據新華社消息 2010年中國經濟“成績單”20日正式公布。面對極為復雜的國內外經濟環境,中國經濟不但在四季度扭轉了增速逐季回落的趨勢,而且全年實現了兩位數增長。然而,通脹壓力仍然較大,轉變發展方式仍待實質突破,2011年中國經濟仍面臨諸多考驗。
10.3%
經濟
步入“自主增長”軌道
國家統計局公布的數據顯示,繼2009年中國經濟實現9.2%的增速后,2010年又比上年增長10.3%,創下了應對國際金融危機以來的新高。
更令人欣慰的是,前三季度增速逐季回落的中國經濟,增速在第四季度出現反彈,達到9.8%。
“這就意味著中國經濟既避免了可能出現的過熱苗頭,也避免了大家擔心的‘二次探底’,正向自主增長的正常軌道過渡和演進。”國家統計局局長馬建堂在新聞發布會上說。
國務院發展研究中心研究員張立群指出,2009年中國經濟的特點是企穩向好,2010年是穩定增長。中國經濟的增長動力正逐步從政府推動轉向市場驅動,已初步在市場基礎上實現一個相對較高的增長。
“十一五”期間,中國經濟實現了年均11%以上的增長,而物價的年均上漲率為2.9%。國家信息中心經濟預測部副主任祝寶良指出,這樣的經濟增速和物價漲幅,是歷次五年計劃(規劃)中的最佳搭配之一。
2011年經濟走勢又將如何?交通銀行金融研究中心宏觀分析師唐建偉說,隨著刺激政策逐步退出,2010年中國經濟增長加速主要是因為消費等內生動力恢復。2011年經濟增長將穩健起步,在消費保持平穩增長、投資和出口增速可能回落的情況下,增速可能呈現“前低后高”走勢,全年增速預計達9.8%左右。
4.6%“惡性通脹”難出現
如果說經濟走上穩定增長之路是一“喜”的話,那么較大的通脹壓力就是當前經濟的一“憂”。
如外界所料,一路連續上漲的CPI在2010年11月份“破五”之后漲勢略緩,12月份同比漲幅回落到4.6%,但這并不足以打消人們對通脹壓力的擔憂。
“各級政府調控物價的努力在12月份取得了明顯成效。不過,2011年物價上漲的壓力還確實存在。”馬建堂說,2011年物價既存在上漲壓力,也存在可以調控的有利條件。
數據顯示,2010年12月份CPI同比漲幅的回落,主要來自蔬菜等食品價格漲幅的回落。在央行連續采取上調存款準備金率、加息等措施后,貨幣供應量增速明顯回落。
國家統計局總經濟師姚景源坦言,美國量化寬松的貨幣政策導致國際大宗產品價格暴漲、熱錢流動,加大了中國輸入性通脹壓力。此外,國內工資在上漲,資源價格在上調,成本推動的物價上漲壓力也不小。
“控制通脹壓力是眼前最急迫的問題。”中國社科院研究員張曉晶認為,2011年應對通脹壓力首先還是要控制貨幣信貸的總量。此外,資源價格改革要漸進,要加強資本管制。
關于我們 | About zj123 |法律聲明 | 友情鏈接 | 建議留言 | 網站地圖 | 聯系我們 | 最新資訊
客服:0571-87896971 客服傳真:0571-87298208 543059767 1091140425
中國電子商務網站百強 © 2002-2012 zj123.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浙ICP備11047537號-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