的外形范圍。”縣茶產業辦副主任俞玉梅介紹,縣質量技術協會、茶產業辦修訂的龍頂茶生產技術規程(DB33/T225-2010),更加注重茶葉的質量和個性,3月份經省質監局正式發布,已于今年4月1日正式實施。她相告,這是開化龍頂茶系列標準的第二次修訂,意在促進開化茶產業的標準化管理和品牌建設。
開化縣地處中國綠茶金三角核心區,茶葉是該縣的傳統農業支柱產業。1997年,全縣已有5家茶葉企業注冊了“凱林”、“大龍山”等12個商標,每個企業打自己的品牌、爭自己的市場,惡意壓價、相互詆毀等事件時有發生,茶葉質量參差不齊,品牌形象缺失。“當年12月,開化縣名茶協會成立,5家企業的12個商標統一為‘開化龍頂’,商標由名茶協會管理,向全縣茶農開放。”俞玉梅介紹,隨之開化制定并實施了全國首個省級名茶地方標準——《開化龍頂茶》省級地方標準,“開化龍頂”從此有了自己的“標準”。
統一了標準,開化舉全縣之力打造龍頂品牌,“開化龍頂”先后入選“浙江省十大名茶”,全省“十大最受市民喜愛的品牌農產品”。隨之而來的,市場上假冒“開化龍頂”的茶葉越來越多,“開化龍頂”品牌受到沖擊。“2003年,縣里對龍頂茶系列標準進行了第一次修訂補充,統一了商標、包裝和質量標準。”俞玉梅相告,在這次修訂中,開化在全國首次將龍頂茶包裝物像人民幣一樣統一編碼、跟蹤管理,并在省內首次建立名茶衛生質量預警預檢體系,組建了茶葉農藥殘留檢測實驗室。同時,制訂了《開化縣無公害茶葉生產管理辦法》,全面推廣無公害茶、有機茶生產技術,大力推行QS質量認證。
標準實施后,開化每年拿出百萬元扶持良種改造。目前開化已建無性系良種茶園6.1萬畝,茶樹良種精品率從1997年的30%提升到60%以上,10.02萬畝茶園95%屬于無公害茶園。標準化建設保證了產品的產量和質量,在歐盟對中國茶葉農殘標準提高100倍的情況下,“開化龍頂”名茶仍批量進入歐盟市場,在德國建起12家連鎖店。2009年該縣名茶產值達到4.91億元,茶葉生產帶動農民年增收近億元。今年初,“開化龍頂”還被國家工商總局商標局認定為中國馳名商標。衢州日報 通訊員 朱建平 徐祝安 程向紅
關于我們 | About zj123 |法律聲明 | 友情鏈接 | 建議留言 | 網站地圖 | 聯系我們 | 最新資訊
客服:0571-87896971 客服傳真:0571-87298208 543059767
1091140425
中國電子商務網站百強 © 2002-2012 zj123.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浙ICP備11047537號-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