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構建我國主流文化
什么是文化?文化就其實質而言就是價值觀在社會實踐中的對象化、現實化。文化的靈魂、精髓是它的價值觀念或價值觀,其深層結構是它的價值體系,而價值體系是價值觀的具體化。價值觀和價值體系一起構成了一種文化的價值層面,可以說是一種文化體系的價值文化層面。文化可以劃分為心態文化(包括觀念文化)、制度文化、行為文化、物態文化四大類型。價值文化屬于觀念文化,但又體現為制度文化、行為文化,甚至體現為物態文化。
問題一:如何理解主流價值文化
從觀念文化的角度看,價值文化就是價值觀。價值觀,特別是文化的價值觀通常是成體系的,從這種意義上看,價值觀也可以說是觀念的價值體系。在價值觀中,核心價值觀或觀念意義的核心價值體系(通常稱為核心價值)處于核心的地位,它是價值文化乃至文化的靈魂和本質內涵,因而也是使一種價值文化與另一種價值文化、一種文化與另一種文化區別開來的根本規定性和主要標志。
作為觀念的價值文化并不等于價值文化,而是價值文化的精神,是價值文化的內涵。只有當這種精神和內涵現實化了、對象化了,觀念的價值文化才成為現實的價值文化,成為現實的價值體系,否則它就只是精神性或觀念性的東西,而沒有成為文化的深層結構。觀念的價值文化與現實的價值文化的有機統一,或者說觀念的價值文化見之于現實的價值文化,才是完全意義的價值文化。
觀念的價值文化成為了現實的價值文化,并不意味著它就成為了主流的價值文化。主流價值文化是相對于非主流價值文化而言的。社會的文化通常不是絕對一元的。中國傳統社會有春秋戰國時期的“百家爭鳴”,古希臘也出現過多元文化共存共榮的局面。即使在“罷黜百家”之后的中國封建社會,在天主教會一統天下的西方中世紀,社會的價值文化也在一定程度上存在著多元的情形,只是在文化專制的壓迫下,非官方推行的文化被壓制、被排擠、被邊緣化。在價值多樣化的今天,社會的價值文化更是多樣的。
一種價值文化要成為主流的價值文化有兩個條件:其一,一個社會必須是價值多樣化的,或者不如說,社會管理者允許多種價值文化存在。如果一個社會是價值文化一統的,不允許所推行的價值文化以外的價值文化存在和流行,這個社會就不存在主流非主流價值文化的問題,只有一種推行的價值文化流行。其二,在多種價值文化中,有一種價值文化真正能起主導作用,其他價值文化不能與之相對立、相抗衡,相反與之共生共存,并且接受它的引領和指導。否則,即使有多種價值文化流行,也沒有一種主流價值文化,我國春秋戰國時期的情形就是如此。
如果社會大力推行一種價值文化,但這種推行的價值文化不能與其他價值文化共存,不能對其他價值文化起引領和指導作用,那么它就不是主流價值文化。假若其他價值文化不但不接受推行的價值文化的引領和指導,相反與之相對立、相抗衡,甚至千方百計地攻擊、削弱主流價值文化,力圖爭奪主流價值文化的地位,那么,這種推行的價值文化就面臨著挑戰、威脅、甚至危機,它就難以成為主流價值文化,難以為社會公眾所接受。
問題二:當前我國為何要構建主流價值文化
我國當前之所以要構建主流價值文化,其原因主要是我國推行的價值文化雖然是占統治地位的價值文化,但在價值多樣化的沖擊下面臨著嚴重的挑戰和威脅。
新中國成立以來,我國占主導地位的價值文化是馬克思主義價值文化或社會主義價值文化。其價值目標是實現社會主義和共產主義。為了實現這種目標,我國建立了社會主義制度,包括社會主義的政治制度、經濟制度、文化制度、社會制度以及相應的上層建筑和經濟基礎。社會主義制度的建立標志著我國進入了社會主義社會,也標志著社會主義價值文化占據了統治地位。但是,從新中國的成立到實行改革開放以前,由于種種原因,我國是在封閉的條件下進行社會主義建設的。黨和國家運用政治力量推行社會主義價值文化,并使之成為占統治地位的價值文化,西方價值文化被拒于國門之外,傳統價值文化被批判、被否定,沒有與之并存的其他價值文化。
實行改革開放之后,一方面對外打開了國門,另一方面也打開了傳統文化之門。國外的價值文化和傳統的價值文化紛至沓來,并且得到了廣泛的傳播。于是,在中國大地上至少有了社會主義價值文化、西方價值文化和傳統價值文化三種價值文化。由于在社會主義市場經濟條件下中國社會出現了一些過去從未出現過的問題,傳統的社會主義價值文化又不能很好地解決這些問題,一些人就求助于西方價值文化或傳統價值文化,這些非社會主義的價值文化都比較活躍。在這種情況下,黨和政府一直在努力使傳統社會主義價值文化轉變為現代社會主義價值文化,其重要體現就是力圖使馬克思主義進一步中國化,同時努力使之時代化和大眾化,創立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但馬克思主義中國化、時代化和大眾化有一個過程,這就為非馬克思主義價值文化的傳播和流行留下了余地。所以,直至今天,西方價值文化和傳統價值文化在中國仍然很有市場。正是在這種背景下黨中央提出建設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系,繁榮和發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文化。
在改革開放和世界各種文化相互交流、相互碰撞、相互融合的情況下,建設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系,不可能也不應該消滅各種非社會主義價值文化,而只能在允許非社會主義價值文化存在的前提下,使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價值文化現實化,并使之成為引領和指導非社會主義價值文化的主流價值文化,從而實現社會主義文化的大繁榮大發展。
問題三:如何構建我國主流價值文化
在社會主義價值文化受到挑戰的情況下,要使之成為我國的主流價值文化,必須做好兩方面的工作,或者說,我國主流價值文化構建面臨著兩方面的任務:一是從理論的層面上對馬克思主義價值文化進行重新闡釋,并根據新的時代精神和實踐需要發展馬克思主義價值文化,形成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價值文化,使我們推行的價值文化在理論觀念上科學合理,有優勢、有影響力、有競爭力,能得到社會公眾的認同,能在黨和國家各項工作中得到貫徹落實。這樣,它才能夠在多種價值文化并存的情況下立于不敗之地,不僅不會被其他價值文化消解或排擠出局,相反能成為引領和指導其他價值文化的主流價值文化。二是在實踐的層面上要使具有影響力和競爭力的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價值文化的理論觀念變為現實,同時成為主流價值文化,使其他價值文化自覺自愿地接受它的引領和指導。
我國主流價值文化是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價值文化,其核心是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系。因此,構建我國主流價值文化的關鍵在于建設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系。建設社會主義價值體系當然包括理論建設,而理論建設要通過加強哲學社會科學研究來實現,尤其需要做好三方面的工作:一是要根據黨中央對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系的界定對其內容作深化研究,使其內容和結構更完善,并能與我國現實和當代世界對接。二是要研究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系如何現實化,特別是建設的方略、原則、途徑、方法等問題。三是要對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系的內容和精神進行闡釋和提煉,使之成為簡明的理想、理念、原則,以便于社會公眾接受,便于在黨和國家工作中貫徹落實。
在黨中央已經明確規定了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系內容的今天,從實踐上建設便成為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系建設的重點。從現實建設的角度看,建設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系需要著重做好四方面的工作,即使之現實化、主導化、大眾化、國際化。現實化就是要使它從理論變為現實,特別是要使它滲透到我國的社會主義經濟建設、政治建設、文化建設、社會建設以及生態文明建設之中,使它成為治國理政的觀念和原則,對我國社會主義文化起指導和規范作用。主導化就是在現實化的過程中和前提下,使它能引領和指導其他各種非主流文化,通過它的引領和指導進而實現社會主義文化的大繁榮大發展。大眾化就是在現實化、主導化的同時,通過對它準確而簡明的闡釋使它能為社會公眾普遍接受和認可,并通過宣傳教育使它成為具有凝聚力、向心力、滲透力的理想信念。國際化就是要使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價值觀的合理性得到世界的公認,并使它在當代世界多元文化格局中有影響力、競爭力。
如何看待中國文化走出去
倫敦奧運會帶給人們的不僅僅是一場盛大的運動盛會,更讓人們看到了多元文化的交流與碰撞。隨著時代發展,文化的交融滲透不可避免,如何在當今紛繁的形勢下保持中國文化先進性, 使世界關注和認可來自中國的聲音與態度,是亟需我們思考并實踐的問題。就目前來看,中國文化的走出去是水到渠成的,孔子學院在世界各地生根發芽,中國的演出團體走遍全球,那都不是當年梅蘭芳跑美國演幾場京劇能比的,說到底還是國力問題。國家能力提高是中國文化走出去在根子上的底氣。
關于我們 | About zj123 |法律聲明 | 友情鏈接 | 建議留言 | 網站地圖 | 聯系我們 | 最新資訊
客服:0571-87896971 客服傳真:0571-87298208 543059767 1091140425
中國電子商務網站百強 © 2002-2012 zj123.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浙ICP備11047537號-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