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
時間:2020年03月26日
信息來源:
安全將伴隨5G建設共推進 上市公司搶先布局5G安全
“安全將伴隨5G基建共同推進,市場需求也是一樣。5G作為數字基建的核心,相應的安全功課就應該盡量提前做好。”騰訊安全戰略研究中心新技術首席研究員翟尤昨日表示。
3月24日,工信部發布《關于推動5G加快發展的通知》(下稱《通知》),其中“著力構建5G安全保障體系”作為“網絡”“應用”“技術”“安全”這4個重點環節之一,獨立成章,明確了5G安全保障的重要地位。無論是技術研發、產業規劃,還是企業部署,安全已成為5G發展“閉環”的重要組成部分。
5G對安全保障提出更高要求
5G令萬物互聯成為可能。憑借高帶寬、低時延、高可靠的特性,5G在車聯網、智慧城市、工業互聯網等領域都有廣泛應用,與此同時,面向IoT智能設備終端的攻擊頻率也將呈上升趨勢。
奇安信集團董事長齊向東表示:“5G是新基建的核心技術,安全風險集中在應用場景和接入設備上。”具體來說,一是IoT安全挑戰,為了滿足廠家和用戶對IoT設備體積更小、價格更低的需求,終端接入變得更為簡單、數量更多,帶來了認證難、審查難、控制難等安全問題;二是大數據安全挑戰,IoT設備一經開啟,每秒都在不斷產生數據,1個攝像頭1小時內大約會產生2GB的數據,1臺自動駕駛汽車每秒就產生1GB的數據,實時吞吐的數據量很大,容易被篡改和竊取;三是場景安全挑戰,5G開啟了真正的個性化安全時代,不同場景的安全需求千差萬別,面臨著安全防護手段與業務系統不匹配等安全風險,例如5G遠程手術,一旦遭遇網絡攻擊,可能會威脅到生命安全。
“以5G為代表的新基建對安全保障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物理空間和虛擬空間互相滲透,兩個空間的安全都需要保障。”三六零城市安全集團系統設計部總監李曉明認為。
此次發布的《通知》從“加強5G網絡基礎設施安全保障”“強化5G網絡數據安全保護”“培育5G網絡安全產業生態”這3個維度,對構建5G安全保障體系提出了具體要求。其中,在“5G關鍵信息基礎設施安全保障”方面,5G核心系統、網絡切片、移動邊緣計算平臺等新型網絡設施的安全防護均被重點提及。這意味著傳統網絡安全“發現問題、解決問題”的研究和部署方式已無法滿足5G時代的需求,安全防護必須與5G網絡基建同步進行部署。此外,《通知》對5G典型場景數據安全的評估、責任劃分等也提出了要求。
上市公司搶先布局5G安全
任子行、三六零等網絡安全上市公司,都已針對5G安全有所布局;而安全也已成為騰訊、網宿科技等產業鏈關聯公司的解決方案“組件”。
翟尤介紹,騰訊整體安全人員團隊已超過3500人,并在多個5G項目中提供了相應的安全服務。以雷神山和火神山的5G直播為例,騰訊安全為用戶提供全面的安全服務,保障業務平穩運行。此外,騰訊在自動駕駛、云游戲等其他產業互聯網安全領域也有研究成果。
任子行在投資者互動平臺表示,公司順應工業互聯網和5G時代的發展,在工業互聯網安全監測及態勢感知、5G網絡及信息安全管理、物聯網的資源及網絡信息安全管理等方面進行戰略性投入,研究并推動5G與工業控制、工業互聯網、物聯網等新業務場景的融合發展,為工業互聯網及5G的發展提供安全保障。
東信和平透露,5G通信技術大力推動了物聯網的發展和應用,公司充分發揮自身在數字身份識別和數據安全保護方面的核心技術,不斷推進在工業物聯網和消費類電子等物聯網安全領域業務的延伸。
網宿科技通過互動易表示,公司業務布局聚焦CDN、云安全、云計算及邊緣計算等業務領域及海外市場的業務拓展。
在5G安全的布局上,國有資本和民營資本正并肩同行。李曉明認為,新基建強調了國有企業投資,同時也要調動民間投資的積極性,這對民營企業是一個利好消息。
在如今的A股網絡安全板塊,不少公司已經引入了國有資本。其中,南洋股份引入的第三大股東電科網信,其實控人為中國電子科技集團有限公司,后者旗下還有衛士通、綠盟科技等安全領域龍頭企業。此外,電子數據取證領域龍頭企業美亞柏科此前通過協議轉讓的方式引入國投智能作為公司控股股東,國務院國資委成為公司的實控人。
“整體來看,5G時代的許多安全需求規模更大、結構更復雜,一些安全問題的威脅性也更大,甚至需要生態層面的合作才能真正解決。”翟尤認為。
(文章來源:上海證券報)
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權請聯系我們
聲明:轉載此文是出于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來源標注錯誤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權益,請作者持權屬證明與本網聯系,我們將及時更正、刪除,謝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