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場國際金融風暴,讓“率先下海”的浙江臺州實實在在嗆了海水。知不足,然后補。在化危機為機遇的艱難歷程中,臺州人因勢利導,補齊短板,使臺州經濟重現勃勃生機。臺州的經驗告訴我們:經濟一時出現困難并不可怕,可怕的是,面對困難怨天尤人,一蹶不振。經驗一再告訴我們:辦法總比困難多,只要迎著困難走過去,想方設法解困紓難,才可能不斷取得新的突破。 ——編者
臺州向海,有海之門之稱。
“浮天滄海遠。”站在路橋三山涂圍墾區抬眼望去,遠處,海天茫茫一片;近處,灘涂平坦如砥。海天相接處,一艘艘貨輪進進出出;腳下灘涂上,吊塔隆隆,腳手架桅桿般林立。“不久,這里將矗起一座全新的工業新城。從金融危機中走出來的臺州,憑借新的平臺,還要站在新一輪經濟發展的潮頭。”臺州市委書記陳鐵雄將手往眼前的灘涂一揮。
“先行之地”顯出“疲態”,轉型升級迫在眉睫
這是一塊經濟發展的熱土。
即便在富庶的浙江省,臺州人也是“有錢”的代表。家具、閥門、水泵、電機,塑料模具、汽摩配、縫紉機……塊狀經濟如星火燎原。改革開放以來,臺州成為公認的市場經濟先行之地:民營企業率先崛起,股份合作制先行一步,臺州站到了市場經濟的潮頭。
率先“起跑”的臺州,近幾年開始失去鋒芒,顯出了“疲態”。相關數據頗能說明問題:1991年到1995年,臺州GDP增速每年都超過20%,領浙江之先;之后10年,增速放緩到10%以上,處于浙江中游;而到2008年這一危機之年,臺州國內生產總值增速在浙江排名僅為倒數第三……更讓人憂心的是,形勢最緊張的幾個月,工業投入一度同比下降近50%。
這,意味著臺州在未來的競爭中,將面臨前所未有的劣勢。
“哪怕沒有國際金融危機的影響,臺州經濟也到了必須轉型的時候!我們的優勢已經不在,劣勢卻開始顯現。”陳鐵雄一針見血。
先行之地,開始反思“后發劣勢”。發展之初,臺州工業靠的是做別人不愿做的產品,快速模仿,產品檔次低、經營粗放、管理落后。“這是一個‘低水平增長陷阱’:附加值低,成本低,價格低,但產品還是有市場,銷售每年增長30%—40%,外貿增幅每年達到50%。近10年的增長,都是這樣的模式。”陳鐵雄說:“把眼前的利益看高了,就難以思考長遠發展問題。譬如,我們企業的前景到底如何?在未來的市場競爭中能否贏得先機?在金融危機沖擊來臨以前,許多企業都沒有好好思考這一問題。”
耽溺于怪圈,腳步難免蹣跚。2008年9月,金融危機不期而至,當地著名企業飛躍集團一夜之間瀕臨倒閉,臺州存在的企業治理結構不完善、技術創新優勢不明顯、企業管理粗放、抗風險能力低下……這些原本一直被經濟高速增長掩蓋的問題,以一種令人痛心的方式顯現出來。
原有的體制優勢不復存在。臺州經濟,何去何從?
囿于“家天下”,企業只能在庭院里打轉轉,“有形之手”力推股權優化
2009年初,一項“民營企業股權重構三年行動計劃”放上了臺州市委、市政府的案頭。引導100家上規模的民企進行股份重構,明晰產權,推動員工持股。引入戰略投資者,推進企業并購,強強聯合……政府開始運用“有形之手”,逼著企業推進股權改造。
為什么要如此力推股權結構優化?是“飛躍事件”,讓臺州上下深受震動。這個曾被視為民企標桿的明星企業,為何在沖擊來臨時,會如此不堪一擊?在臺州市經委主任張銳敏看來,飛躍股權單一導致的決策拍腦袋,才是其失敗的最大隱患。
其實,飛躍,絕非個案。類似弊端,臺州企業普遍存在:寧為雞頭、不為鳳尾的傳統觀念,使得臺州大多數的企業,資本結構保守,家族“一股獨大”。張銳敏分析,囿于“家天下”,股權不開放,人才便無以集聚,現代經營理念便無以滲透,政策活力也無以釋放,企業就只能在庭院的窠臼里打轉轉。走向大海?難!
股權改造,對企業來說,生命攸關。在以民營經濟為主的臺州全面推開,難度可想而知。
認準了方向,百折不回。這是闖海人的氣魄。臺州市委、市政府出臺政策:股權改造,列入黨委政府目標考核。哪些企業需要完成股份改革,年初列出計劃,年末檢查驗收。
為鼓勵企業上市,臺州各級黨委、政府加強引導,每個縣市區都設立了幾千萬資金支持企業改制,改制涉及的房產證、地產證變化需要補交稅費,政府先墊付資金,不增加企業負擔。
為統一思想,市委書記親自上陣講課動員。
掙脫傳統習慣束縛,非一朝一夕之功。新政推行伊始,不少企業一時轉不過彎……
這一做法,甚至讓臺州一度背上“國進民退”的名聲。
不過,事實最能說明問題。五洲船業董事長潘學劍開玩笑:“要認同股權改造,可不容易。我們臺州人腦袋是圓的——很靈活,但疊不起來!現在看來,兼并合股這條路算走對了,五指并起來才是個拳頭,拳頭打出去才有力。”
當地最老的國企黃巖罐頭廠“鳳凰涅槃”的經歷,生動地詮釋了潘學劍的觀點。2008年在政府推動下,奄奄一息的黃巖罐頭廠拍賣給了一個名不見經傳的企業浙江海之夢,從水果罐頭生產轉向了產業優勢明顯的速凍魚片。原董事長吳曉冬成了新的黃罐食品股份有限公司總經理:“改制活了新黃罐!通過兩年轉型,體制徹底理順,產品結構徹底調整,內銷量越來越大,兩年實現產值翻番,今年可能再翻番。”
春華秋實,隨著時間推移,股權重構的意義已得到了全面的體現。目前,臺州已有16家上市公司,還有25家處于準備期。這批大企業,基本都是當地的產業龍頭,背后帶著一個個塊狀經濟。隨著這批先頭部隊邁上現代大企業的平臺,帶動的將是整個板塊的臺州經濟。
從“臺州制造”到 “臺州創造”,臺州經濟從模仿走向創新
毋庸諱言,起步于模仿的臺州制造,前些年已經陷入“四低”式增長怪圈:低端產業、低附加值產品、低層次技術、低價格競爭。
“要走出低水平增長陷阱,必須提升價值鏈。現在外圍需求不斷增長的局面不復存在,低附加值生產的路子只會越走越窄。臺州要走的新路是:全力提升裝備、技術和勞動者素質。”陳鐵雄語氣堅定。
意欲走出怪圈的臺州,對技術、人才的渴望,前所未有。
2008年9月,經濟“嚴霜”正濃時,臺州邀請30多位兩院院士為當地60多家骨干企業把脈開展合作。2009年11月,158家高校、科研院所和數百家臺州企業進行對接洽談,達成近600個合作項目,計劃引進1000多名各類高層次人才。今年4月22日至23日,一支45人組成的院士專家隊伍再次來到臺州。據不完全統計,2009年,臺州各類企業共和全國400多家高校展開合作,技術成果簽約意向和交易超過20億元。
同時,臺州企業研發投入占銷售比例已經連續6年位居浙江省首位,企業發明授權、高新技術企業、國家級示范生產力促進中心均居浙江前列,成為國家知識產權試點城市。
有了科技支撐,臺州經濟正從模仿走向創新。
汽車、醫藥……幾大產業集群的異軍突起,正是這一變化的寫照。臺州的醫藥化工產業已經擁有500多個品種的化學原料藥及其中間體,有5家上市公司,海正藥業是中國唯一一家由世界衛生組織指定的全球抗結核病藥物生產企業,臺州成為中國原料藥生產出口基地。
現在,臺州人雄心勃勃:臺州灣新區未來10年將創造5000億元產值,相當于再造一個新臺州……
(載7月12日《 人民日報 》)
關于我們 | About zj123 |法律聲明 | 友情鏈接 | 建議留言 | 網站地圖 | 聯系我們 | 最新資訊
客服:0571-87896971 客服傳真:0571-87298208 543059767 1091140425
中國電子商務網站百強 © 2002-2012 zj123.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浙ICP備11047537號-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