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二五"抉擇告別兩位數增長公司治理需長效機制通脹不會加劇搶手的農民工"堅硬"的元宵
"兩會"前夕,重慶和上海開始試點房產稅,在樓市一石激起千層浪。4日,全國人大代表、重慶市市長黃奇帆在接受集體采訪時,回答的問題集中在房產稅上。
迄今,距離重慶試點房產稅已過去一個月,首月重慶房產稅征收已近15萬元。那么房產稅對房價調控、樓市格局有多大影響?收取的房產稅又用于何方?真正解決樓市深層次問題的鑰匙在哪里?"兩會"代表委員們已經展開了激烈討論。
"房產稅出臺后,對于買房持有過程增加一些成本,的確會在一定程度上降低購房需求,形成對炒房者的遏制,局部改變人們住房消費、投機、投資的習慣。"黃奇帆表示,但是,房地產的調控不完全通過房產稅調控來實現。
我國房地產市場隱藏的深層次問題是多方面的,促成房價上漲的動力較多。當前公眾投資渠道仍然狹窄,通脹壓力下許多人還會把購房作為保值手段,公眾心理上還存在房價只漲不跌的預期。受土地供應的剛性制約、商品房總量供不應求、保障性住房建設剛剛起步等都是房價上漲的成因。因此,黃奇帆認為,稅收只是整體調控的一個環節,而房產稅又是稅收調控中的一個稅種,所以不能奢望一個房產稅解決所有問題。
有一種觀點認為,由于我國的城鎮化進程快速推進,房價對許多傳統的調控措施具有天然免疫力,房產稅有望成為改變樓市失衡格局的"猛藥"。此前業界也有很多專家對房產稅寄予厚望。全國政協委員、財政部財政科學研究所所長賈康表示,房產稅不應是短期行為,"我一直主張將房產稅改革試點的覆蓋面擴大。"
過去幾年,我國一線城市房價大幅度上漲的重要原因之一是投資投機性需求的過分放大,打擊不合理住房需求已經成為將樓市拉回理性軌道的長期化趨勢。根據1月份"國八條"的要求,目前有20多個城市出臺了限購令。但是,限購帶有一定行政色彩,有很多業界人士認為不可能長期執行,房產稅應成為抑制不合理需求的中長期舉措。有不少代表委員建議將其作為長久的制度安排,并將征稅范圍擴大到存量住房,形成鼓勵自住型需求,對多套房實行梯度累進征稅的模式。
東海證券的一份研究報告顯示,在嚴厲限購政策與傳統銷售淡季雙重作用下,2月份,一線城市樓市成交量出現全線下挫,北京、上海、深圳3個一線城市成交量環比降幅均超過50%。
成交量下滑顯示出房價已具有回調的跡象。但是,成交量低迷一方面是因為升級的限購令不斷擠出投資投機性需求,阻斷了他們的入市渠道;另一方面也是受樓市深度調控的影響,自住型購房者出現了觀望,剛性需求仍在不斷積攢之中。如果將來限購令退出,沒有中長期政策銜接,剛需還是有蓄勢爆發的可能,房價也會出現報復性反彈。
而房產稅增加了業主的持有成本后,無疑會促成二手房供應量的增加,在土地供應有限的剛性約束下,有利于住房資源的優化配置。但也有來自地產界的政協委員認為,當前房地產市場稅費名目繁多,總體成本占開發成本的比重較大,主張應取消部分行政性費用。
當前對房產稅的討論已經超出了房地產調控的范疇,征收房產稅也是我國稅制改革的一部分,不僅會改變樓市格局,對于地方政府的財政收入結構也會帶來影響。全國政協委員、山東經濟學院房地產經濟研究所名譽所長郭松海認為,開征房產稅在一定程度上,能夠解決土地財政的問題,成為地方政府重要而穩定的稅源,這對于地方的廉租房、公共租賃房等保障性住房建設無疑是個利好消息。
房產稅剛一出臺,對樓市走勢的預期產生了較大影響,有不少人士認為,針對住房征收房產稅有望促成樓市的深度調整,促成房價的實質性回調。但是各地不斷升級的限購令出臺后,相較之下,房產稅對樓市的影響略有淡化,房價后期走勢變得更加撲朔迷離,代表、委員們對房產稅的意見也不一致。目前房產稅僅處于試點階段,盡管征收范圍、征收標準以及稅率的制定仍在探索之中,我們希望能從代表、委員們的觀點交鋒中,找到一條適合之路。
關于我們 | About zj123 |法律聲明 | 友情鏈接 | 建議留言 | 網站地圖 | 聯系我們 | 最新資訊
客服:0571-87896971 客服傳真:0571-87298208 543059767 1091140425
中國電子商務網站百強 © 2002-2012 zj123.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浙ICP備11047537號-1