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報訊(記者 樓盼) 2007年4月,新報刊登《大樓村期盼甜蜜事業》一文,報道了上溪鎮寺口蔣村于2002年將把與義亭鎮大樓村共用的機埠(抽水設備)拆除,大樓村的200余畝良田缺水灌溉,再也種不活糖梗一事。時隔3年多,記者再次走訪大樓村,欣喜地發現,當年200多畝缺水灌溉的良田如今種滿了糖梗,大樓村還建起了榨糖廠,幸福的笑容掛在每一位村民的臉上。
糖梗成為村民的
“致富果”
大樓村村委會主任樓建文介紹,因寺口蔣村不同意共建機埠,2008年,大樓村另辟蹊徑,聯合西樓村、早溪塘村在村北面共建了一個機埠,架設了400多米的水管,將航慈溪水引到良田中。大樓村還專門安排村民樓新林負責灌溉這200多畝良田,只要村民一招呼,樓新林便會打開水管的閥門。經過一天一夜的澆灌,200多畝糖梗就能喝個“飽”。
良田盤活了,大樓村“兩委”又動起了腦筋。“西樓村搞紅糖基地,咱們也不能落后啊。”去年,村里投資10多萬元建起了300多平方米的榨糖廠,專門為村民榨紅糖,加工麻花糖、花生糖等產品。到年底一盤算,200多畝良田種出的糖梗經過深加工,每畝收入達1萬多元,戶均增收1.5萬元。因此,今年大樓村又擴種了糖梗,面積達230多畝,預計能產紅糖180噸。村民樓新洪喜滋地說:“去年我家只種了1畝糖梗,榨成紅糖后全賣光了,純收入1.7萬元。今年啊,我種了2畝。”
當了三年村干部
虧了80萬元
記者采訪時還發現,大樓村環境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原本泥濘的村路變成了寬闊的水泥路,村路邊“佇立”著一盞盞全新的路燈,就連村里老房子的墻壁也粉刷一新,畫上了多彩的圖案。
大樓村黨支部書記樓建余介紹,從2008年至今,大樓村在上級的關心支持下,一方面通過財政撥款籌集資金,另一方面發動村民募集資金,對村里的環境進行整治,先后投資120多萬元實施了道路硬化工程、綠化工程、排污工程、自來水工程等。“村公路是今年投資45萬元修筑的,長約1000米。原先一些村民有了私家車,都開不進村里,現在方便多了。”樓建余說,去年,大樓村還被義烏市政府評為“綠化示范村”、“先進單位”。
“村領導班子為村里付出了很多。”村民樓新洪向記者透露,樓建文當村委會主任3年,少說虧了80萬元錢。據了解,樓建文在義烏經營飾品,原先每年收入可達80多萬元。“這幾年來,他把心思都放在了村里,生意沒怎么管過,每年連攤位租金都賺不回來。村集體沒錢,樓建文經常自掏腰包墊錢,最多一次墊了13萬元。”
“我既然當了村委會主任,就得為村里做點事。”樓建文說,大樓村已經騰空了村東面的40多畝土地,準備進行舊村改造,用來安置村里158戶村民。“舊村改造完成后,房子出租更加容易,租金也會更高,村民們的生活會更好。”
關于我們 | About zj123 |法律聲明 | 友情鏈接 | 建議留言 | 網站地圖 | 聯系我們 | 最新資訊
客服:0571-87896971 客服傳真:0571-87298208 543059767 1091140425
中國電子商務網站百強 © 2002-2012 zj123.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浙ICP備11047537號-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