聯合國貿發會議最新發布的《2010年度世界投資報告》顯示,作為投資目的地,2009年中國吸引投資總額為950億美元,僅次于美國的1300億美元,位居全球第二。貿發會議預計,未來三年中國吸引對外投資總額將升至世界第一,美國則將下降到第四,印度和巴西分列第二、三名。
中美商會此前發布的《2010年商務環境調查報告》也顯示,82%的企業對在華業務前景表示樂觀。中國依然是全球最具吸引力的投資東道國。
然而最近一段時間以來,西方企業界和境外媒體競相提出“中國投資惡化論”持續升溫。一些外國企業擔心中國現在不再像以前那么歡迎外國投資。
為消除外資顧慮,中國商務部部長陳德銘近日在英國《金融時報》撰文指出,中國今后將更加開放,中國市場的大門始終對外資敞開,這會給外國企業帶來巨大商機,全球其它國家將因此受益。今年中國市場規模將超過2萬億美元,遠超中國出口總額。
在這篇題為《繁榮的中國將更加開放》的文章中,陳德銘駁斥了“投資環境惡化論”,指出中國通過加強對知識產權的保護,投入資金創造環境,降低外國準入門檻等手段確保了中國良好的國際投資環境。
陳德銘表示,在走出危機的同時,中國必須致力于自身的產業結構調整和升級,積極發展高端制造業以及環境產品和服務等領域。中國政府希望繼續發揮跨國公司在這些領域的人才、技術、管理優勢,促進中國加快轉變經濟發展方式。
聯合國貿發會議投資和企業司司長詹曉寧博士22日表示,中國的投資環境并沒有惡化,近期中國出臺的相關政策對外資的影響總體上是積極的,但具體項目要具體分析,在中國整體進行產業結構調整和轉型的背景下,一些勞動密集型、高污染、高耗能產業項目遭遇挑戰,但擺在外資面前的更多是低碳和高新技術產業的機遇。
國際金融服務集團(UFS)董事局主席何世紅就此認為,作為推動世界經濟復蘇的強力引擎,中國正致力于增長方式轉變和產業結構調整,這意味著吸引外資的結構也將發生新的變化,外資企業應調整心態。隨著中國與其他國家共同推動全球經濟復蘇,將有大量的機遇出現在外國企業面前。
此間有分析指出,隨著《國務院關于進一步做好利用外資工作的若干意見》(即“國20條”)出臺,新一輪外商來華投資熱潮呼之欲出。但是,在加快轉變經濟發展方式的進程中,利用外資究竟該何去何從?后危機時代的外資戰略又該怎樣確立?
何世紅認為,中國在世界經濟和政治版圖中大國地位正在得以實質性提升。作為一個新興大國,中國要順應世界經濟格局新一輪調整變化趨勢,繼續積極有效利用外資,才能在競爭中爭取主動。
國際金融危機爆發后,全球跨國直接投資大幅萎縮。為促進經濟復蘇,許多國家加大引資力度,采取強化國際投資合作、放寬外資準入限制、加大政策優惠力度等方式吸引跨國投資。不少發達國家提出產業回歸和“制造業再造”,吸引本國企業海外資金回流。同時,中國勞動密集型出口面臨越南、印度等周邊發展中國家的激烈競爭。這意味著中國進一步利用外資壓力和難度也在不斷加大。
事實上,自從加入世界貿易組織以來,中國一直在不斷降低外國投資的準入門檻。為了應對西方的擔憂,中國還通過新的法律以及一套行政執法與刑事司法“雙軌”并行的體系,加強了對知識產權的保護。一些受到危機沖擊的跨國公司在中國找到了新的利潤增長點。
中國商務部15日表示:中國吸收外資工作不會削弱,只會加強。境外投資者對此應有充分的信心。商務部相信,在政府和投資者的共同努力下,中國的投資環境將會越來越優化。
據了解,主題為“歐洲和中國:世界經濟的新引擎”的“歐洲和中國戰略合作與發展論壇”將于10月在北京舉行。中國如何優化投資環境,將成為重要議題。
何世紅表示,目前中國正站在加快轉變經濟發展方式的歷史性關口。更好地發揮利用外資在推動科技創新、產業升級、區域協調發展等方面的積極作用,是一項必須長期堅持的基本國策。在此背景之下,“歐洲和中國戰略合作與發展論壇”的舉辦正當其時。
在2天會期里,歐中論壇將舉辦金融、能源、城市、文化與旅游、傳媒等5個“新的全球合作模式峰會”,還將舉辦中國金融生態城市發展論壇、全國金融辦發展論壇等2個論壇。此外,第5屆中國金融市長年會也將同期舉行。
關于我們 | About zj123 |法律聲明 | 友情鏈接 | 建議留言 | 網站地圖 | 聯系我們 | 最新資訊
客服:0571-87896971 客服傳真:0571-87298208 543059767
1091140425
中國電子商務網站百強 © 2002-2012 zj123.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浙ICP備11047537號-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