核心提示
目前舟山市已經有100多家航運、港口作業企業購買和定制了氣象信息個性化菜單。這種精細化氣象服務,就是氣象部門根據不同客戶的要求,提供相對應的溫度、風力、風向等氣象服務。
氣象經濟學界的“德爾菲氣象定律”告訴人們,氣象投入與產出比例為1∶98。據測算,目前我國平均比例為1∶40左右。
隨著氣象對經濟活動影響的深入,舟山市在堅持把公共氣象服務放在首位的同時,將陸續推出一系列有針對性的氣象服務產品助力舟山市經濟。
氣象服務到位“速凍”傷害減少
12月中旬,一場突如其來的降溫“速凍”島城。同時它還創造了一個紀錄:舟山有氣象記錄以來出現積雪最早的一個年份。但由于氣象服務的提前介入,使它對我市經濟的傷害較小。記者日前從相關部門獲悉,以往年“受傷”重的農林業為例,由于氣象部門的及時信息刷新和農林部門專家的及時指點,舟山市在此次降雪低溫冰凍天氣里沒有發生一起大棚倒塌事故,種植業的損失控制在5%以下。
據了解,舟山市氣象臺早在12月9日就向政府部門提交了決策信息,預計12日~15日會出現連陰雨天氣、15日~16日沿海會出現9~10級大風;12月13日,舟山市氣象臺又發布了災害性天氣預報,認為此次降溫幅度大,并可能出現雨夾雪天氣,出現0℃左右的最低氣溫。
一條條短信、時時更新的121聲訊電話氣象信息、一張張傳真以及實時更新的舟山海洋氣象網,為政府相關部門及市民做好防范工作起到了提醒作用,并使相關部門及個人及時做好了準備。
記者在采訪中了解到,如今商業企業對氣象的敏感度在變強,氣象的分量在經營活動中加重。
從記者采訪的一些商家經營情況來看,他們在這場“速凍”之前就早早地進足了棉衣、羽絨服等貨物。在“速凍”期,直線上升的銷售數據確實令人笑逐顏開。
進貨精準化、資金利用精準化、市場調研精準化等等,是現代商業追求企業利潤最大化的必備要求。對于受季節性因素制約的商家,氣象服務的介入可以使市場判斷更加準確。
2006年,舟山普陀區沈家門一家服裝店老板成為了首個購買氣象旬報的個人,這讓他在當年的暖冬季節大賺其利。當時別人還在感慨天氣冷不下來,他卻依靠其后的氣象走勢,預測到有冷空氣。他趕忙購進羽絨服,結果在當年的服裝競爭中贏得了先機。
不過購買氣象服務并沒有在服裝業商家中普及。舟山市氣象信息中心主任李曉麗告訴記者,隨著氣象部門在公眾氣象服務方面的長足發展,目前市民可以在相關網站免費獲取舟山未來一周內的天氣預報信息,7天內的氣象差不多可以滿足市民及部分商家的需求。堅持公共氣象服務,正是我市氣象部門首位的工作。
“氣象經濟”美餐 百余企業享用
記者從舟山市氣象信息中心了解到,2001年起,全市精細化氣象服務得到了長足發展,截止到目前,有100多家航運企業和港口作業單位向氣象信息中心定制了該業務。
據介紹,舟山氣象臺是我國沿海城市推出精細化氣象服務較早的一個氣象臺,從上世紀90年代就開設了海洋氣象臺,針對漁民開展氣象預報;上世紀末開始,隨著航運業的興起,市場對于航線及港口的特定氣象需求增加;2001年起,全市針對性預報得到蓬勃發展。
氣象經濟學界有一條“德爾菲氣象定律”,即氣象投入與產出的比為1∶98。也就是說,企業在氣象上每投入1元,可以得到98元的經濟回報。據測算,目前我國氣象投入和產出的比例平均為1∶40左右。
業內人士告訴記者,所謂“氣象經濟”,指的是與天氣等氣象預報服務有關的各類經濟活動的總和。氣象經濟歸納起來主要有兩種形式,一是利用氣象預報進行防災減災所取得的效益,如防御熱帶氣旋、暴雨、干旱和人工影響天氣等;二是充分利用有利的氣象條件進行經濟活動所取得的效益,如利用分航線預報獲得額外的開航班次等。
2009年,舟山市低壓大風多發且風力強勁,2月中旬初和4月中旬末出現的兩次低壓偏南大風,最大風力達12~13級;11月上中旬冷空氣活躍,強風過程頻發,10級及以上強風過程達4次,均為歷史所少見。但在這樣的天氣中,全市采用了專項航線預報的航運企業船班,分別為抗風8級船舶增加49天、抗風9級船舶增加13天、抗風10級以上船舶增加9天,為相關航運企業創造了經濟效益。
氣象在港區作業中的作用也十分重要。相關人士告訴記者,某港區一企業曾經遭遇過一次較大的損失。在一次生產過程中突遇大風,企業事前又未掌握氣象走勢,導致該企業的碼頭作業設備螺絲脫落,滑進了大海,損失上億。事故發生后,這家企業立即和舟山氣象信息中心取得聯系,要求提供港口氣象預報。
2006年6月,一場突如其來的短時雷雨大風出現在我市在建的跨海大橋上空,當時有2000名左右的造橋工人在海上、橋上施工。舟山市氣象臺通過新一代雷達觀測到這個險情以后,立即將短信群發至管理人員、班組長手機上,對方立即疏散人員。這一造成西湖翻船、曹娥江人員落水的災害性天氣,對我市沒有造成大影響。
海洋經濟發展 需要氣象助力
對旅游而言,出門看老天爺的臉色。每個假日,前往旅游的城市天氣如何直接決定了你此行的質量和心情,旅行社關心、航空公司關心。德國經濟觀察家弗里德黑姆·施瓦茨曾說過,人類五分之四的經濟活動像旅游這樣受天氣左右。
舟山市氣象局最近編寫了《舟山市氣象局公共氣象服務白皮書》,這本白皮書顯示,影響舟山的氣象災害包括臺風、低氣壓、強對流、強冷空氣等,以及這些天氣系統所產生的風暴潮、海上大風、巨浪、海霧等氣候現象,舟山屬于氣候災害頻發地區。
而在這份白皮書上,也羅列了包括周旬月預報、港口氣象預報、針對性航線預報、國內二類航線(國內沿海航線)預報,也包括氣候可行性論證、防雷技術服務、專家咨詢服務等有償服務項目。
對于社會公眾而言,習慣于免費獲取氣象信息,這也是商家對此敏感度不高的原因所在,認為氣象資訊服務對于自己的增效作用不明顯。但從另一方面來說,航運企業就很樂意采用專項產品,因為增加航行天數就意味著真金白銀的收入。
氣象專家表示,社會發展已經要求氣象服務越來越精細化,無論是海洋經濟中建造風力發電廠、石油儲運基地等,還是新興旅游業中開發游艇低空飛行等項目,無一不需要經過氣候可行性論證,需要調取相關的風力資源分布狀況資料、雷擊風險評估、空域海況風浪論證等。
從舟山市氣象局對于今后的工作來看,將陸續推出舟山天氣網、手機決策掌上服務通及為漁農業系列化服務產品等。舟山市氣象局有關部門負責人表示,將始終把公共氣象服務放在首位,全面深化決策氣象服務、公眾氣象服務和專業氣象服務。舟山海洋經濟發展氣象保障工程、基本公共氣象服務均等化工程、應對氣候變化科技支撐工程將是今后氣象工作的三大工程。
延伸閱讀
“千年極寒”光臨島城無依據
“速凍”之后舟山還沒入冬
雖然一場零攝氏度以下的低溫“襲擊”島城,但記者日前從氣象部門獲悉,我市現在還不能算氣象意義上的冬季。
據介紹,舟山市常年的入冬時間為11月29日。根據氣象學意義上入冬標準“連續五天以上日平均氣溫低于5℃”,12月以來的兩股冷空氣并沒有將舟山拖入冬季。氣象專家也表示,舟山是否由此開啟入冬通道還難定論。
2010年的第一場雪,比往年來得都要早一點。8厘米厚的積雪,雖然不及2005年積雪的12厘米,卻在舟山氣象歷史上創了個紀錄:是舟山有氣象記錄以來出現積雪最早的一個年份。這場中到大雪的災害性天氣導致了舟山市跨海大橋、島際交通一度封、停,舟山市區道路出現積雪、結冰導致了多起交通事故及傷人事件。
不過12月中旬的這場突然降溫,使得有人驚呼“千年極寒”將光臨島城。“這種概念毫無依據,早已經辟謠過了。 ”舟山市氣象臺臺長趙海林介紹說,對于千年極寒這個說法,世界氣象組織都認為是一種臆測,沒有權威的和確切的科學依據。中央氣象臺在內部的預測中也僅將今年預測為較常年略寒。
根據2009年舟山市氣候公報,2009年全市年平均氣溫為17.2℃(多年平均值為16.3℃),較常年、上年分別偏高0.9℃、0.3℃,是1997年以來連續第13個偏暖年。專家表示,依據一次強冷空氣的降溫和舟山罕見的雪情天,來判斷這個冬天比較冷是不科學的。同時,業內人士還說,下雪除了劇烈降溫外還同暖濕氣流的活躍有關。
關于我們 | About zj123 |法律聲明 | 友情鏈接 | 建議留言 | 網站地圖 | 聯系我們 | 最新資訊
客服:0571-87896971 客服傳真:0571-87298208 543059767 1091140425
中國電子商務網站百強 © 2002-2012 zj123.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浙ICP備11047537號-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