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使創新奏效:如何創新決定創新成果
現在,你應該為獲得創新成果做好充分準備。這可不是一般的小招數。因為每個企業都有自己的創新戰略、組織結構、管理流程、企業文化、評估指標和激勵機制,所以每個企業的創新成果都是不同的。蘋果電腦公司的創新成果一定不同于戴爾公司和IBM的,豐田汽車公司的創新成果可能會被通用汽車公司和福特汽車公司模仿,但是后者是不可能模仿豐田汽車公司的根本性創新成果(被汽車行業廣泛采用的精益生產和其他汽車制造技術)的。雖然創新的基本要素大體相同,但每個企業都會因其在某些方面的獨到之處(例如,企業文化、特定的知識、獨特的激勵機制)而獲得只屬于自己的創新成果。有些企業之所以鮮有創新成果,是因為它們選擇了不要創新或者縱容懶惰這樣一條道路。要想獲得創新成果,就要積極地管理創新。
調查報告:從一項突破性創新中演變出一個創新企業
我們在調查中遇到了這樣一個依靠一項突破性創新而發展起來并不斷產生創新成果的創新型企業。靠一項突破性創新起家,該公司已擁有15 000多名員工(其中,1 000人為研發人員)。當由突破性創新而帶動的發展達到一定程度時,該公司開始考慮如何才能利用創新成果獲得更大的發展,問題是最初的可以產生大量的創新理念但無序的創新方式已無法幫助其建立起足以使其發展壯大的創新組合了。
于是,該公司對其創新方式進行了重新設計。它保留了企業家精神及致力于突破性創新的企業文化,并在此基礎上制定了可以更好地支持創新工作、改進創新成果的組織結構和工作流程。具體是:設立了首席技術官(CTO);制定了一整套的管理方法;以點步式流程(stagegate processes)來管理創新投資;建立了營銷、研發齊頭并進的工作平臺。就這樣,該公司成功地采用了一種既靈活又規范的游刃有余的創新方式。
有關創新的一條最基本卻被很多企業忽視的原則是,“如何創新決定創新成果”。換句話說,創新成果不是獎品,它與運氣無關。創新也不是貨架上的商品,任你隨意拿取。
包括領導力、戰略、流程、資源、業績指標、評估及激勵機制在內的創新要素及其管理,以及組織結構和企業文化,對創新成果的數量和質量起著巨大的作用。也就是說,如果不知道如何創新,就不可能獲得更多、更好的創新成果。
那么,決定創新成功的主要因素是什么呢?為什么有些企業很興旺,而其他企業則利潤下滑,新產品的成功率極低,市場份額減少呢?
創新法則:7個創新發則
要想創新成功,就要定期檢查創新工作,以便確定應對什么問題給予特別關注。這需要得到CEO的重視。將精力分散于創新工作的各個部分并不能取得創新成功。要想在時間和資源有限的條件下取得創新成功,就應將精力集中在最需要關注的那部分創新工作上。
讓人驚訝的是,只有少數企業可以做到有效地審視其創新工作。如果做不到這一點,就很難知道從何處開始進行創新。創新過程是彼此交織在一起的,如果不能清晰分辨,就很難區分問題的癥狀和誘因。另外,如果不能定期檢查創新工作,將引發自滿情緒。
表1—1(表略)列舉了截然不同的兩家公司對幾個基本問題的回答,從中可以看出一系列的觀點。B公司因為沒有定期檢查創新工作而慘遭失敗,它甚至認為創新工作是無法評估的,但是,它一直都在開展創新工作,并認為它的做法是正確的。
如果將有關創新的建議全部寫下來,長度約相當于從地球到月球的一個來回。但是,這么多的建議并不能幫助那些承擔創新任務的團隊。我們從研究中總結出了關于創新的最重要的幾條建議,高層管理者應對此給予關注。企業是否可以獲得最佳創新成果,取決于CEO和高層管理團隊在以下方面(即前面所說的創新七法則)的表現:
1在制定創新戰略方面顯示出強大的領導力。企業高層應指明方向,激勵、支持、獎勵創新活動。
2將創新融入企業的經營理念。創新不是企業經營中的一件附屬品,而應是企業日常工作中的一個組成部分。
3使創新與企業的戰略相吻合。創新可能是,也可能不是導致企業經營戰略獲得成功的關鍵。應確定有助于經營戰略獲得成功的創新工作的種類和數量,而并不是越多越好。
4處理好創新與獲利之間的關系。企業應該具備這兩方面的實力。如果只具備創造力卻不具備將其轉化為利潤的能力(如實施的能力、獲取價值的能力),這樣的創造力固然很好,卻是轉瞬即逝的。而只能獲取利潤卻不具備創造力,這樣的利潤即使可觀,也是短期的。
5削弱組織中的反對力量。創新意味著變化,而變化必將引發反對變化的習慣勢力和文化的阻撓。
6構建創新網絡。成功的企業都擅長將其內部資源與全球經濟中的部分資源融合在一起。
7為創新制定正確的評估指標和激勵機制。人們對正反兩方面的刺激都會做出反應,對企業創新也是如此。如果員工沒有得到相應的回報,你就無法得到你想要的創新成果。
這些創新法則都是相互聯系的,只掌握其中的一條或者兩條只能說明你選對了方向,并不能保證你可以走得更遠。
文章摘抄于:《持續創新的七條法則》 作者:(美)托尼·達維拉
關于我們 | About zj123 |法律聲明 | 友情鏈接 | 建議留言 | 網站地圖 | 聯系我們 | 最新資訊
客服:0571-87896971 客服傳真:0571-87298208 543059767
1091140425
中國電子商務網站百強 © 2002-2012 zj123.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浙ICP備11047537號-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