被一致認為已經處于膠著狀態的樓市,近日再度成為社會的焦點話題。
7月23日,國土資源部耕保司司長朱留華就《關于進一步做好征地管理工作的通知》答記者問時表示,按照新標準,征地補償標準將普遍提高,提高幅度平均為20%至30%。
分析人士認為,在這個敏感的時期,征地拆遷補償問題被提及,是國家釋放出的更為嚴厲新樓市政策即將粉墨登場的信號。
而在早前的7月11日,住房和城鄉建設部政策研究部主任、中國社科院研究生院城鄉建設經濟系副主任秦虹分析說,對第三套房不放貸、對沒有社保人員限制購房數量等臨時性政策有可能放松和退出,而土地出讓制度、保障房建設等仍將深化,不會輕易退出。
此言一出,坊間紛紛認為,之前已經漸顯疲憊的樓市調控印證了“政策松動”的判斷,房價一直堅挺的樓市也似乎迎來了曙光。
但時隔一日,住房和城鄉建設部官員表示,將堅持貫徹落實國務院《關于堅決遏制部分城市房價過快上漲的通知》以及相關配套政策;中國銀監會新聞發言人12日晚也發表回應稱,“房貸相關政策要求和標準沒有任何變化,各商業銀行要嚴格執行,不能動搖”。
較之官方的明確態度,被坊間報以期待的樓市,其調控不僅沒有松動的跡象,相反,本輪調控常態化趨勢正漸明顯。
在此前7月4日舉行的全國國土資源廳局長座談會上,國土資源部部長徐紹史強調“目前房地產市場呈現出量跌價滯的態勢,再過一個季度左右,房地產市場可能會面臨全面調整”,房價將會有所下降。
房價未來走勢到底如何?是短暫的探底,還是新一輪報復性反彈的前奏?在樓市未來呈現出“霧里看花”的態勢時,向來備受社會關注的溫州資本將何去何從?
溫州資本沒有大面積從樓市撤資
“我們(溫州資本)從來沒有放棄房地產市場。”溫州中小企業發展促進會會長周德文近日在接受中國商報記者采訪時強調,溫州資本從來都是看好房地產市場,不會輕易從樓市撤資,目前也沒有出現大批資本從樓市撤出來的現象。
“確實也有個別老板在北京、上海、深圳拋售一些房產,但是極個別的。溫州民間資本比較雄厚,他能支撐得住目前的房價。”周德文說這話時信心十足,樓市一直是溫州資本的傳統投資領域,“溫州人天生喜歡房地產。”
周德文分析,樓市實施新政以來,從資本的投入角度來講,一直沒出現很大的變化。已經投進去的資金也沒有退出,這就出現了目前的膠著狀態。
“沒有大面積退出的原因,一方面投資者對房市一直抱有信心,認為房地產市場還是國民經濟的支柱產業,地位沒有改變,它仍然是一個朝陽產業。國家現在提倡用城鎮化帶動經濟發展,城市的土地是稀缺資源,很難再生的,房地產仍然是未來十年中國經濟的重要支柱產業。”周德文坦言,這種判斷也是溫州資本熱衷樓市的一個核心原因。
“另一方面,溫州投資者認為國家現行的政策,包括樓市新政,包括遏制投資過熱的宏觀調控,都是特定時期的特定政策。等樓市高房價得到一定遏制,可能這個政策就會損害到經濟的發展,也可能造成第二輪經濟的滑坡,在這種情況下,國家對房地產的政策又會調整,又會調整到鼓勵房地產業發展。”
但周德文也同時強調,大家投資房地產業不僅僅為了炒作或者投機,大家普遍認為,通貨膨脹已經不是預期,而是現實的存在。在這樣的情況下投資房地產,仍然不失為一個重要的“保值途徑”。
正是在這樣一些原因下,使得資本沒有大面積從房地產退出。
但不得不承認的一個事實是,今年4月份,新國十條等樓市新政陸續出臺,還是讓溫州人感到了寒意。周德文說,從民間渠道了解到,目前溫州人拋售了大約10%,也就是100億元的房產。
“溫州人現在銀行存款應該是達到歷史最高,至少增長了15%以上。”周德文素有溫州民間資本代言人之稱。對這一數據,他認為,這與樓市新政不無關系,但“這種現象是綜合原因造成的,包括投資實業不景氣、山西煤改、從俄羅斯市場退出等等。”周德文強調。
來自周德文掌門的溫州中小企業發展促進會的統計數據,資本總量大約有6000個億的溫州資本,目前在房市保留了約1000億元左右的投資。
溫州炒房團豪賭政策之變
溫州資本在樓市的動作,印證了周德文的資本堅挺樓市說。
在不久前的一個高溫炎熱天,由30多人組成的一個溫州炒房團悄悄趕赴了上海,考察浦東新區的某高檔樓盤。這個樓盤以高檔別墅為主,單棟別墅售價超過2000萬元。
這僅僅是溫州炒房團近期的動作之一,而他們奔赴的某高檔樓盤,正是香港富賈李嘉誠在上海的一個投資項目。
“溫州人一批一批地去看。”周德文對中國商報記者說,除了上海之外,溫州炒房團目前已經在東北買下好多地塊,同時也有從東北來溫州推介房產項目,受到溫州資本高度關注。
“我不認為樓市新政會馬上發生變化,但是國家會采取其他方面來刺激經濟的發展,幫助企業渡過困難。房市不僅是個經濟問題,它是一個政策問題,民生就是一個最大的政治,政治問題的處理不一定按照市場經濟的規律去做。”
不少地產專家也認為,高房價問題不僅僅是房地產行業的問題,上關乎數萬億元的商業貸款和個人貸款,下涉及幾十個相關行業,中間還夾雜著千家萬戶。
這種判斷無疑增加了溫州資本對中國樓市的信心。而來自市場的信息也印證了溫州資本對中國樓市的解讀。
7月12日,國家統計局發布的今年6月份全國70個大中城市房屋銷售價格指數顯示,被監測的全國70個大中城市,普通住宅價格上漲15.2%,高檔住宅價格上漲18.0%。
據此,周德文分析,樓市新政幾個月來,量銷售降低了,但市場總的價格并沒有降低,甚至有所上升。
“從各地的指標來看,房地產價格還是呈上漲趨勢,這是政府不愿意看到的。”周德文認為,從調控的措施來看,通過加強市場監控控制房價,但是沒有解決根本性的問題,所以實際效果會打折扣。現在出現量降價未降的情況,政府希望看到的是量降交易量增的結果。
“說明調控效果不理想。”這是周德文的結論。事實上,這一論斷近期也頻頻現身。
周德文認為,造成這一局勢的原因是十分復雜的。
“比如我認為中國房地產有一個政策就是極大的錯誤,所謂的經濟適用房。把經濟適用房這種不倫不類的東西,作為保障性住房的組成內容。我認為不應該有經濟適用房,就應該只有商品房和保障房。”在周德文看來,保障房就是廉租房,國外也不是大部分人買得起房的,一些人用終身租房來解決自己的居住問題。“經濟適用房助長了很多的腐敗,包括開著大奔買經濟適用房。有些城市的經濟適用房的價格普通的老百姓同樣買不起,溫州的經濟適用房每平米沒有8000元,就根本不可能存在。”
“中國的房地產市場,就應該只有兩個道路,商品房和廉租房。”基于這樣的判斷,以周德文為代表的有關投資人“還是看好市場,認為國家政策會變。”
周德文的這個觀點與從官方的某些聲音高度相似。
此前住建部一官員稱在談到地產新政時表示,這次的調控政策很難用什么時候退出和不退出來簡單回答。在整個調整政策里大致分了兩類,一類本身就是臨時性的政策,包括授權地方政府可以對第三套住房不貸款,對沒有當地社保證明和納稅記錄的不貸款或是限制購房數量。“這些臨時性的政策有可能會放松和退出。”
在樓市政策調控缺乏預見性導致政府有些騎虎難下的當前,這一表態顯然會引發坊間對樓市的重新判斷。
“溫州人對房地產市場還是抱有比較大的信心,熱情稍微得到遏制,但并不表明溫州人對房地產就放棄了。溫州人在銀行5800億元的存款都是在蓄勢待發,政策稍微有點微妙的變化,溫州人還是會大
量地進入房市。”周德文對中國商報記者如是說。
明年6月份是分水嶺
“到明年6月份,我相信中國的樓市政策一定明朗,這是我自始至終都在堅持的判斷。”周德文提到的樓市政策“明朗”并不僅僅是明確,而是一個積極的樓市環境。
十年間,國家幾次出臺遏制房地產過快增長的政策,在溫州人看來,政策的瓶頸期通常會持續半年左右。
“到現在,新政已經有幾個月了,經濟已經出現了第二輪滑坡的可能性。在這種情況下,我曾經做過預言,新政最多持續一年,到明年6月份,新政可能就會調整。”周德文笑言,現在的情況是比我預測的還要早些,現在已經傳出樓市新政發生微妙的變化。
周德文的分析是,現在第三季度經濟明顯出現滑坡,這種滑坡我認為會延續到明年上半年,“如果沒有政策調整,講重一點,第二次探底的可能性是有的。”
包括周德文在內的數位資本人士都認為,樓市新政是一把雙刃刀,現在可以說基本印證了大家的判斷,新政一方面可能會加強市場的調控,確實能夠遏制房價的上漲。但另一方面,會影響到整個經濟的健康較快的發展。
周德文說,“現在才幾個月,曾經說會更嚴厲,現在至少這種提法不提了。”
如果樓市政策的未來并不如周德文預期的那么美好,而是一種截然相反的結果——樓市將一直堅持嚴格調控”,那么駐扎樓市的溫州資本將何去何從?
“明年的6月份會是一個分水嶺,是政策的分水嶺,也是溫州資本重新選擇的分水嶺!”周德文說,從目前的情況來看,溫州資本還可以撐到那個時候。
7月28日剛剛出爐的一份民間統計數據顯示,8月北京計劃開盤的21個項目中,僅10個項目有報價,據此計算出的開盤均價為每平方米27417元,比7月中上旬(截止到7月21日)的整體開盤均價高出每平方米4917元。(轉自:中國新聞網)
關于我們 | About zj123 |法律聲明 | 友情鏈接 | 建議留言 | 網站地圖 | 聯系我們 | 最新資訊
客服:0571-87896971 客服傳真:0571-87298208 543059767 1091140425
中國電子商務網站百強 © 2002-2012 zj123.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浙ICP備11047537號-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