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
時間:2020年06月30日
信息來源:
改變供應商或者買方的議價能力 產業結構的變化
截至目前,我們已經對競爭力量逐個進行了討論。實踐證明,產業結構相對比較穩定,產業盈利能力的差別也一直持續存在。然而,產業結構會不斷經歷微調,有時甚至會經歷突變。
結構的變化可能來自于產業外部,也可能來自于產業內部。產業結構的變化可以提高產業利潤,也可以降低產業利潤。這一變化可能由技術變化引起,也可能由客戶需要的變化及其他情況引起。“五力模型”為確定產業最重要的發展和預計這一發展對產業吸引力造成的影響提供了一套體系。
新進入威脅的轉移
上述提到的7種門檻中,任何一種發生變化都會提高或者降低新進入的威脅。比如,專利的到期會催生出新進入者。默克公司的Zocor降膽固醇藥物專利到期的當天,便有3家制藥公司打入了這一藥品的市場。相反,冰激凌產業中不斷增加的產品已經逐漸塞滿了商店的冰柜,從而使得新的冰激凌制造商很難在北美和歐洲市場占有一席之地。
領先的競爭者的戰略決策經常會對進入威脅產生很大的影響。比如,自20世紀70年代開始,諸如沃爾瑪、凱馬特和玩具反斗城等零售商便開始采取新的采購、分銷和儲存控制技術,投入了大量的固定成本,包括建立自動配貨中心、條碼和銷售點終端。這些投資提高了規模經濟效益并使得小規模的零售商難以與之競爭(現存的小規模競爭者也難以繼續生存下去)。
改變供應商或者買方的議價能力
事關供應商和買方的關鍵實力的因素隨時間變化而變化,他們的影響力也會相應地提高或者降低。比如,在全球家電產業中,包括伊萊克斯、通用電氣和惠而浦等的競爭者都受到了零售渠道合并的影響(比如,家電專賣店風光不再,而諸如美國的百思買和家得寶等大型零售商卻風頭正勁)。另外一個例子是旅行社,它們依靠航空公司而成為關鍵的供應商。當互聯網使航空公司能夠直接向客戶售賣票時,航空公司便大大提高了自己對旅行社傭金的議價能力。
文章摘抄于:《競爭論》 作者:(美)邁克爾·波特
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權請聯系我們
聲明:轉載此文是出于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著贊同其觀點或證實其描述。文章內容僅供參考,不構成任何建議。若有來源標注錯誤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權益,請作者持權屬證明與本網聯系,我們將及時更正、刪除,謝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