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
時間:2019年12月30日
信息來源:
快感究竟是什么,人類是否能不追求快感,而仍舊活在無上的喜悅及至樂之中?
我們多多少少都在追逐各式各樣的快感,包括智性上的、感性的或文化上的快感、如改革現狀、指導別人、為社會除惡行善的快感,知識的拓展、生理及經驗上的滿足、對于生命更深的理解以及足智多謀的快感等,幾其中之最,當然是擁有上帝的快感。
快感是形成社會的基本結構。我們從生到死,都在秘密地或處心積慮地,甚至明目張膽地追求快感。不論我們的快感是何種形式,我們心中都應該有數,因為就是它引導并設定了我們的生活方式。因此,我們每個人都應該專心地、慢慢地、細致地研究這個問題,這是十分重要的,因為尋求快感,不斷滋養、維系它,乃是生活的基本需求,缺少了它,生活就變得極其枯燥、愚蠢、孤獨,而且毫無意義。
你也許會問,那為什么不讓快感來引導生活?原因極其簡單:快感必定帶來痛苦、沮喪、憂傷及恐懼,或是因恐懼而滋生暴力。如果你要過這種生活,就去過吧!反正世界上大多數人都是如此。但是如果你想從這份痛苦中解脫,就必須了解快感是如何形成的。
認識快感,并不是要否定它。我們既不譴責它,也無意為它論斷是非,不過如果要探索它,你就必須張開眼睛,認清以下的事實:凡是不斷追逐快感的心,無可避免終將面對它的陰影及痛苦。即使我們只追逐快樂而躲避痛苦,這兩者仍然是無法分開的。
為什么人心總是渴望快感?不論我們做高尚或不高尚的事,老是挾著快感的暗流?為什么我們會懸在快感的危繩上受苦犧牲?快感到底是什么?它是如何進人我們的生命的?我不知道你們之中有沒有任何人問過自己這些問題,而且能追蹤它的答案一直到盡頭。
快感是經由四個階段產生的,也就是知覺、感覺、接觸及欲望。例如,我看到一輛漂亮的汽車,于是得到一種感覺,由看見生出某種反應,然后我觸摸它,或在想像中觸摸它,接著,便生出想要擁有它,而且想借著它來炫耀自己的欲望。 或者,我看到一朵可愛的云彩、襯著藍天的高山、春天里的一片嫩葉、壯麗的山谷、燦爛奪目的夕陽,或是一張動人的臉龐,聰慧、活潑、絲毫不匪呢害羞。我以極其愉悅的心情望著這些景物觀賞到忘我的地步,只留下了純粹的美—也就是愛。在這一剎那,所有的間題、焦慮及痛苦都置之腦后,只剩下那令人贊嘆的景物。我如果能以如此喻悅的心情觀賞它,事后立刻把它忘掉,就不會有任何后遺癥;反之,我的心念一進入,問題就來了。我的心智回想所見的景物,懷念它的美好,于是告訴自己,我想再多看它幾回,這時我的念頭就開始比較、評估,然后做了決定:“明天我還要再來看它。” 那原本只帶來剎那喜悅的經驗,便借著意念延續下去了。
性欲或其他欲望也類似于此。欲望本身并沒錯。這種反應十分正常,如果你用針刺我一下,除非我全身癱瘓,否則我一定會反應。但是當念頭一闖進來,這份愉悅的滋味就轉化成快感了。念頭不斷想重復這種經驗,重復愈多次,就演變為一種機械化的慣性反應;想得愈多,快感就愈加重。意念通過欲望創造并維系快感,使它延續不斷。因此我們可以說,對美好事物的欲求反應本來極其自然,但是念頭扭曲了它,念頭將它變成記憶,而記憶又借著不斷地想念而得到滋長。
當然,記憶在某一種層次上也有它存在的必要。缺少了它,日常生活幾乎無法進行,它在自己的領域內,必須發揮功效,但是在某一種心智狀態中,它是沒有什么容身之地的。一個不被記憶麻痹的心,才能享有真正的自由。
你是否注意過,如果你以全副心神與某物相應,事后你不會有太多的記憶?但如果你沒有付出全部的心力應對某些挑戰,就會產生矛盾掙扎,由此又衍生出困惑及苦樂的感受。這份掙扎強化了記憶,其他的記憶又來助長此記憶,于是這個記憶群便成了生活中各種反應的主使者。凡是來自記憶的東西都是陳舊的,因此其中沒有自由。意念之中根本沒有所謂自由這樣東西,那全都是一些毫無意義的妄想。
意念只是記憶、經驗及知識的反應,毫無創意可言。正因為它是陳舊的,所以你在剎那間看到及感受到的愉悅和震撼,也變得陳舊不堪。你只能從陳舊的而非嶄新的經驗中引發快感。在嶄新的當下,根本沒有時間的存在。
因此,如果你能觀看所有的事物—一張臉龐、一件印度紗麗彩衣、在陽光下閃爍的水面或任何使你愉悅的事物,而能不讓快感滲人,也就是說,如果你能觀賞它們,而不期望重復這個經驗,那么痛苦及恐懼便無從生起,而只剩下了無可言喻的喜樂。
好好觀察你自己,你會發現,就是這種想重復快感的需求,才不斷帶給人掙扎及痛苦,因為它絕不可能和昨天的感受一樣。不只是你的美感需求,甚至在心靈本質上,你都拼命想重復同樣的愉悅經驗,結果卻因為沒有得到滿足而傷心失望。
如果你的小小快感沒有得到滿足,你會怎么反應?如果你得不到自己想要的東西,你通常會變得焦躁、嫉妒和怨恨。你想喝酒、抽煙、滿足性欲或任何需求卻不能滿足時,你可曾注意過當時內心的掙扎?那種種現象其實都可以歸結為“恐懼”兩個字,不是嗎?你害怕得不到自己所要的,也害怕失去自己所擁有的。譬如某個跟隨你多年的信仰或理念被不可抗拒的力量或生活動搖了,你難道不害怕完全失去支柱嗎?那份多年來帶給你滿足和快感的信念一旦被撤除,你會落得進退失據,因而感到空虛害怕,直到你找到另一份信念、另一種快感為止。
對于我來說,一切就是這么簡單。正因為它如此簡單,我們才不愿意重視它的單純,我們常把每件事都搞得太復雜了。如果你的妻子移情別戀,你會不會因嫉妒而憤怒?你難道不憎一恨那名勾引她的人嗎?其實這些反應不外是一種恐懼,你只是害怕失去那位終身伴侶所帶給你的快感,以及某種因占有而產生的安全感和保障。
你既然已經明白只要一開始追逐快感,就有痛苦相隨,而你還是甘心如此,那倒也無妨,只要你不是迷迷糊糊地陷在里面就好。如果你想要停止對快感的追逐(其實也就是停止痛苦),你栽必須全神貫注于決感的形成,但是不必效法出家人或苦行僧的禁欲,你應該正視快感的整體意識及其價值,然后才能享有生活的喜悅。喜悅不是想出來的,而是當下直接的感受,你一去想它,它立刻轉為快感。所謂“活在當下”,就是在剎那間領會其中的美及喜悅,而不眷戀它所帶來的快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