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春夏,溫州歐式咖啡館爆發了一輪新投資熱潮,眼下,歐式咖啡館在溫州遍地開花,在煥發新“咖啡商機”的同時,也帶來了市場擴張的新問題。
兩年前,當歐式咖啡館出現在溫州街頭時,人們并不看好這種“洋”商業,溫州并非國際化城市,溫州人也缺乏喝咖啡的習慣,從拉芳舍、舍得坊等咖啡美食餐廳可以看出——這些經營多年的餐廳,亮點仍然是菜肴,咖啡大多只是贈品。然而,兩年以來,尤其是今年春夏,歐式咖啡館已成為溫州街頭巷尾的一道亮麗風景線,目前這道風景線還在迅速蔓延……
令人亢奮的咖啡
“我們也準備開歐式咖啡館,”溫州市拉芳舍投資發展有限公司總經理林小芬坦率地說。眼下靠咖啡、美食起家的拉芳舍正在緊張地籌備歐式咖啡館的開張,咖啡館名字將仍啟用“拉芳舍”這個品牌,定位中高端,主陣地為市區鬧市區,面積約為一兩百平方米。
拉芳舍要試水歐式咖啡館,不僅是因為看到大街小巷一夜間冒出來的眾多歐式咖啡館,也因其現有品牌門店里的咖啡飲品的高點擊率。據稱,一家拉芳舍中等規模的門店里,一天咖啡飲品的銷售量達300杯左右。
而擁有多美麗、百勝蜂等品牌的溫州另一家餐飲連鎖企業百盈企業已先行一步,在車站大道開出了“私享”咖啡館,而就在最近的幾個月里進軍歐式咖啡館還有許多手持現金的民間投資人或其他領域的企業主,這道歐式咖啡館風景線已由市區蔓延到瑞安、樂清、蒼南等經濟發達縣市的經濟強鎮。據業內人士估計,目前在市區約有三四十家歐式咖啡館,比去年同期增加一倍左右。“說來你可能也不會相信,瑞安城區今年夏天兩三個月時間就冒出了二十來家歐式咖啡館,”一品牌歐式咖啡館的老總也頗感詫異地說。
“根本沒有想到,今年歐式咖啡館會開得這么多,”年初剛加入歐式咖啡館之列的席勒(化名)顯得有些不安。做汽車銷售的席勒,通過朋友了解到關于歐式咖啡館的生意情況,于是結合手頭的業務,投資了五六十萬元在一經濟強鎮開了家歐式咖啡館。在最初的計劃里,席勒希望最遲能在兩三年里收回全部投資。然而,從現在看,席勒的預計有些“失算”了,歐式咖啡的大量涌現,使尚在培育中的喝咖啡群體迅速地得以分流,致使一些咖啡館的生意受到不小影響,即便是LAVA、OPPO等知名品牌的門店也不例外。“咖啡館增加了這么多,生意不受影響根本不可能,” LAVA創始人之一的胡曉峰略顯無奈地說。
如此激烈的模仿
對胡曉峰來說,最頭痛的事并非門店生意受數量劇增的咖啡館影響,是遭受新進入者的頻頻模仿。
“在我們OPPO南門店旁新開出的一家咖啡館,裝修等方面的風格與我們門店不分上下,”溫州歐柏管理有限公司一高層也這樣反映。
相關品牌咖啡館的人士表示,許多模仿了品牌咖啡館裝修風格的咖啡館,往往也會模仿其他可以模仿到的方面,包括咖啡飲品種類、背景音樂、衛生間設施等。記者走訪了市區的數家今年夏天剛開業的咖啡館,相關服務員幾乎毫不諱言,各歐式咖啡館內的菜式差別不大。部分品牌咖啡館稱去年秋天以來頻現菜單丟失情況,不久前包括OPPO在內的品牌咖啡館還在門前貼告示,以提示同行的不軌行為。
LAVA、OPPO等品牌咖啡館的相關人士還表示,他們接到各門店服務員反映,有顧客到店后,一邊喝咖啡一邊就拿出相機“咔嚓”。相關品牌咖啡館的人士表示,隨著歐式咖啡館劇增,模仿之風也越刮越盛,主要是因為很多新進入者之前完全是行外人,缺乏餐飲方面的經營經驗,更不用說咖啡方面的經營經驗了,因此只能通過模仿起家。
咖啡加美食的沖擊
眼下,歐式咖啡館還面臨像拉芳舍、舍得坊、COCO咖啡等咖啡美食餐廳的份額爭奪。相關歐式咖啡館的人士一致認為,目前歐式咖啡消費人群的增長遠未跟上歐式咖啡館的擴張。
“推出歐式咖啡館后,我們不會減少拉芳舍咖啡美食門店的咖啡種類,”林小芬直截了當地說。而且,拉芳舍咖啡美食門店還會繼續大量派發咖啡券,以吸引人們消費菜品。同樣,目前舍得坊也以贈送咖啡券的方式進行長期的促銷,只要在舍得坊消費就可索取相關咖啡優惠券,再次消費時只要加1元至5元不等,即可獲得一杯咖啡。相關咖啡美食餐廳的經營者表示,他們目前仍將咖啡作為餐廳的贈券,主要是目前喝咖啡已逐步成為溫州人的一種時尚,這可以提高餐廳業績。
林小芬表示,咖啡美食餐廳繼續保留咖啡,比歐式咖啡館吸引咖啡愛好者更有優勢,“咖啡美食餐廳不僅可以喝咖啡,還可以點菜吃飯,而歐式咖啡館一般只能點咖啡,吃的東西很少”。據了解,歐式咖啡館除了二三十種咖啡之外,吃的東西一般就是牛肉干、開心果、瓜子之類的干貨或進口類零食及蛋糕等糕點類食品,部分咖啡館會有意式面點或牛排之類主食。
正因如此,歐式咖啡館的顧客要么是真正的咖啡愛好者,要么就是商務類人士,坐下來聊上一會兒,而不是邊吃飯邊談事那類。相關歐式咖啡館的人士也承認,他們的顧客更多的是年輕人及一些回溫的華僑等。
誰將會是贏者?
對于咖啡美食餐廳來說,歐式咖啡館遍地開花,帶來的是咖啡文化的更加普及,據了解,拉芳舍的咖啡飲品的種類與菜式種類相當。
歐式咖啡館投資者要想異軍突起,首先要處理好的應是內部“矛盾”——阻止惡性模仿等。在這一點上,已有多年發展歷史的咖啡美食餐廳,或許可給歐式咖啡館一些借鑒作用。相關人士指出,咖啡美食餐廳在發展之初也同樣面臨相互模仿的局面,但是很快就有投資者走出自己的路子,要么迅速擴張發展品牌,要么不斷尋找適合于溫州人口味的菜品走特色路線。“最早,我確實是模仿上島咖啡,但是我們結合了溫州的特色,做出了自己的特點,”林小芬毫不避諱地說。實際上,拉芳舍目前在開發菜品上也少不了模仿,據稱有數十人在全國各地尋找特色菜,經過改良成為適合溫州人口味的菜品。創辦僅七年的拉芳舍,目前已成功在全國各地開出百余家門店。
關于這些,歐式咖啡館中LAVA、OPPO等較早創立的品牌似乎也意識到其中的發展密鑰。像LAVA,成立兩年有余,一直在尋找一個成熟時機再加速擴張。而對于OPPO來說,在借鑒國外成功運營模式的前提下,欲借助加盟這種方式加快擴張步伐。
但是,從表面看來,LAVA、OPPO等歐式咖啡品牌均有“失策”之處,LAVA在強化自身之時,市場卻被紛涌而入的投資者所搶占,至少溫州本地市場是如此,而OPPO則讓加盟者難以感覺獲得除了品牌與操作流程管理之外的東西。正是這一點,有知情人士表示,OPPO市區有兩家門店在獲得其操作流程管理后,計劃退出加盟獨立運作。
今年初剛開歐式咖啡館的席勒,原計劃尋找LAVA、OPPO、戈佐等有一定知名度的品牌加盟,但經過了解后,發現除了獲得這些品牌幾年的品牌使用期及操作流程管理與員工培訓外,很少得到其他的,而一個加盟期至少需要支持二三十萬元的費用,感覺很不劃算,最終選擇了自創品牌。
然而,當席勒摸索出開歐式咖啡館的門道之后,發現自己的門店還缺經驗豐富的店長,四處托朋友“挖角”。可是,經歷一輪快速擴張后的歐式咖啡館,即使是像LAVA、OPPO等品牌也非常需要豐富的門店管理人員。有知情人士表示,在這一輪歐式咖啡館擴張中,那些經驗豐富的咖啡館門店管理人員,或主動離職尋找投資人合伙創新品牌,或被投資人“挖角”。
這樣一來,歐式咖啡館要成為一個勝者,似乎還需一段很長的路來磨礪。
關于我們 | About zj123 |法律聲明 | 友情鏈接 | 建議留言 | 網站地圖 | 聯系我們 | 最新資訊
客服:0571-87896971 客服傳真:0571-87298208 543059767 1091140425
中國電子商務網站百強 © 2002-2012 zj123.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浙ICP備11047537號-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