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記者 項 敏
時間:2010年08月12日
信息來源:中國青田網
8月11日我縣將舉行旅游工作大會,謀劃旅游發展大計。今年,我縣旅游形勢一片大好,上半年已接待游客88.47萬人次,同比增長26.47%;實現旅游總收入11.8億元,同比增長25.6%。尤其以文化旅游凸顯出來,首個4A中國石雕文化旅游區和中國石文化之都已經收入囊中,正在創建的石門洞4A景區也在文化上作大手筆,劉伯溫和陳誠的名人文化在這里得到淋漓盡致的體現。而因為歐陸文化與山水文化完美結合的縣城,正逐漸成為文化旅游的集聚地。正如縣委書記王通林說,青田是非常適合旅游的地方,我們有山水,還有文化,如果要來青田旅游,要去地方很多。我們縣城就是非常好的旅游景點,南邊有石雕文化,北邊有歐陸風情。縣委副書記、縣長徐光文10日專門調研和督查旅游項目建設時也明確要求,要深入挖掘旅游內涵,打造具有僑鄉特色的文化旅游品牌。
就我縣目前的旅游發展工作來看,兩個4A景區創建是我縣旅游發展的重中之重。中國石文化旅游區4A已經獲得,而石門洞4A創建處于關鍵時刻。
記者近日在石門洞創4A景區看到,木工、泥水工、油漆工來回穿梭,他們或鋸刨鑿刻,或打磨刷漆,動作嫻熟而流暢,整個建設現場緊張而富有節奏感。“目前指揮部正在加快建設,爭取在10月1日給游客呈現一個全新的石門洞。”石門洞管理委員會主任、石門洞4A創建指揮部常務副指揮劉建民告訴記者。石門洞創4A景區是繼我縣中國石雕文化旅游區4A景區創建成功后,又一個正在全力打造的國家4A級景區。
我縣位于風光秀美的甌江之畔,旅游資源豐富。但是在以山水見長的浙江,特別又是主打山水品牌的麗水,一般的山水美景難以做到木秀于林。如何提升旅游的層次,增強旅游業的競爭力迫在眉睫。
“要提升旅游層次,關鍵是走內涵式發展道路,提高旅游的文化含量。”這是中宣部部長劉云山在博鰲國際旅游論壇上的一番話,這又何嘗不是我們發展旅游產業的一個重要指針?
文化是旅游的靈魂,旅游是文化的載體。作為千年古縣,我縣燦爛的“石雕文化”、“華僑文化”、“名人文化”為我們留下了豐富的文化資源,這些也是我們發展文化旅游、繁榮旅游文化的深厚基礎。
石門洞4A景區創建過程中,我縣在保護原有自然風光的基礎上,深入挖掘與劉基有關的旅游元素,把整個景區分為石門飛瀑景區和伯溫懷古景區來完善提升,讓人們在參觀歷史古跡、游覽山水風光時,能深刻感觸劉基文化的脈搏、感知劉基文化神韻。
與此有異曲同工之效的還有中國石雕旅游景區。去年,我縣把千絲巖風景旅游區與具有6000多年歷史的石雕文化有機結合,打造出了中國首個以石文化為主題的國家4A級旅游景區。此外,在縣城,有中西文化合璧的酒吧、咖啡一條街,享受歐陸風情的同時,還可以品味我縣悠久的華僑文化。還有方山龍現,這個由聯合國糧農組織命名的田魚村,其稻田共生系統入選全球重要農業文化遺產保護項目,在這里,可以吃農家飯菜、游山水田園,看僑鄉風情、住農家房舍。
有了文化的內涵和底蘊,我縣的旅游憑添了無限魅力。如何做好旅游發展這篇文章,還需要做大量的工作,但目前最主要的還是要充分發揮“三鄉文化”優勢,用文化把景點與景點,景區與景區“串珠成鏈”,真正使旅游業成為一種綜合性強、關聯度高、產業鏈長、涉及面廣、拉動力大的經濟文化型產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