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
時間:2020年04月20日
信息來源:
如今,由于全球性的競爭,運營對于制造型企業健康發展、乃至于生存的重要性在以下三個方面都大大超過從前了:
1.成本(cost)。成本是一個傳統的競爭維度,它直是運營管理的主要板塊。
勞動力、原材料和設備的有效利用對于保持成本競爭力是非常必要的。然而,我們應該注意到,從顧客的立場來看,單位成本(unit cost) (總成本/總數量)才是關鍵,這意味著總成本的降低和總數量的增加都是有價值的OM目標。
2.質量(Quality)。
20 世紀80年代在美國形成了一個廣泛認同的觀點,即質量是一個十分關鍵的競爭武器。當然,能被顧客所看見的外部質量一直是制造的關注點:而80年代的質量革命則使得人們開始關注制造過程每個階段的內部質量,以及它和客戶滿意度的關系。運營管理的一-些內容,如統計過程控制、人因和物流控制,已經在作為全面質量t管理(totalquality management, TQM)戰略的組成部分悄悄出現這一背景下。
3.速度(Speed)。盡管成本和質量依然占據著關鍵地位,90 年代確實可以被稱為速度的十年(decade of speed)。快速的新產品開發,加上快速的送貨,構成了許多行業先行者所采用的基于時間的競爭(time-based competition, TBC) 戰略。
快速向市場推出新產品需要使執行與開發任務并行開展,同時也需要快速爬坡的制造能力。由于沒有低效率的剩余庫存,快速反應交貨要求更短的制造周期、更可靠的制造過程以及各種職能的有效配合(如銷售和制造)。這些問題是運營管理的中心內容,在這本書中這些內容將被反復地提到。
這三個方面廣泛地適用于大多數制造企業,但是他們的相對重要性對于不同的企業來說顯然是不同的。
日用商品的生產商(如小蘇打、螺絲、電阻器)關鍵是靠生產效率,因為低成本是生存的前提條件;奢侈品的生產商( 如豪華轎車、名貴的手表、皮面裝幀的書)要依靠質量來保有市場;高科技產品的生產商(如電腦、受專利保護的藥物、高端的消費電子產品)要求新產品的引入速度要具有競爭力,并且在產品有限的經濟生命周期內最大化地開發其潛在效益。顯然,這些不同環境的管理挑戰是不同的。既然運營密切影響著成本、質量和速度,那么運營管理在它們之中也就分別具有著關鍵的戰略意義
(文章來源:工廠物理學 作者是(美)霍普(Wallace J. Hopp)、斯皮爾曼(Mark L. Spearman) )
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權請聯系我們
聲明:轉載此文是出于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著贊同其觀點或證實其描述。文章內容僅供參考,不構成任何建議。若有來源標注錯誤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權益,請作者持權屬證明與本網聯系,我們將及時更正、刪除,謝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